第152章 改变行程,调派人手
“诺!”
贾蓉目送水军督统带人下去后,才看着京营的一众将领沉声道:“另外一份军情,白莲教蛊惑了数万民众,在象山和善化山等太行山聚集了数万人。
原本打算对咱们这秕税银和粮草下手,另有密报,还有槽帮和地方的守备参与!
虽然如今因为黄河决堤,影响了运河的运输,但邪教之人不会知晓本官改道走海路回京都。
所以赵将军,你领众将士做好准备,若陛下旨意下来后,赵将军你可能要领众将将这股白莲邪教平了!”
眼前的赵勇眼前一亮,连忙抱拳行礼道:“卑职全凭将军做主,马下做好一切准备!”
贾蓉点头,又道:“下去准备吧,另外,点一营兵马,随本官去金陵大营!”
“诺!”
贾蓉安排好一切,午饭也还不及吃,让人通知了尤氏姐妹不必等他。让两人收拾好就先进金陵城。
他则不顾雨水,带着三百多人冲出了水师大营,向数十里外的金陵驻军大营冲去。
在前明时,金陵做为陪都,一直驻扎着二十万左右的军队,合计四十八个卫。
大雍的皇帝在建奴打进京都,灭了农民起义军后,被当时任前朝金陵驻军将军的大雍开国皇帝带领江南卫所一路向北打。
最终将建奴再次赶回了东北。
只是迫于国内的情况,大雍的军队也只能止步于锦州,无力再将建奴打回西伯利亚。
所以大雍立国后,一边防范着江南,驻军从最高峰的五十万,慢慢减到如今的十二万。
不过统领者,一直是皇族的将领。
只不过比起其他地方上的统领,多了一个掌军太监。
大雍军队规定,超过十万的驻军,都要有一个掌军太监。
如今大雍绝大部份驻军和卫所的将领都是由杨姓皇族出任。
而边军的将领,又大多出自开国至今的四王十三公门下。
军队的掌控权被两派瓜分,在人数上,驻军和卫所的军队大于边军。
但在战力上,边军又优于驻军和卫所,所以两边形成了制衡,谁也奈何不了谁。
本来这是大雍的开国皇帝想到最好的军队管理办法。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皇家换到第四任皇帝后,家族的成员越来越多。
成员多了,就有了派系,有了派系,那军队就不会只听皇帝的。
到了现在的皇帝接手时,不光他有一个本来就受父亲宠爱的弟弟一直跟他抢着皇帝的位置。
虽然最终皇帝的龙椅花落他头上,但他那亲爱的弟弟因为老皇帝没死透。
又活过来的老皇帝变成了新皇帝的对家,让本来就有军队在手的皇弟又整合了老爹手里的四王十三公的兵权,竟然比他这位皇帝掌控的军队都多。
贾蓉也在跟张自清老大人聊天时,才明白为什么皇帝将他一下子就从一个小喽啰提到从三品的将官,还给他几个职位。
除了想从他身上,打开四王十三公团结在老皇帝身边的缺口外,也想用他做一个搅屎棍。
替皇帝将他亲爱的皇弟义,忠亲王同志掌握的中原四省驻军和江南驻军,用白莲邪教作乱的名义打开个缺口。
而他贾蓉除了带来的三千京营兵士做为底气外,只有一个金陵驻军的皇爷与太监是他的后盾。
这也是皇帝为什么坚持要他到金陵汇合江南两省和金陵的税银后再启程回京都的原因。
听了张自清老爷子的分析,贾蓉才明白为什么皇帝一直盯着他,让他当牛做马,而不是选择其他人。
开始还以为自己献出的东西得到了皇帝的认同,没想到这一切都是皇帝算计好的。
是他自投罗网,自己跳出来被皇帝给拿捏了。
可是这一切,包括贾老太太都没有跟他说。
若不是张老爷子念集跟老国公的交情和对林如海的爱护将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跟贾蓉述说,贾蓉估计就算被皇帝用坏都搞不明白自己只是恰巧被皇帝当成了枪子。
只是现在贾蓉已入局内,想跑也跑不掉。
再说了,他也没有选择,若不跟着皇帝,用不了几年,贾家将大祸临头。
如今虽然成了皇帝的棋子和枪子。
但从现代过来的他早就明白一件事,人只有了价值,才会被人利用。
再说了,现在被皇帝利用,好过被贾珍利用不是?
所以就算知道的被皇帝利用,他也没有多少抱怨。
反而知道自己如今所处的位置,知道了他该怎么办。
骑在马上,几十里的路不过是半个多时辰就到了。
有了随丛先走一步安排,等他到达军营时,驻军的都指挥使和掌军太监,都列队在营门前等他这们京都下派的钦差。
有了这个钦差的名头,贾蓉这位只是从三品的官员才很轻易的就见到了掌实权的高阶官员。
比如一省的众三品以上都是实权高官,地位可比他这闲散的将军高太多,权力也大得太多了。
而眼前这两位一个是一品亲王,一位是从二品的宫内太监。
若不是他挂着钦差的头衔,别说让他们到营门外迎接,就连递拜帖,人家估计也看都不看一眼。
“见过王爷,见过宫内监!”
贾蓉离他们还有十几步时,就拉着马缰绳停了下来,连忙翻身下马,快步到他们身前行礼问候。
“不敢!钦差大人请!”
这位皇帝的亲弟弟,也是一品亲王,驻金陵大营的都指挥使,年近四十的王爷不受他全礼,微微侧了一下身子,连忙又请他起身。
那太监更夸张,在这位亲王说不敢后,已经亲自扶他起来。
脸上满是笑容的微笑道:“杂家可不敢受小国公爷的礼,还莫说小国公爷此时乃是钦差大人,代表了陛下和朝廷呢!”
贾蓉连忙客气两句,才正色道:“王爷,内监,本官刚刚接到锦衣军和河南巡抚铜匦急报,所以连忙过来跟两位大人商量对策!”
两人听到是铜匦急报,脸色一变,连忙请他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