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钢琴买来了

咦……

沈河刚到家进了刚进后院,就听到了轻微的钢琴声从楼上传来。

“小弟回来了。”大姐迎了出来。

“嗯,回来了大姐,楼上是谁?”

“慧芝呀,没想到这丫头还会弹钢琴呢。”

“哦,哈哈……我上去看看。”

沈河在楼下换了鞋子,洗了洗手和脸,直接上了楼。

钢琴就在楼上客厅中间靠墙这边放着。

不是那种小巧的钢琴,而是很大一个的那种。

“嚯……慧芝丫头,你这弄这么大的钢琴干嘛?好在我家能放的下,不然的话都不知道放哪了。”

“沈叔叔,您回来了,喜欢吗?”

“多少钱?”

‘不多,也就20多万……嗯,美币,别看这个贵,香江就这么一台,让我给买来了,名字是斯坦伯格,老德上百年的琴厂出的,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您来试试听听这按键的声音。’慧芝拉着沈河坐到了刚才她坐的凳子上。

“行吧。”沈河随意敲击了几下按键,点了点头。

凭借沈河现在的音感,这就是一把音符极其标准到苛刻的钢琴。

沈河直接弹了一首荡起双桨。

这也是他在那本书上看到的乐谱,不过凭借沈河的音感,又给改动了一些地方,让声音听起来更加流畅。

“没想到沈叔叔您还会弹钢琴?”

“刚学的,弹得不好。”

“吹牛,我可是学了很久的,您弹得都比我的弹的好了。”慧芝眼睛转了转,拿起来了边上的一个本子“沈叔叔,这里面都是世界名曲,您看看。”

沈河有了点兴趣,翻开看了起来。

在沈河看的时候,媳妇回来了,阳阳听说家里买了钢琴也跑了上来,就是二姐放下包也跑了上来。

没想到阳阳也会弹,说是老师在学校教的,名字叫两只小鸭子。

嘿,儿子都比自己强了。

在阳阳弹玩的时候,媳妇也上手试了试,她也会弹几下,当年在学校学的,不过早就忘记了。

就在几人玩的起劲的时候,沈河已经睁开了眼睛。

不就弹钢琴吗?

等媳妇起来,沈河坐了下来,直接来了一首致爱丽丝。

整首没有一点停顿,就和浸淫多年的老手一样捻手就来,谱子都没看。

不光媳妇看沈河的眼睛都是光,就是慧芝这丫头也是。

沈河只弹了一半,众人有点意犹未尽。

大姐这时候叫众人下楼吃饭,这才醒悟过来。

“慧芝,对吃菜。”桌上,大姐给慧芝夹菜,这丫头还在刚才的震撼里没有回神呢。

“行了,别瞎想了,叔是天才来的。”

“哼,骗子。”慧芝看了沈河一眼,对着冒头的菜碗狂吃了起来。

“你这丫头,慢点。”大姐疼惜的给慧芝又舀了半碗汤。

再怎么着,也是自己从小养大的,说是自己的女儿,都没啥区别。

小凤都没慧芝来看她的次数多。

吃饱饭,一家子吃着水果看着电视,大姐看了看游梦琳又看了看慧芝“慧芝,上次你游姨给你介绍的那个小伙子怎么样?”

“啊……”

“啊什么呀,你这丫头,你都多大了,还啊呢。”

“我……我不想结婚。”

“你都多大了,你不结婚怎么行,哪有女孩子不结婚的。”

“可是……我没看上又喜欢的呀。”慧芝一脸无辜的看着大姐说道。

“你就折腾吧。”大姐点了一下慧芝的脑袋一下。

“在等几年吧,也许就碰到了喜欢的呢。”慧芝说着抱着二姐的胳膊躲在她的身后不让大姐看到她。

这丫头……

沈河摇摇头。

家里有两个那么功成名就的弟弟,其他男人在她眼里几乎都是浮云,要么就是烂泥。

能被她看上眼的,真没有几个。

也许是慧芝想要改个话题,就把话题改到了沈河这边。

“叔叔,地产公司已经开始收地了,现在成果很好。

您开始主张的三环内,也都收了很多。

其他的还有别的要求收地的地方吗?”

沈河想了想,京城大学那边是关村附近,“关村多注意一下,挨着京城大学的,多收一些地,以后肯定升职。

还有个大学校附近,也都收一些,等以后了盖上CBd,然后在盖上配套的公寓,咱们只租不卖。

就房租就够咱们把公司做大做强了。”

“嗯,好,听叔叔的。”

慧芝没事了,沈河看了看媳妇,“媳妇,你也该评级往上走走了吧?”

“现在都是一个箩卜一个坑,除非有萝卜拔出去了,不然我就动不了。

我现在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教育部,一个是市局。

我肯定得往市局走了,进教育系统,这算怎么回事。

就算走,我也是走到区长这一层,京城就这么几个区,我能去哪?熬着呗,我才多大,

“行吧,媳妇辛苦了。”

“我才不辛苦呢,事少离家近,活轻钱又多,关键是有个疼我的男人。”

慧芝还有大姐二姐看了过来,众人都觉得手冷。

只有小屁孩阳阳在看电视上的猴子在大闹蟠桃园,也许有沈河的投资,这辈子看的西游记和上辈子的略有不同,各种布景和设施更加写实和逼真,尤其是衣服,更加灵动。

可小屁孩就和当年的自己一样,就等着猴子一直看对于定住的七仙女,那是一个眼神都不带有的。

哎……等他到三十来岁的时候,肯定会想到现在的经历,不知道会不会捂脸。

“行了,电视播完了,明天再看,都早点睡觉。”沈河关了已经露出花圆圈的电视。

慧芝今天不走,睡月月的房间。

一夜无话。

吃了早饭各自上班,沈河顺便送阳阳去上学,家里又剩下了大姐一个人。

不过也没啥,拿上小箩筐带着几双鞋底就出了门。

门口已经有人等着了。

一位隔壁大姐拉着大姐过来坐“听说了吗?”开口就是一句发人深省的八卦开头。

“说说,啥事?”朝阳群众立刻上线。

“95号院闫家和何家不是合作开饭馆吗?现在闹不愉快呢。”这位大妈看了看左右说道。

“嗬……真的假的?”这八卦总有捧哏的,不然说不下去不是。

‘当然是真的,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剩饭呀,别看剩饭没啥东西,可是油水足呀,说不定还能有人家吃一半的菜,那都是肉菜。

闫埠贵谁呀,他能放过他儿子饭店的剩菜?死皮赖脸的天天去饭店截留。

这剩菜可是傻柱的,他那么多儿子得养,现在都在工地干活,那多累的活,一个个个顶个的能吃,不吃身体就虚。

这不……两家就杠上了,我看呐,这事有的吵吵呢。”

“哎,这老闫都这么大了,那抠门的脾气还没改,听说呀,就是听说,当年他老伴就一个小咳嗽,说什么忍忍就过去,结果忍成了大病,然后一命呜呼了,到现在了,他还不改。”

“这咋改,本性就是这样,几十年了……嘘嘘,来人了,不说了,不说了。”

一群大姐大婶立刻嘻嘻哈哈的说起了别的。

路过的几人闹了个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