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朱棣的自白(二)
西汉。
刘彻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嚯,这小畜生还挺狠的啊,就是脑子有问题。”
“削藩哪里是这么削的,我大汉自高祖起,一直到父王那里才算是初步解决。”
“他才登基就这么干,真是嫌自己皇位坐的太舒服了啊。”
刘彻真的要被朱允炆给蠢到了,就是他也是通过软刀子,搞了一招推恩令来瓦解藩王的力量,这朱允炆凭什么。
一众大臣也是在认同点头,手段酷烈却没有能力,活该他落个这样的下场。
【面对此等境况,我岂能引颈待戮,君子应处木雁之间,当有龙蛇之变】
【我在猪圈里装疯卖傻吃了几年的猪食,才把这个天下拿了下来。】
画面一转,天幕之上刚刚还身着战甲龙袍的男人,衣衫褴褛不修边幅,丝毫不顾旁人的目光在大街上行走着。
一边走不时就叫喊着一些旁人听不懂的话,累了就随意往猪圈里面一躺,丝毫不顾猪圈里面满地脏污骚臭,睡的十分的香甜。
醒了肚子饿了就跟猪在一起抢食。
朱元璋看着天幕,心中像是针扎了一样疼,他是偏心老大不错,但对于其他这些儿子,特别是前面这几个,他也是很关爱的。
现在看着那个一向英勇果决,意气风发的老四,装疯卖傻的在猪圈里面掏食,他心里如何能好受。
“标儿,你的儿子,你自己动手。”朱元璋看着朱标没好气道,“还有以后咱不想看见他了。”
忽然又想着自己语气是不是太重了一些,“标儿,爹没有别的意思,你自己以后要多注意身体,万不可太劳累了,以后不论去哪里,总得带着两个御医才行,听到没有。”
他刚刚被朱允炆这小王八蛋的事情给气晕了头。
现在一想起来,刚刚天幕上还说了,标儿过世,现在又立马急的不行。
永乐年间朱棣脸色铁青,这等丢脸的事情就没必要说出来吧,好了,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吃过猪食了。
殿内,一众王公大臣看着天幕对着朱棣投来钦佩的目光。
活该你能夺了天下啊,真狠人也!
朱高炽头低的根本看不见,朱高煦倒是没心没肺的笑出了声,“爹,还得是你啊。”
事实证明,人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朱棣看着朱高煦气急而笑,“端两碗猪食过来给咱们的汉王爷也尝一下。”
笑,喜欢笑是吧。
大秦。
嬴政摇了摇头,昔年越王卧薪尝胆,最后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永乐大帝果然也是心智坚韧之辈,能受此大辱,其心中必然藏着猛虎,只待猛虎出笼用血去洗刷这份屈辱!
这要是不起兵也是怪了,这朱允炆也真是个傻子,既然你都做的这么狠了,在这样的关头竟然又手下留情,活该丢了天下。
当年他在赵国为质之时,同样受尽了屈辱,后来灭亡赵国后,他又重新回到了那片土地,回到了邯郸。
当初欺辱过他的那些人,现在坟头草都三丈高了吧。
【可拿下这天下后,我是日日梦魇缠身,拜求姚先生解惑,可先生却说,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终归会有新的轮回来取代你我】
【先生还说,永不止戈便是我朱家人世世代代的宿命】
【这句话我信,但我不认】
【我拉他们四个人发了血誓,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换来片刻丢盔弃甲般的安心】
唐朝。
李世民有些阴霾的看着天幕,不久前后人所言的玄武门继承法他一刻都没有忘记。
虽然他并不知道在他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从这句话中也能猜出一二。
定是后人有样学样,学他一样兵变上位,要是一直这么下去,他大唐还能不能好了?
要不他也学一下这朱棣,拉着自己的儿子们一起发个血誓?
开元。
李隆基冷笑了一声,你以为这样就能阻止你的儿子们自相残杀了吗,你太低估这个位置带来的诱惑力了!
不论是男是女,只要尝过那权利的味道,就再也不可能放弃了!
他可以断言,这朱棣的儿子们在他死后,绝对不会安分!
【后来我为国家征战二十余载,几十年战战兢兢,没过过一天舒心日子】
【他们都说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情,可我未尝有一刻胆敢告劳】
【当北方边境初晨的阳光被漫天烽火遮蔽之时,那扬起的马蹄就应该踏平你蒙古草原】
蒙古。
成吉思汗抽出了马刀,死死盯着天幕,眼中的杀意如同实质般溢了出来。
“好狂妄的口气,老子倒想看一看你朱棣是如何踏平我的蒙古草原的!”
蒙元。
忽必烈的眼睛眯了起来,手中的酒杯被他一把捏碎。
“元末....元末....”
“看来朕的大元就是灭在了这明朝的手中了。”
此刻忽必烈胸中的怒火滔天,要不是没办法,他真想率着自己的铁骑跟这个朱棣好好碰一碰,看看朱棣的嘴是不是真有他的刀子硬!
【我也想在落雪之前结束这场战争,可天大的英雄也会老啊】
【我看到了父亲和大哥在地底下拿着刀剑等我下去,我竟心生胆寒,可该来的总会来的】
【只是明年海棠花盛开之时,记得放一束在我的坟前,于是我也从做梦人变成了托梦人。】
伴随着朱棣的讲述,天幕之上各种画面一闪而过,有朱棣哭泣的画面,有他身着战甲领着军队在战场厮杀的场景。
也有朱棣躺在床榻之上即将魂归故里的画面。
这无数的画面像是将一个人的一生如同画卷一般,展现在了所有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