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人如树
孔骏把张茂派遣给段豪,让其跟随段豪,一起审理这场关于石常的案件,同时也让其帮助段豪一起针对贾家党,开始政治清洗。
这也算是孔骏给予张茂的一次机会,让其交出投名状。
而在查抄石常家产的时候,是由张茂和段兰一起清点,同时段豪让张茂做两份账,一份是交予孔骏的,一份是他们自己看的。
当然张茂之所以帮助段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面对如此庞大的利益,他选择了与段豪一起同流合污。
当然张茂如此做,也是和他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在大周帝国这种中正的制度之下,普通的百姓是很难有机会出仕的,但是张茂出身于平民家庭。
早期张茂家里十分穷,当过流民,是真正意义上吃过苦的人,他明白金钱的重要性,所以在当官后,张茂也是一个贪官,当然比起来石常这种巨贪,他所贪的就毛毛雨了,再加上他的官职,他的权限,即使贪也造成不了什么危害。
也是因为这种出身的情况之下,面对段豪提出来的分赃,张茂选择了接受……当然在这个分赃之下,段豪是拿大头,而张茂拿小头,不过即便是小头,那也不少。
如石常家里的珊瑚园,还有各种珍珠,五十万两黄金,都归于张茂所有,当然对于参与其中的普通官员,大大小小的,段豪也给予了分赃,只不过分到他们的手里的,就少之又少了。
而段豪拿大头,这些官员也是没有反对的,毕竟如果段豪不分赃的话,他们是一分钱都没有,毕竟按照孔骏的意思,这些钱,都是要上缴国库的。
当然除了张茂以外,别的官员,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查抄了多少钱。
“当然,这些财物,运送到玄菟郡的时候,要进行伪装!”段豪看着段兰嘱咐道。
毕竟如果大摇大摆地就这样运送钱财,必然会流到孔骏的耳朵里,到时候一查,那段豪恐怕也是完犊子了,毕竟此时的段豪已经明白了,这孔骏对于贪官是十分的憎恶的。
在孔骏看来,这些人就是国家的蛀虫,如果一直不处理的话,这些人,必然会把这个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彻底地完蛋。
当然对此段豪也是认同的,只不过他做贪官,也有着自己的苦衷,毕竟玄菟郡太穷了,如果这些钱,运送到了玄菟郡,那么玄菟郡人民的生活质量,必然是会大大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帝国中央对于玄菟郡的军饷长时间属于亏欠的状态,很多时候,都是由段成自足自给的来发军饷,而玄菟郡就是在边疆当中,时不时地有小规模的战争,摩擦,得需要士兵卖命。
你欠人家钱,人家能给你好好的卖命吗?
所以段豪这么做,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苦衷,其次,这些钱,即使上缴了国库,难道那些国库的人,就不会中饱私囊吗?就敢确保这些钱,一定能用到正途上吗?
要知道,整个环境都是黑暗当中,如此之下,段豪不得不会有这种想法。
如果环境清明,他们玄菟郡的军饷也不会缺,石常也不会有如此巨额的资产。
看着段兰那犹豫的样子,段豪叹了口气,随后说道:“看看这皇都是什么样子,在想象我们的故乡是什么样子?”
“这些钱,都是为了改善我们故乡的!”
听到了段豪说这些后,段兰也就没有再犹豫什么:“好,我去安排……”
“我会安排禁军来护送这些财物。”段豪接着说道。
如今天力军和虎贲军,对于段豪是十分的忠心,当然这个忠心也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自从段豪当了他们的老大后,他们这些天的收入,都快赶上了他们三年的收入了……这还是几天的时间。
其实给士兵分赃,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调遣这些士兵,护送这些赃款,毕竟只有他们拿到了钱,在护送这些东西的时候,才会格外的小心,如果什么都不给,就让他们去做,难免会有些大嘴巴,到处乱说,这一说,那就很有可能坏事。
段兰离开后,此时房间里,只剩下段豪和张茂了。
段豪拿起来桌子上的茶叶,开始给张茂沏茶,随后端给了张茂,然后说道:“太尉接下来,要拿下朝中大量的官员。”
“而做这个事情,太尉交给了我来做!”
段豪说完后又看了看张茂,张茂明白段豪的意思,段豪做这个事情,他张茂必然要为其打下手……自从来到石常家的这一刻,他张茂就已经是孔家党的人了。
“太尉无愧于名士风范呀!”此时张茂感叹道。
他明白,他们所要搞掉的那些官员,都是犯下了重罪的官员,其实杀了,那也是合法合规的……
正常来讲,政治场上没有绝对的恶人,没有绝对好人,但是他们所写下来的名单,去掉他们执政的事情来讲,他们的的确确是做了很多杀头的,黑暗的恶事。
段豪也是点了点头,认同张茂的这句话,孔骏无愧于名士之名……
“人如树,欲拔高,必固其根于深处,心向光明之士,必处身于深暗之地!”张茂看着外面的树,突然说道。
“这句话,评价于太尉,太适合不过了!”段豪看着张茂说道。
听完这句话后,段豪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这是张茂对于孔骏的评价,只有高位者,才能看到世间的黑暗,而孔骏从小世家门阀之地,身处于高位,所以他从小就看到了这些黑暗,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些黑暗,才心系于光明,才想做这些事情。
而孔骏想要做光明之事,就得如树一样,把根扎在黑暗之中,只有如此,树木才能长得更高,而他才能向权力的顶峰走更高,树可以见到明亮的阳光,而他则也可以行他那光明之事……
而张茂又突然说道:“人臻极巅之际,必罹挫折!”
“位极权重之时,危患亦随之,难以幸免 。”
“你我二人,需要小心呀!”
“在这个事情上,以我来看,拖,从轻,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