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征骑着野猪

第178章 李俊离开

若自身实力雄厚,谈论祖宗基业,谋划复兴大宋帝国,尚有底气与可能。

可要是实力不济,还奢谈什么祖宗的辉煌、幻想重振往昔的帝国荣光,这与自寻死路又有何异?

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先认清现实处境,再去设定理想。

倘若全然不顾现实状况,就将目标定得过于宏大、长远,一则是莽撞的送死之举,二则也不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罢了。

对于李俊所提出来的这个想法,杨颖是表现的十分平淡的,对于他而言,放走李俊,也没有什么影响,反而还多一线生的希望,所以对于李俊的请求,杨颖没有多想,就这样,把李俊给放走了。

而李俊在这天夜里。

夜深人静,李俊一个人,从城楼上,用绳子下来了,随后找到了一个敌人的尸体,然后拖着尸体,为掩盖,一步一步的离开了邺城,而他也换上了,尸体上的衣服……

在双方的眼里,都没有人关注李俊,虽然杨颖放李俊离开,去搬救兵,但实则那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不是抱有很大的希望,而对于敌人而言,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个李俊是什么人。

李俊就算离开了,带来救兵又能如何?

从北蛮西部到这里,那得多远了?距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那些城池的守将,能这么安然的放你过来吗?

显然是不可能放你过来的……所以就这样,李俊轻松的离开了邺城。

而李俊离开后,杨颖第二天,又开始开会,为如今的情况,担忧着……

而此时的杨乂已经亲临邺城城下来了……

杨乂的亲临可以说,给在这里围城的士兵提升了很大的士气,也在这一天攻伐邺城的士兵也是十分的拼命,都希望自己英勇的一面,从而能被杨乂看到,如此之下,得到杨乂的嘉奖,从而得到提拔。

此时的杨乂站在一个人造高坡之上,遥望着邺城,那是十分的意气风发。

“这天下本就该由我来主宰,这是必然的事。”

“父皇昏庸无能,竟让一个傻子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待我平定蜀雍二王,必顺应天命,登上皇位。”

此时在杨乂看来,这天下,基本上是属于他囊中之物了,只要蜀王和雍王死了,的确天下,基本上是没有人可以挡着他称帝了,即使天下人反对,那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此时的杨乂已经幻想起来,自己称帝之后的场景了,这不知不觉的让他露出了一丝的微笑。

三天之后。

杨颖此时也已经来到了城楼巡视,看着眼前的惨状,他也是十分感叹的呀……

他叹息道:“怎么会如此呀……”

随后他也看到了在城楼下的杨乂,随后说道:“给我书信一封,转交给杨乂!”

对于此时的杨颖而言,他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他没有想到战争竟然打的那么惨烈,看着城楼上的北卫军,那尸体堆的一座小山,一座小山的。

他不明白,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的……他很不明白,为什么这杨乂一定要和自己干到底呢?

杨颖看着眼前的将士们,随后说道:“将士们!我就站在你们身旁,咱们并肩死守这邺城!”

“军攻势虽猛,可咱们毫无惧色!”

“你们是本王的英雄,每一滴挥洒的热血,都将铸就荣耀!”

“我在此向大家保证,只要守住邺城,重赏必不会少!”

“今日先拿出我家中部分财宝,聊表心意。”说完,杨颖抬手一拍,一群贴身侍卫抬着几个大箱子来到面前,当箱子打开的刹那间,黄金珠宝的光芒夺目,映照着将士们坚毅的面庞。

“大家都看到了,这只是一部分。”

“待守住邺城,犒赏只多不少!”

“并且,每日作战,谁表现英勇,杀敌越多,本王定会依战功,可到本王的后院,里面本王的妃子,宫女,任你挑挑选!”

“所生的孩子,本王会养着他们,保证你们能留下自己的血脉,在这个世上!”

当杨颖的这话说完后,士兵们,两眼都放直,随后怒吼一声,整个邺城守军那可谓都是打了鸡血一般……

对于这些士兵而言,珠宝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能进入杨颖王府的后院,那里的侍女,妃子,各个都是绝色般的女人,最重要的是,生了孩子,杨颖给他们养……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他们最希望的,就是能在死前留下来自己的血脉,这是他们能证明自己唯一活过的一种证明……

不过对于他们而言,唯一可惜的,那可能是无法与自己的儿子相认,但无论怎么讲,自己至少能保证一个血脉能留在这个世上。

毕竟杨颖给你们自己的女人,还让自己的女人怀孕,但是绝对不可能让怀孕的女子,生的孩子与你们相认,不然的话,他杨颖的脸面摆在哪里去?

其次,自己大开后院了,哪知道这些女人,所生的孩子,是那个人的呀?这根本是分辨不出来的……

不过也是杨颖的这种奖赏,是彻底的激发起来了,这些人的战斗意志。

而此时杨乂收到了一封来自杨颖的文书信件。

上面写着:“杨乂!”

“你我同父所生,自小一同生活在一起,本应手足情深,相互扶持。”

“可如今,你为何苦苦相逼,将我逼入绝境?”

“兄弟之间血浓于水,这份情谊不该被权势利益蒙蔽。”

“若您此刻就此罢手,我愿自此对您忠心耿耿,鞍前马后,唯您马首是瞻,绝无二心。”

此时的杨颖内心是不想和杨乂继续打下去了,他想着,如果杨乂就此撤军,那么他尊杨乂,那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毕竟自己手底下,已经没有什么人了,而自己仰仗的段豪和王轩,到现在他还没有看到援军的影子。

至于李俊,那对于他而言,也只是头脑发热所做的事情,此时在他看来,李俊放走了,恐怕是压根不会在回来了。

所以此时他书信一封给杨乂,也算是服软于杨乂,希望他能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