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难民
看到贾家人的时候,祝宁只觉得好像是看到了逃难的人来了。
那是怎么样的一群人啊。
身上脏兮兮的,只有个驴,套了个平板车,车上全是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小到盆子。大到床板……然后几个人就靠在驴车上,也没个形象,七倒八歪的。最小那孩子被母亲抱在怀里,脸上只有鼻涕两道地方是白的……
一看那样子,就是真受罪了的。也是真的一路风尘仆仆。
祝宁看他们抓挠头皮的样子,忍不住也是头皮一麻,下意识就想到了虱子。
她往后退了一步,拿过月儿手里的扇子,悄悄遮住了自己半张脸。
衙门门口的差役刚才差点拦着他们不让进,后来他们报了身份,然后才把他们放进去。
周成柏远远站着,虽然和贾家人寒暄着,客套着,可实际上真的是一点儿也没有靠近的意思。
看见祝宁来了,甚至周成柏有一种救星来了的感觉。
此时此刻,贾父和贾母也看到了祝宁。
两人也是眼睛一亮。
祝宁忍不住想转身就跑——那是怎么样一种狼看见小肥羊的眼神啊!
最后,贾母上前来:“宁娘啊!你可算来了!二郎呢!二郎怎么还不出来?!”
一提起这个事情,祝宁瞬间就后退一步,战术性避开了贾母,然后将帕子往外一甩,捂着脸就开始哭:“呜呜呜呜,二郎,二郎他没了啊!”
从贾母他们刚才还乐呵呵的样子就知道,周成柏肯定是没说出实情。
所以,祝宁这会儿才干脆直接上猛料。
反正都是要捅破的。
贾母他们一听这话,顿时愣住了:“什么没了?你这话啥意思?”
祝宁哭得更厉害更大声了:“二郎他死了啊!来上任的路上就遇到了山匪死了啊!可怜我年纪轻轻,就守寡了——”
她哭得夸张,一时之间把贾母他们给唬住了。
而周成柏他们见惯了平日里的祝宁,这会儿猛地看到这样的祝宁……
实在是有点不习惯。
不仅不习惯,还有点儿想笑。
但好在是忍住了。
祝宁演得兢兢业业,贾母他们也终于是信了。
贾母直接嚎叫了一声,当时人就软了下去,喃喃,“不可能,咋可能——”
周成柏这会儿也开始打辅助,面色悲痛道:“这事儿是真的。贾县令还没进县城,就遇到了山贼,然后人没了。如今尸首还停在城外义庄。”
贾父贾母还没反应过来,贾大郎倒是嚷嚷起来:“凭啥我二弟死了,祝宁没死!”
祝宁:……其实也死了。
而这个事情,涉及到之后假县令的事情,周成柏有点儿尴尬,但也开口:“祝娘子遇到了好心人,正好就救了。不过,即便是这样,祝娘子也是受了严重的伤。”
祝宁:“呜呜呜,我头也破了,脚也断了。脑子还打坏了!记不清事了!”
她哭得差不多,又朝着贾母他们道:“不过,婆母你们来了可太好了!我以后再也不愁没人照顾我了!”
这回,一直没开口的贾大郎媳妇也开了口,就差跳起来喊了:“你想什么呢!你个丧门星,就是你把二郎给克死了!赔钱!”
这回,一直在祝宁身后跟着的齐云和彭春林都上前了几步,结结实实把祝宁挡在后头。
齐云冷冷看着贾大郎媳妇:“赔钱?当时我们宁娘嫁过去时候,留下不少嫁妆在你们家,如今贾二郎死了,这嫁妆,自然也要还给我们!”
还想讹钱!做梦呢!
祝宁“呜呜呜”哭:“我也没钱啊——我来的时候你们连丫鬟都没让我带……我现在吃的用的,都是靠娘家呢!”
贾大郎大吼一声:“都闭嘴!事情到底怎么回事!”
祝宁顺势停住了哭声,假装擦了擦眼泪,然后干等着看好戏。
她心道:我有罪,我悔过。但他们来者不善,我实在是提不起任何同情的心思,请老天爷谅解我。
周成柏一面叹息,一面将事情原本说了。但是隐去了中间假县令这个事情没有提,只说是路过的人把祝宁救下来,然后他们也赶到了。
至于贾二郎,实在是倒霉。他们赶过去时候,早就没气了。
贾大郎狐疑道:“可是我们来的时候问路,人人都说贾县令真是好县令——”
周成柏脸上一肃,立刻解释:“贾县令还没进城就遇到山匪了。我们心中也气恼,但如实告诉百姓的话,只恐怕引起骚乱。因此就暂时让上面派来剿匪的人假扮成了贾县令,稳住民心。”
“这件事情若是谁敢出去乱说,一旦抓住,二十个板子是绝对跑不了的!”
周成柏含笑看了一圈贾家人:“但是我们也知道,这样委屈了贾县令,所以朝廷又准备了一笔抚恤金。算是给你们的赔礼。”
但拿了这个钱之后,嘴巴就要闭紧一点。
祝宁探头就问:“我是不是该拿大头啊——”
周成柏都被问得噎了一下,更别说贾家人。
几乎立刻,贾大郎就瞪了祝宁:“你害死了二郎,你还有脸分钱!”
祝宁委屈地捂着脸哭开了:不给就不给,好凶!
周成柏则是尽量不去看祝宁,只看贾父贾母:“另外,贾县令还有些遗物,我们也没敢动,都留着了。你们二老看怎么分合适,就怎么分。”
最后,周成柏叹了一口气:“不过,这件事情出了这个门,最好就不要乱说了。你们看呢?这样对谁都好。贾县令也能保留美名——”
宋进在一旁冷冷开口:“说了也不要紧,反正朝廷到时候问一个扰乱治安罪,我们可管不着。”
两人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倒是很能唬得住人。
贾大郎扶起贾父贾母:“阿爷,阿娘,咱们说几句话。”
三人就到了一边去说话了。
贾父贾母还在伤心和震惊。
但贾大郎就已经很冷静了:“钱和东西决不能给祝宁分。她克死了二郎,咱们不能便宜她。”
贾父贾母被这么一提醒,顿时也想起来什么最要紧了。
贾大郎压低声音:“咱们不仅不能让她分,最好再让祝家赔一笔。”
贾父贾母有点担忧:“能行吗?”
贾大郎咬咬牙:“她又不可能守寡,我们咬着这个事不放,祝家当然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