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清明雨季吃什么?
林梦芮的家,除了这两个窝棚,厨房更是简陋至极。
这是一个露天的厨房,没有墙壁,没有屋顶,只有用砖头随意堆砌起来的灶台,上面支着两口锅。
这样的厨房,在晴朗的日子里或许还能勉强使用,但是一旦遇到下雨天,做饭就变得异常艰难。
雨水会直接淋在锅里,使得做饭变得复杂起来,即使做好的饭,看着也没有食欲。
因此,在即将到来的清明雨季之前,当其他家庭无需担心做饭问题时,林梦芮却不得不提前准备一些饭食,以应对雨季带来的不便。
一旦雨季来临,她将无法像往常一样在露天厨房里做饭。
在集镇上,林梦芮购买了十斤新鲜的五花肉,准备为家人做一锅卤肉。
她将这十斤肉仔细地切成一条条长条状,然后将它们放入一个水盆中,泡出血水。
这个过程必不可少,因为只有泡出血水,肉的味道才会更加鲜美。
与此同时,林梦芮开始准备炖肉所需的调料。
其实,调料并不复杂,她只需要一些野姜、野葱、八角和花椒,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盐。
当五花肉的血水泡得差不多时,林梦芮将这些肉全部转移到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
“二壮,开始烧火吧。”
二壮早已准备好了一切,只等母亲一声令下,他立刻开始忙碌起来,点燃了柴火,开始烧锅煮肉。
林梦芮站在一旁,看着锅里渐渐沸腾的一锅肉,心中充满了期待。
当猪肉在锅里开始煮沸的时候,林梦芮便开始着手准备接下来几天的主食。
虽然有肉吃,但主食对于家人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准备主食的过程并不复杂,林梦芮选择的是糙米饼子和黑面饼子。
糙米饼子是用蒸熟的糙米制成的,而黑面饼子则是用黑面制成的。
林梦芮首先准备了一大盆糙米,她细心地将糙米淘洗干净,然后倒入锅中,添上足够的水。
她让女儿一巧负责烧火,蒸上一锅香喷喷的糙米饭。
一巧虽然年纪尚小,但在老孙家的时间,经常给林梦芮做饭打下手,所以她自己蒸这一锅糙米完全是没问题的。
接着,林梦芮又开始准备黑面饼子。
她往盆里倒了两瓢黑面,又加了两瓢白面,这两种面粉混合在一起,加入白面让饼子的口感更加细腻。
她开始和面,加水的量要恰到好处,既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
在和面的间隙,她让长子大壮去村里的水井挑水。
如果等到下雨的时候,村路泥泞路滑,挑水就会变得麻烦许多。
因此,提前做好准备,确保水缸里的水总是满满的。
和好面之后,林梦芮并没有立即开始制作饼坯子,而是让面在一旁醒了一会儿。
这个过程可以让面团变得更加柔软,便于后续的制作。
她将醒好的面团放在干净的木板上,开始熟练地揉面、擀面,然后切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饼坯子。
这时,锅里蒸的糙米饭已经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四处弥漫开来。
女儿林巧巧兴奋地喊道:“娘,米饭蒸好了!”
林梦芮听到女儿的呼唤,立刻快步走过去,她的心情也随着那股浓郁的米香味而变得愉悦。
熄火之后,林梦芮小心翼翼地掀开锅盖子,一股热气伴随着更加浓郁的米香扑面而来。
锅里的糙米饭粒粒分明,热气腾腾,给人一种无可名状的安全感。
接着,林梦芮拿出一块已经洗干净的麻布,仔细地铺在了木板上面。
然后,她开始将锅里的糙米饭一点点地转移到麻布上,让它们在自然的温度下慢慢晾干。
不多时,一大锅米饭全部被转移了出来,满满地平铺在麻布上面。
从高处看下去,那场面甚是壮观,林梦芮看着这些劳动成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刚蒸好的米饭需要摊开晾一晾,这是林梦芮多年来的经验。
等到米饭完全晾凉之后,她就可以开始捏成团,擀成饼,然后放到热锅上,就可以制作成当主食的糙米饼了。
这样做的糙米饼,因为没有过多水分,所以可以存放好长时间。
在等待晾米的空档,林梦芮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
因为之前和好的黑面,做成的饼坯子已经醒发得恰到好处。
女儿一巧动作麻利,她首先将锅刷得干干净净,仿佛新的一样。
接着,她开始生火,火苗在灶台下跳跃,渐渐地,锅底开始变得温热。
林梦芮观察着锅底的温度,判断火候已经足够,便开始将一张张醒好的黑面饼坯贴进锅里。
她手法熟练,一张张饼子在她的手中像列兵一样,整齐地排列在锅中。
烙制黑面饼子的过程并不需要太大的火,女儿一巧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确保不会过热或过凉。
而林梦芮则在一旁翻动着锅里的饼子,确保它们不会烤焦。
不多时,第一锅饼子已经烙得金黄酥脆。
林梦芮拿起一个,咬了一口,那黑面搭配着白面的饼子,口感酥脆,味道可口,让人忍不住想要再吃一个。
紧接着,第二锅饼子已经准备就绪,贴到了锅里。
林梦芮做的黑面饼子数量可观,大约有四五十个。
她计划将这些饼子与稍后要做的糙米饼子搭配起来,作为清明雨季时期的主要食物来源。
黑面饼子和糙米饼子交替食用,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让家人在长时间的雨季中不至于因为食物单一而感到厌倦。
十斤猪肉,还有这些糙米饼子、黑面饼子,就是自己一家人,在这简陋的窝棚下,度过清明雨季的主要食物。
林梦芮看着一点一点多起来的食物,感觉好像回到了穿越之前的老家,每逢过年,都要准备好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