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你不配评头论足我父亲

慕容墨是第二天早上回来的。

蓬头垢面,发丝凌乱的飘在额头上,一身的酒气,但好歹人是清醒的。一回来直奔地牢,“卫西,他开口了吗?”

卫西吓了一跳,这出去一晚上怎么感觉跟变了个人似的,“还没有。”

“你起开,我今天就不信了!撬不开他的嘴。”慕容墨去屋子里背来自己的药箱,各种药给那胡人灌下,要么就涂在他伤口上。卫西瞧着那胡人,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在地牢里鬼哭狼嚎的。

一刻钟后,那胡人终于受不住了,“我说,我说。求求你,不要再给我吃药了!”

慕容墨这才停了灌药的动作,一抬腿正对着他的裤裆狠狠踢了一脚,“还没有老子我撬不开的嘴!”

卫西看样子立马去找来小侯爷。

地牢里,卫起和慕容墨,还有卫西三人站在那胡人身前,等着他开口。

“我叫张科,是国舅爷曹奢,安插在北狄的细作。弥罗谷出事的前一晚,我在北狄大营帐外听到,听到北狄的副统帅乌雅塞说,北狄的大皇子贺兰墨和统帅图鲁在弥罗谷遭遇狂风狂沙被困,前去偷袭大燕军营的两万精兵损失大半伤亡惨重,切狂风直接截断了后退的路。所以,我才第一时间将此消息传达给国舅爷曹奢。至于后面发生的事情,我一概不知。”

那个胡人说完,卫起踱步上前一步步走向他,自上而下一点点抬眸,直直盯着他的眼睛才开口,

“一概不知!因为这个消息,太子和国舅逼我父亲和哥哥出兵。他们知道此去弥罗谷恐有埋伏,所以才让我去后方部队压粮。去了凶多吉少,可不去就是抗旨。十万卫家军因为这个消息,命丧在弥罗谷。你一概不知?!”

卫起揪着那胡人的衣领,嗜血的眼里满是伤痛。

“那也是你卫家的报应!他镇国侯不是大燕的脊梁吗,不是永不战败吗,那为什么二十年前要从雁门城退兵!他带着军队走了,可留下的百姓就只能让北狄人羞辱至死!哈哈哈,都是报应!”

卫起狠狠给了那哈哈大笑的胡人一拳,这一拳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下直接将他的脸骨打错位。

“你不配评头论足我父亲!”

“我没猜错的话,你应该就是那时候被遗留的大燕人和北狄的士兵,生下来的孩子吧。你可怜你母亲的遭遇,被沦为军妓然后生下你这么个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可我父亲没有弃城,他坚持到了最后一刻还在疏散百姓。难道他还要带着卫家军等着北狄来屠杀不成!你母亲的命是命,卫家军的命就不是命!”

“我父亲守护大燕三十余年,谁都不能评判他!李氏一族有违誓言,他们对不起我父亲这一生的一腔忠勇。”

卫起说完最后一句话,眼泪再也抑制不住掉落下来。

转身,快速离开地牢。

去书房的路上,脑中快速回忆着弥罗谷出事那天,接到前线士兵来报的情景,连增援都没有直接让他去给父亲和哥哥收尸。

他带着剩余的五千兵马到了弥罗谷,在尸山血海中找到了父亲和哥哥的遗骸。

可那天,他在战败的现场竟然发现了三个马蹄印记。

卫家军和北狄的战马,他再熟悉不过。可另外一个马蹄印记明显小于其他两个,根据马脚印的大小不难猜出来应该是矮马,他到现在还记得那印记的模样。

卫起从一排排书架中翻阅,终于找到了那本各地征马大全。军队征马都是看所属军队的位置,比如卫家军在北境守边,征收的马匹都是北方的河曲马,这种马体型较大速度快;北狄军队用的是蒙古马,耐力强适应异常的生存环境,比如耐寒耐旱。

而且每种马都有自己专属的马蹄印记,即使外表再怎么相似,马蹄是绝对不一样的。

卫起一页页翻着,终于找到了跟那日记忆中相似的马蹄印记。卫起将这一页撕下来,仔仔细细反复观看,不似相似,是一模一样。

书页中清晰的标注着,此马生长于淮南,因体型较北方马矮一些,因此就被叫成南小马。

国舅爷曹奢的军队,就在大燕东南的青州,而青州的战马用的就是南小马。

所以当时战场上曹奢的军队也在。

卫起冷静下来,这时慕容墨也推门进来,看了一眼卫起,“那人的下巴我给治好了,留着他没准儿还能再问出什么信息。”

卫起没有说话,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曹奢当时在现场到底做了什么。

慕容墨见他不对劲儿,走过去看到桌上的那张纸,一瞬间就明白了过来,“这是青州的战马。”

“对。当时战场上曹奢也在。”卫起平静地开口。

“那你在现场有发现青州士兵的残骸吗?”

“没有,现场只有卫家军和北狄士兵的尸体。可你别忘了,衣服可以换,只有战马不会。北狄人视战马如人命,才不会把自己的战马给大燕人骑,这比丢城池都让他们丢脸。曹奢他到底做了什么?”

“现在看来,那个胡人传达的北狄消息,未必是真。这一切我都要弄清楚,如果曹奢真的通敌叛国,那太子必定知晓。”

慕容墨早已对皇城里的所有人恨入骨血,“他们还真的是烂透了!拿将士的命视如草垛,自己却在这皇城里作威作福。”

“卫起,我去那护城河投毒算了,大家都一死百了。”慕容墨丢下这么一句就离开了。

卫起知道,他不会去投毒的。因为慕容墨的心不够黑,不够狠。

当天下午,卫起收到了方漾的来信。

本来是寄送到九山镇的,青山收到后就立马飞信传输到华京给小侯爷。

方漾在信中写道江南的凡人楼筹办的情况和开业日期,其余的也没说什么,方漾其实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别看她平时在酒楼里操持的头头有道。其余的都是嘱咐慕容墨要照顾好卫起的话。

信件是和慕容墨一起看的,“这小丫头,只记得让我照顾好你。”

同时一起寄过来的,还有卫东的信件。

信中写道世子妃是如何用三十万两,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赚到三百万两。

卫起和慕容墨看到后也大为震惊,慕容墨更是兴奋的嘴角咧到脑后勺,“这位方大小姐,要是能去我西凉就好了。我想起来了,我舅舅还没立太子妃呢!”

“我嫂嫂哪里都不去!她是我卫家的媳妇,你们西凉休要打她的主意!”卫起瞪了慕容墨一眼,继续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