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过年

“我收了野猪仔是想养起来的,我学了个办法让野猪肉不那么腥膻,要慢慢培养。”

“如果你们不愿意收钱,等到培养出来了我给你们送几只养养,你看可行?”

徐文俊设想过把徐家村发展成养殖基地,到时候他负责销售。

两兄弟停住,徐文松说道:“村里传开你家最近好过了,想必就是二郎的功劳吧,真是个聪明娃,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真要让猪肉变的好吃,那大家都有福了,我年前会每天都上山,再有野猪仔也给你送来。”

徐文松有点眼光。

“多谢松堂兄。”

徐文俊觉得这人能处。

两兄弟走后徐文俊叫阿耶在屋后建了个猪圈。

要大点,分出一小格,冲水要方便,要有屋顶。

阿耶和徐文俊两人上山砍木料建猪圈,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建起来。

三只小猪都是公的,徐文俊教阿耶如何劁猪。

这事本不难,原理一说都清楚,怎么处理细节才是关键,需要用到合适的工具才是关键。

徐家村有打铁的,不怎么对外营业,也不靠此为生,村里有需要的就帮忙打下收点手工费。

第二天腊八,喝完腊八粥,阿耶就去把劁猪的工具叫人打好了。

徐文俊选了一头脖子短点,牙齿整齐些的野猪仔没劁,品种好点,留着做种猪,以后慢慢替换,优化品种。

另外两头猪仔劁了抹上草木灰跟种猪分开来。

豆渣配麦麸或者米糠,再加上骨粉,加点野菜,蛋白质、碳水、钙都有了,简易版的猪饲料安排上。

徐文松两兄弟没几天又送来了两头野猪仔,这次大一点,其中有一头是母的。

劁这头公的时候徐文俊还担心会有破伤风,观察了几天恢复了。

临近过年集市肉铺也帮忙收到了两头,花了大价钱,大郎回来的时候带了回来。

到此一共有了七头猪,每天需要的饲料也在渐渐增加。

年前的最后一次赶集,耶娘赶集回来,单轮车上年货满满当当,各种碎嘴,果子,甚至还看到了一坛酒。

往年过年跟平常过日子一样,吃上野鸡、野兔就算顶好,今年可算大方一回。

徐文俊觉得有点奇怪,没见过阿耶喝酒。

农村里满是年味,忙碌了一年的村民都闲了下来。

村里串门、闲逛、闲聊的也多了起来,祠堂前的空地总是热闹的很。

小孩成群结队,鸡飞狗跳。

阿娘要徐文俊也出去玩玩。

徐文俊本想装装小孩,可看到一个个鼻涕沾的满身的孩童。

溜了,我还是保持懂事又老成的人设吧!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大年三十终于到了。

屋里内外早已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家人穿上了新衣服。

堂屋里桌子上摆满了碎嘴吃食、蜜饯果子,想吃就拿,可乐坏了月儿。

月儿脸上饱满了起来,粉扑扑的,萌萌的大眼睛,头发也开始黑亮,让人看着就想捋一把。

徐文俊一身新衣新鞋,精神的很,脸蛋有往肥嘟嘟方向发展的趋势。

稚嫩的脸上老是一本正经的表情,但是一开口露出缺掉的门牙却让人忍俊不禁。

厨房里炖肉的香味溢了出来,徐文俊和阿娘在里面忙碌。

“把桌子清理出来!端菜了!”

“来啦!”

大郎忙应声。

满满一桌子菜,香气扑鼻。

炖羊肉是必不可少的。

一尾鲤鱼面酱收汁,有几分后世糖醋鲤鱼的意思。葱姜豆豉鸭,炖的软烂,入口脱骨。

韭菜煎蛋,陶锅也能炒出来。

有吃的怎能没有喝的,徐文俊特意做了紫苏饮子,吃腻的时候喝上一口解腻,还能抵御寒冷。

奇怪的是那一坛酒没拿出来喝,阿耶喝的也是饮子,还以为是团圆饭的时候喝的。

这些天没断过荤食,肚子里有了油水,这时吃饭已经斯文了许多,一家人边吃边聊,气氛热烈。

“大家一起干一个!希望我们家来年顺顺利利,阿耶阿娘长命百岁!”

徐文俊举起紫苏饮子。

“阿耶阿娘长命百岁!”

大郎月儿立马跟上。

“希望你们三个也健健康康,二郎读书顺利!”

两口子举起紫苏饮子高兴的眼睛都看不见了。

这一顿吃到天色昏暗,村里不时响起爆竿的声音才结束。

晚饭过后一家人来到祠堂前,平时用来晒谷的广场上点燃了一堆篝火,小孩嬉戏玩闹,妇人们扎堆闲聊。

祠堂里的篝火小一点,围着篝火摆满了凳子,靠近篝火的地方已经稀稀朗朗坐了些人,多是些族老,成年男子。

天气并不冷,人越来越多,乌泱泱一群孩童聚在一起,中间传出加油声。

只见两个壮实的男孩摔打在一起,被压住的一个不注意翻身上来,被压住的又想尽办法脱身。

你来我往,甚是激烈,旁边加油喝彩声一片。

摔跤是村里男孩最爱玩的游戏,直到一方起不来认输为止。

十三四岁的少年已经不来参与摔跤,剩下的孩童中徐文泽可是少有对手。

“大兄,用力,别让他起来!”

只见徐文泽再次将对手压制的起不来,月儿加油的声音都要沙哑了,满头大汗。不时还要嘲讽旁边的小孩。

“我大兄最厉害!你们没一个打的过他!”

徐文俊也觉得有意思,看的身体里发热,40岁的灵魂都控制不住想上场试试,男人骨子里有着好战基因。

没人和大兄摔跤了,换其他人上,徐文俊也就牵着月儿来找阿娘,月儿满头大汗,得擦擦。

村里的女人们围着广场篝火而坐,各家带点零嘴,东家长西家短,指指点点,嘻笑阵阵。

“你就不能缓点叫,斯文点!”

说着阿娘一巴掌准备拍在月儿屁股上,抬起手来可能又想起今天过年,于是放了下来,只得狠狠瞪了一眼,给月儿擦起汗来。

“阿娘,大兄天下无敌!柱子堂兄都打不过他。”

月儿没心没肺,当没看见阿娘的眼神。

“你家文俊长的斯斯文文,一看就是个读书人,难怪族长要他去蒙学。”

福婶用肩碰了碰赵氏。

族里的二郎太多,这样的场合一般都叫名字。

“也不知道能不能学进去,去了才知道啊,不过这小子就是主意多!”

赵氏笑的牙都露出来了,又觉得不好,连忙捂嘴。

本意打算谦虚下,听着怎么像炫耀。

一道道羡慕又嫉妒的眼光扫了过来,恨不得把赵氏刺成个刺猬。

赵氏也感觉到了,立马低头和周边的几个妇人小声聊着,神采飞扬。

慢慢的人越来越多,估计村里人都过来了,祠堂内已经坐满,族长居中。

这里坐的都是大男人,东一堆西一堆的各有各的话题,不时哈哈大笑。

过年就是要开开心心,今天只提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