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太子

这话说完后气氛似乎变得轻松,安阳公主问及徐文俊的家中情况等杂事闲聊。

徐文俊和钟承志对于各种问题都详细回答,闲聊了一会安阳公主示意两人可以离去。

两人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太子却又向徐文俊问了一句。

“文俊,我听说你与楚王交好,楚王就藩大力发展山南府商业,你给他还出了不少主意,可有此事?”

徐文俊心中早有腹稿,自然说道。

“楚王殿下与我共同拜在独孤公门下,他也算是我的师兄,有聊起过山南府的商业,算不得出谋划策,就是闲话而已。”

太子“哦”了一声,似乎已经了然。

徐文俊两人刚出门,安阳公主就对太子说道。

“你以太子之尊,今日对两个还没进入官场的年轻人说这些是不是有些不妥?”

太子似乎有些怕安阳公主,忙说道。

“皇姐,我不过就是看他两人是可造之材,想提携这两个年轻人,他俩既然有能力,能早一点为朝廷效力不是更好么。”

安阳公主脸色一沉。

“你打的什么主意我心里有数,你在担心什么?谨慎言行,做好你自己就行,度量放大一点,你可是华朝太子。”

太子刚想张口说话,安阳公主继续说道。

“你在他两人面前反复说起奖赏之事,这是你分内之事吗?如何奖赏两人父皇有他的打算,岂容你置喙。”

“而且你要见两人怎么不在你太子府见,来到这里鼓动我,借着我公主府的名义召见?”

太子讪讪笑道。

“皇姐你多虑了,孤并无他意。”

安阳公主恨铁不成钢的叹了口气。

“还是这句话,你别想太多,做好你自己分内的事,让父皇看到你的稳重大度。”

“你去吧。”

太子告退,刚出门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出了公主府的徐文俊两人对视一眼,都有话要说,但此刻还不是谈事的地方,于是两人也不去游玩了,直接回了钟府。

当今圣上有三子一女,最大的长女便是安阳公主,然后便是太子萧琰,二皇子晋王萧璟,再就是楚王萧宁。

今日徐文俊一天之内见到了两人,心里也有了自己的考量。

特别是临走之时的那句话,对着徐文俊居然有威胁之意,太子这人心胸似乎不怎么宽广,而且对他两人的拉拢有些让人看不明白,毕竟他两人如今还是白身。

钟承志却有自己的看法。

“太子想必对我钟家已经示好过,我祖父和大伯的态度我都可以猜的出,必然不会做出承诺。”

“而对于我,许是看我年纪不大,涉世不深,提前进行拉拢,若是我能投靠于他,自然会影响到我祖父和大伯。”

对于他的猜测,徐文俊也深以为然,然后他也猜测为何拉拢自己。

“我与萧宁同拜独孤公为师,想必不是图我能拉拢到老师,而仅仅是看能不能示好说服我,若是成功,少了我在山南府对于楚王的支持,至少也能打击到楚王。”

“但是有个疑惑,太子居然对江南府萧衍谋逆之事如此清楚,连普济寺的细节也了如指掌,虽然这事他想去了解当然可以了解的到。”

“但是他为何要特意将这件事情了解的如此详细,正常情况皇室之人对于谋逆之事不应该是避之不及吗?”

钟承志听到此言,对比之前两人的猜测,萧衍谋逆绝无成功的机会,他为何要行此事,是不是背后还有人?

念及此,两人不寒而栗,虽然并无证据,但忍不住往这边想。

“这事情憋在心里,相关的事情也不要再提,纯粹猜测,任何人都不要提!”

徐文俊最后交待道。

其实徐文俊还有件事情没说,就是当初惠灵法师提起过的,如今佛门身后必然有一只推手,在推动着各地的寺庙敛财,佛门已经没办法脱离开来,身不由己。

佛门太大,寺庙众多,想必不是某单一的势力可以推动,比如普济寺背后之人便是萧衍,整个佛门背后会不会也有太子的影子在其中?

当初徐文俊拜师惠灵法师,钟承志并不知道,徐文俊暂时也没打算说出来,于是这个猜测他也就没说。

......

时间进入了腊月,乾安城已经下起了大雪,快要过年。

礼部尚书府上,沈云舒正要出门,遇到了父亲,沈明远见女儿要出门,关心道。

“今日外面雪大,这是要去哪里?”

沈云舒细声说道。

“父亲,我与婉芷嫂子约好,今日去她家做客。”

沈明远皱起眉头,似是不解。

“你最近为何与她走动的如此频繁,几乎两三天就要见一次面?”

沈云舒有些慌乱,低眉说道。

“既然父亲不喜,那我以后与她少些来往,不过今日已约,我还是要去一趟的。”

沈明远看着眼前乖巧漂亮的小女儿,有些怪自己刚才言语太硬,连忙哄道。

“为父并非不喜,只是看今日大雪,怕你冻着,你多穿点衣服,多带两个下人。”

沈云舒眉开眼笑,比墙边怒放的梅花还要妩媚。

“谢谢父亲关心,女儿省的。”

待父亲走后,沈云舒又愁上心头,望着天空飘落的鹅毛大雪,思绪已经飘远。

为何他还不来见我?不是说“约重来”吗?你忘了吗?

......

自从见过太子之后,徐文俊两人又有一阵子没出门,钟承志安静了一阵子按耐不住了,又想出门走走,便每日来烦徐文俊。

徐文俊一直没松口,出去跟些酸的掉牙的文人骚客喝喝酒,掉掉书袋什么的没一点诱惑力。

直到这天傍晚,钟承志又来约他,神神秘秘的。

“今日有个好出处,蝶梦坊的楚怜香姑娘今日会客,这可是难得遇上的,她一个月也难得见客一次。”

徐文俊一听,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将手放在手炉上回温。

“青楼?”

钟承志一看,今天有戏,马上回道。

“对啊,虽然不是乾安最大的青楼,但名气可不小,特别是蝶梦坊的花魁怜香姑娘,诗书双绝,最受文人们喜爱,谁的诗作能让怜香姑娘呤唱一番,必然会大大扬名,只可惜难得一见。”

“所以今日她出来会客,蝶梦坊必然爆满,我们还需要早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