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收购
徐文俊满意的点点头。
“那我就说了,你们四位负责造纸厂的建设,以及后期的原材料收购,覃嗣同这边负责造纸厂的管理和生产,以及创新。”
“通达商行负责纸张的运输以及销售,各负其责。”
“你们四家拿利润的一半,如何分配你们自行决定,覃嗣同拿利润的一成,通达商行拿四成,有没有异议?”
四人互相看了看,这比他们心目中的还要高一点,想着徐文俊能分个一成就不错了,毕竟是给机会他们赚钱,徐文俊完全可以抛开他们单干。
连忙点头,齐声说道。
“很好了,非常满意。”
徐文俊又看向覃嗣同,他立马点头。
“我没问题。”
覃嗣同是在场的所有人里面最清楚这个一成的价值的,没想到女婿将自己带来石林县给了这么大一个惊喜。
别说一成,半成他都能接受!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找个时间去县衙登记好合作文书,你们现在可以开始进行各自的事情了,争取早点将造纸厂建立起来,早点生产。”
徐文俊最后叮嘱完,结束了今天的会议。
一行人都回到了县城,徐文俊把覃嗣同也叫上了。
与四大乡绅分开后,曾庆丰向徐文俊道谢。
“多谢徐大人能给曾氏这次机会,以后曾氏定当唯命是从。”
“好好做就行了,本官并非为财,至于该如何做你应该清楚,四大乡绅也应该清楚。”
曾庆丰一拱手,恭敬说道。
“属下明白,也会时刻提醒他们。”
到了县衙,直接进到内宅,曾庆丰本打算告辞,徐文俊叫他这一同入内。
徐文俊叫几人在厅堂候着,他去拿个东西,便进了房间。
猴子、覃嗣同、徐文信、曾庆丰四人安静的等着,刘嫂过来奉茶。
她将茶水放下后正欲离开,眼尖的曾庆丰看到她眼角有淤青,唤住了她。
“刘嫂,你眼角的伤是你丈夫打的?”
刘嫂在上个县令的时候就被雇佣到府衙做工,曾庆丰也偶有听闻对方丈夫有打过她。
刘嫂连忙把脸转到一边,不好意思的说道。
“回大人,不关我夫君的事,不过是昨夜不小心,摔了一跤。”
这一看就是拳头揍的,她不承认,外人也不好过多去问,这时候徐文俊回来了,手上拿着一叠稿子,刘嫂也借机退出了厅堂。
将手中稿子递给覃嗣同,徐文俊再坐到了上座。
覃嗣同低头看着手中的稿子,只见第一页写着三个大字《西游记》。
这是徐文俊当初还在练字之时慢慢写出的稿子,也早已经完成了几年,一直随身带着,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印刷出来。
“覃叔,你帮我将这本书印刷出来吧,这本书字数较多,有八十多万字,这是一部分,你印完后再问我来取。”
徐文俊说道。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覃嗣同开书坊,养成了个习惯,拿到书稿就想一睹为快,一拿到就翻看了起来,正被开头吸引,听到徐文俊的吩咐立马回过神来。
“没问题,我今天就安排人将书稿送回汉阳,找个洗刷厂开始印刷。”
徐文俊嘴角上扬。
“倒是不用,我打算把石林县的印刷厂收购过来,到时候就在这里印刷。”
“今天叫你回县城也是为了这事,乡绅们选址建造造纸厂,还需要一点时间,趁这段时间,你去通达商行挑几个人给你帮手,来给你跑腿,你去收购印刷厂。”
几人摸不着头脑,徐县令怎么想一出是一出,无缘无故收购别人的印刷厂干嘛?
虽然想是这样想,覃嗣同嘴上一口答应。
“好,我这段时间就忙这件事情。”
这事情还不太好办,别人的生计,有时候并不是你想收购就收购的,倘若花费太多,又不划算,印刷厂并不值钱,值钱的是刻版的老手。
他还是向徐文俊问道。
“收购的话其实挺麻烦的,再建一个都不费事,关键是找几个刻版的老手而已,就是不知道文俊你为何要收购印刷厂?”
在座的其他几人也都有这个疑问。
徐文俊回答道。
“我不过是想改进下现如今的印刷技术,对印刷厂不感兴趣,有个印刷厂做个试验而已。”
“这技术出现,对原本的印刷厂必然造成冲击,不想断人饭碗,你去收购,看情况处理,和东家合伙也行,若是对方不好说话,那就新建一个也行。”
几人早已经被前面说的话吸引了,都没去注意徐文俊后面的话。
徐文俊这些年从曲辕犁开始,可有过不少好点子,这才刚改进了造纸术,居然又要改进印刷术?
覃嗣同心情激动,虽然以前就听猴子说过徐文俊的本事,但眼见为实,造纸术的改进让他对于徐文俊十分信任,他急忙问道。
“不知道可否简单说下这印刷术该如何改造?”
这话若是对别人,覃嗣同肯定不会鲁莽的去问,问了可讨不到好,他知道徐文俊并不在乎这个,才会当着这么多人直接问出来。
徐文俊本也没打算藏着掖着。
“现如今的印刷术,都是雕刻一体,一本书需要用到很多张雕版,雕刻费事,雕版也用不了多久,这才导致了书籍的价格极其高昂,普通百姓难以供不起读书人。”
“我这本《西游记》有八十多万字,一百回,得用多少雕版?需要多少雕版师傅花费多久的时间,怎能不贵?”
“要让天下的百姓都读得起书,光要纸张便宜下来还不够,书籍更要便宜下来,所以我才想着改良印刷术。”
这番话还没解释如何改良印刷术,徐文俊只是把他改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初衷说了出来,大家虽然都是俗人,对于徐文俊有这样的想法很是钦佩。
而且都看的出来,徐文俊确实是这样想的,并没有作伪,他不缺银子,完全是想为了天下的穷苦百姓做点实事。
几人都不言语,静静的看着他,眼前的徐文俊在他们心中形象都高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