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北美上映

第92章 北美上映

2004年10月1日

十一长假的第一天

《可可西里》正式上线。

陆钏很兴奋,《可可西里》严格意义上可以算是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寻枪》不算,那是江文的作品。

唯一不如意的是上映的院线并不多。

想起这个陆钏就心里不痛快。

他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点,还专门找父亲帮忙打过招呼,但没卵用。

来的院线经理倒是不少,但愿意给他排片的却不多。

说白了院线并不看好这类型的片子,他们觉得票房估计不会太好。

看到院线这个态度,发行方也偃旗息鼓了。

陆钏说了不少好话,但没什么效果。

废话,宣传那可是要真金白银的。

发行方垫付发行费,到时候万一票房扑街了,发行方连发行费都挣不回来。

但终归是上映了。

发行方也不是全无作为,也帮忙约了一些访谈。

陆钏接受采访:

【《可可西里》的拍摄全程都在3800米以上的高原上进行,剧组还曾在海拔6200米以上的布格达坂峰取景拍摄,影片中有30%的内容是在无人区拍摄完成的。】

【全剧组算下来一共只有3个专业演员,剩余的都是非专业演员,我们想要呈现的是一种原始的,真实的状态……】

【哪怕是真正的巡山队员在那种环境中也需要吸氧,也会出现流鼻血等反应。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时不时会有剧组工作人员晕倒后被紧急送往就近的医院接受治疗,导致最初100多人的剧组后来减员到60人。】

反正就是自吹自擂。

老实说,他心里没想着票房能有多少。

陆钏很清楚,这片就是奔着拿奖去的。

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反应社会尖锐问题的片子,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受奖项青睐的。

国内的媒体也很给面子,采访之后立马将《可可西里》吹上了天。

【少有的现实主义题材】

【聚焦独特视角】

对陆钏也是不吝赞美,媒体评价陆钏:《可可西里》是陆钏用生命体验换来的悲壮电影,中国第六代导演终于真正成熟了,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寄托在他们身上。

一时间,仿佛陆钏成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顺手从第五代手里接过了振兴电影的大旗。

……

张辰这边正在接电话。

“boss,狮门找我了,想要购买《孤儿怨》的剧本,但我没马上答应,我让他们再等等”

“他们开价多少”

“20万美元,价格还算公道。你可能不知道,在好莱坞普通的剧本价格大概在20到30万美元之间。但我觉得还是太低了,我们应该再等几天,等《黑暗侵袭》的票房出来……”

《黑暗侵袭》也是今天在全美上映。

行业内都被狮门的那部《电锯惊魂》给惊到了,120万美元的成本,全球狂揽1.02亿美元的票房。

绝对的吸金利器。

所以哥伦比亚也动心了,这才会毫不犹豫的买下《黑暗侵袭》的版权,他们内部研究过,觉得这部影片有大爆的潜质。

北美最火热的电影档期是每年5月到9月的暑期档,是好莱坞各大公司的必争之地。

9月以后属于淡季,院线习惯上映一些低成本恐怖片……

《黑暗侵袭》刚好就在这个时段。

《电锯惊魂》第一部,1400家影院开画,轮到《黑暗侵袭》,哥伦比亚虽然是大公司,但也没敢太激进,安排了1700家影院。

众人怀揣希望,恐怖片是出了名的可以以小博大,一旦赌对了,一部片子的收益可能赶得上他们辛辛苦苦干一年。

“你就这么有信心”

“当然。那可是土星奖最佳恐怖片,历年以来,土星奖还没有让我们失望过,电影上映后肯定会引发观影热潮的。到时候电影火了,连带着你的剧本也能涨涨价。”

“ok,伱是专业的,一切都听你的。”

“放心吧,老板,我不会让你吃亏的,也不会让我自己的钱包吃亏的。”

“新线那边呢”

“他们估计也在等。”

新线的确在等。

虽然新线隶属于时代华纳,但时代华纳并不对他们进行管理,所以新线虽属六大阵营,但还是混独立电影圈子的。

他们没什么大公司病,也更加愿意与电影人平等对话,但这不代表他们愿意将利益让出去。

如果只是剧本和导演,新线还可以接受。

毕竟有土星奖最佳导演的噱头在。

但张辰还想要票房分成和dvd等周边的分成,那就过分了。

一个新人导演,居然敢提出这种过分的要求。

票房分成还要dvd和周边分成

虽然他们也没什么周边开发能力,但dvd那可是大头,算下来收益甚至要超过票房的。

但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变通,他们知道狮门也在接触戴安,不过也没有达成合作,估计也是在等待影片上映的结果。

大家都不傻,《黑暗侵袭》在北美的成绩,直接决定了他们对待张辰的态度。

如果电影票房大爆,那么说明张辰的电影风格是适应北美观众的,那就一切都能谈。

如果票房扑街,那么对不起,接受现在的条件,或者乖乖的滚回你的老家去。

现在的《黑暗侵袭》,牵动着各方的心。

张辰,戴安,狮门,新线,哥伦比亚……

北美票房,首日票房虽然也有关注,但首周末票房才是公认的权威数据。

也就是说,张辰只要等到四号,首周末票房出来后,才能知道事情的走向。

张辰索性钻进工作室里对电影进行最后的修饰。

他的这版《鲨滩》相比原版增加了许多特效镜头,鲨鱼露脸的机会更多。

但其实真正的看点并不是鲨鱼。

某种意义上来看,《鲨滩》和《黑暗侵袭》是一样的,前者的看点不是鲨鱼,后者也不是那些怪物,这两部影片真正的看点是紧张到不能让人呼吸的气氛。

恐怖片嘛,气氛营造好了,这片子就成功一半了。

没看后世那么多故弄玄虚的恐怖片,什么精神病人的梦游,什么做了一场梦,剧情都很拉胯,但只要故弄玄虚弄的好就有人看。

这部《鲨滩》,他没搞得那么血腥暴力。

但《黑暗侵袭》是有的,虽然国内上映的时候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都被剪掉了,但提供给哥伦比亚的版本里可是都有的。

张辰耍的手段和合拍片是一样的。

04年合拍片刚刚兴起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流行双版本,国内上映的和香港上映的是不一样的,就好比《色戒》,香港上映的版本就比内地的尺度大,所以当时好多人坐飞机去香港,就为见识一下艺术。

回来后就明白了什么叫艺术,原来就是回形针啊。

06年之后就不让双版本了,合拍片必须守规矩,既然你想挣这个钱,就得按我们的规则来。

不过现在没人管,张辰提供给哥伦比亚包括拿去参赛的都是血腥版本的《黑暗侵袭》。

恐怖片嘛,这些都是标配。

国内那是没办法,特殊情况。

如果他把国内的版本拿到国外放映,肯定会被人骂死。

西方人就吃这套。

东方恐怖片和西方恐怖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表现形式。

西方恐怖片是:六个人进房间,最后出来只剩一个。

东方恐怖片是:六个人进房间,最后出来变成七个。

张辰刚刚调整完影片,曹秉坤突然找了过来。

“忙完了没”

“忙完了,怎么了”

“忙完了就陪我看电影去。”

“看电影看什么”

“《可可西里》,老师布置的作业。”

曹秉坤满脸的没好气,没办法,陆钏也是北电毕业的。

毕业生的作品,学校和老师当然要支持。

当初,张辰的《黑暗侵袭》上映时,老师们也是这么要求的,看电影,然后回来交一份观影分析。

张辰被曹秉坤拉着去了电影院。

买票入场,然后就发现电影的上座率似乎不太好,明明是周末,整个厅只有稀稀拉拉十几个人。

这也正常,这种类型的片子,上座率就不可能高。

四周的灯光熄灭,厂标出现。

先是中影,接着是华谊兄弟,然后是哥伦比亚。

这片子他印象中是华谊兄弟和哥伦比亚投的,后世的一次采访中陆钏说过,这片子当初投资的时候就是这两家,华谊兄弟得到所有国内票房和版权,海外版权则归哥伦比亚所有。

只不过这世,还多了中影。

而且中影貌似是投了两百万,当时韩三坪亲口说的,《鲨滩》和《可可西里》的成本都是1000万,中影也都是投了200万支持。

85分钟后,放映结束。

曹秉坤还有些不敢置信。

“这片子拍的可以啊”

张辰点点头:“的确可以。”

聚焦偷猎,这个题材本身就很少见。

陆钏还很骚包的用了伪纪录片的形式。

的确新颖,虽然故事的发展冲突没那么激烈,但反而显得更真实。

巡山队员们一个个的离开或死去,还是很能震撼人的。

尤其是结尾队长的死。

如果放在商业片里,那绝对要来一场生死大战,敌我双方比例悬殊,但打的有来有往,最后队长寡不敌众,但在这片子里,就是一枪。

一枪就解决了。

作为电影可能会觉得有点虎头蛇尾,但却更加真实。

《可可西里》《天狗》《光荣的愤怒》,三大“揭露黑暗势力”国产片。

可惜,如果不是陆钏拍的就好了。

曹炳琨已经想好了如何写影片分析:

没有表演痕迹的表演,没有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批判,粗犷质朴带来的生猛的震撼,甚至不多给你一个能够大哭的煽情瞬间。

活生生的人走入那片流沙和暴风雪,屏幕外的人已经开始缺氧。

两人想跟着往外面走,然后就被一名记者拦下了。

“你好,我是网易娱乐的记者,两位应该是刚刚看完《可可西里》吧,觉得怎么样”

曹秉坤看了看对方:“嗯,我觉的拍的还不错,看完电影,很多细节都让人记忆犹新。”

“例如呢”

“我就不剧透了。”曹秉坤礼貌的拒绝了对方。

记者还不死心,又把目标转向张辰:“那么您呢”

她显然没有认出张辰是谁,估计是个刚入行的新人记者。

张辰想了想,他不太想说,但看到女记者殷切的目光,还是决定随便说两句……

“导演选了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同时又碰到了一群很优秀的演员。”

算是比较中肯的评价,没有捧,也没有踩。

这时候正是散场的时候,周围人越来越多,张辰不想久留,说完就像离开,但记者好像认定了他似得,刚好挡住他的去路。

接着问:“那您觉得最终票房能达到多少”

张辰一愣,抬头看了一眼女记者,又看了一眼摄像机。

对方好像和他杠上了。

索性实话实说:“最终票房估计不会太好,导演选择了伪纪录片这种形式的时候票房就已经注定了,毕竟到目前为止,不论是国内国外,都还没有出现过纪录片高票房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