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华强方特

第420章 华强方特

“说完了技巧方面,我们再来说说态度”

“电影拍出来是给谁看的给观众”

“观众才是真金白银掏钱买票的人,那么我们拍电影的,是不是应该尊重观众,甚至,取悦观众

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不喜欢作者电影,推崇商业电影的原因。

商业电影取悦的是观众,而作者电影,本质上取悦的是自己。

我想说的是,我从来没有看不起作者电影和艺术电影。

导演你爱怎么拍是你的自由,但前提是你别糟蹋投资人的钱。

人家冲着你的人,你的名气投资你的电影,目的是什么,是圆你的梦吗

人家是想挣钱的。

你把片子拍的沉闷无比,你是爽了,坑的投资人倾家荡产,你心里真的过得去吗

所以,我的观点一向是,那些喜欢艺术电影的导演,你们喜欢拍艺术片,可以,麻烦用自己的钱拍,别搞坏整个电影的生态环境……”

张辰这些话说完,场面有一丝小小的尴尬。

因为不论是中戏还是北电,教的其实也都是欧洲那一套,是推崇艺术电影的。

张辰现在旗帜鲜明的鄙视艺术电影,有点打他们脸的嫌疑。

“各位学弟学妹,我今天准备的内容不多,只有这些,老规矩,剩下的时间自由提问,大家有什么疑惑都可以提出来,我会尽量解答……”

本来只是准备和导演系还有摄影系的简单聊聊,张辰根本没准备多少东西。

在座的都是他的学弟学妹,很多都只有理论,还没有实践过,和他们说太多深刻的东西,他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感悟。

导演这行,还是得上手,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听到可以自由提问,

马上有人举手:“学长,我想问一下导演和制片人或者说资方的关系”

提问的是一个眼镜男生。

张辰问道:“你具体想要了解哪方面,又或者你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眼镜男生推了推眼镜,回答道:“其实不是我,是我相熟的一个师哥,已经毕业好几年了。

他目前从事电视剧导演,我在他的剧组实习,有时候一起聊天,我发现他很苦恼,因为资方总是会提一些过分的要求,比如塞自己的小蜜进来,他不想同意,可又没法拒绝,我想知道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眼镜男说完就坐下了,张辰笑了笑,环视一周:“这是很常见的剧组矛盾,一个剧组中,导演无疑是很重要的角色,但投资人也是。

尤其是在导演还没什么名气的时候,投资人的地位其实是高于导演的。

那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一般而言,先找制片人处理。

制片人是资方的代表,他必须为资方的利益考虑。

有人想在剧组胡搞,可能会影响剧集的质量,制片人肯定不会允许。

但这种情况是剧组有多个资方的背景下,如果只有一个资方,或者说闹幺蛾子的就是最大的资方,那就没办法了。

如果是这种情况,我建议导演乖乖听话。

你们可能会想,那如果影响剧集质量,到时候败坏的是导演的名声。

别想那么多

新人导演,最重要的是资历。

你有工作经验,你参与的剧集能够播出,这才是资历。

拍的再好,没法播出,那资历就是空。

资历为空的情况下,名声没有任何用。

当然,办法不止一种。

比如资方塞进来的人,你可以试着调教,如果演技实在不行,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规避,比如尽量使用中景,减少特写之类的

做导演要灵活变通,还有,尽量不要和资方翻脸。在你没有成长起来之前,圈子里还是资本为王的。”

听到张辰的回答,会让他们认怂。

张辰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笑着说道:“怎么,是不是有点失望,觉得我今天说的话不符合我的人设,平时的我动不动喷这个,喷那个,怎么今天转型了”

张辰说完,那些同学都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张辰无所谓的耸耸肩:“我当然可以这么做,因为我已经成名了,但在座的诸位最好不要。

导演,成材率很低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任何一个机会

你真功成名就了,你怎么说都对,没功成名就,那就只做一件事,抓住机会,成名”

张辰说的都是干货,底下有人低声道:“啊,好羡慕宁昊师哥,他就不受资方的为难”

说话的挺眼熟,貌似是摄影系的。

张辰笑道:“谁说宁昊不被资方为难的

我们公司对他的限制的确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起码剧本一定要审核通过才可以开拍,之前的《石头》和《赛车》都是这样。

还是那句话,做导演的要对得起投资人,人家了真金白银的给你练手,那你也要有同样认真的态度。”

张辰本来想要讲一下宁昊和《无人区》的故事,后来觉得不妥,还是算了。

这时候有人又说道:“学长,能不能跟我们讲讲《环太平洋》这种科幻片的流程,需要如何筹备,如何拍摄,如何上映……”

“是啊,是啊”

那人说完,周围立马一片附和声。

“嗯,这个可以”

张辰也觉得刚才有些不合适,正好有人转移话题。

他想了想:“在好莱坞,类似的科幻片一般遵循727原则,即筹备7-8个月,拍摄2-3个月,后期同样是7-8个月。

《环太平洋》也差不多,前期筹备需要的时间非常长。

尤其这还是国内第一部科幻电影,很多配套设备都没有,需要自己搞或者从国外采购……

我拿《环太平洋》举例,《环太平洋》的拍摄需要用到超大摄影棚,这个国内是没有的,只有英国松林制片厂才有。

所以,要么我去英国拍摄,要么就在国内自己造。

前者价值不菲,后者同样价值不菲。

不过好在横店影视基地愿意无偿帮我们建设摄影棚,所以我们决定在国内拍。

同样的道理,电影里用到的各种机甲模型,科幻的驾驶舱这些物理特效都需要重新造,为此我专门组建了一个物理特效小组。

科幻片和常规电影不同,它里面的场景在现实社会是找不到原型的。

几乎都需要物理特效或者电脑特效来合成。

这就需要前期必须准备的很完备。

在开拍之前,每一个机甲,每一个怪兽,每一个镜头都需要确定,这就需要大量的分镜头和概念图。

眼睛能看到的东西才是导演和后期交流的基础。

据我们的统计,《环太平洋》整部影片,有超过4000个特效镜头,大概需要3000多张概念图,分镜头画稿的数量可能要超过6000个,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作量,靠几个人根本无法完成。

这还只是一部分。

当分镜头画稿完成后,还需要找美术师将所有分镜头画成油画一样的画面。

有了这些画面,特效师们才能根据画作开始建模,有些部分甚至需要提起渲染。

这每一步都是时间,每一步都是钱。

等筹备完成的时候,拍摄反而是最简单的,物理模型加绿幕即可,大量的工作在后期。

后期的大头是特效合成,虽然前期已经完成一部分工作,但后期的工作依旧不少。

这个时间同样需要费好几个月。

这样,通常而言,一年半就过去了,所以需要提前定档期,海外如何上映这些也需要提前定下来。

此外,如果电影还有周边的话,也要提前安排好,配合电影上映前的宣传,周边同时上线。

总之很复杂的”

张辰不可能说的太细,因为很多问题他也是临时遇到临时解决,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总有想不到的地方。

“对了,我今天来还有另外一个事情,想要招募一批志愿者。

前面说了,《环太平洋》有超过4000个特效镜头,3000多张概念图,6000多个分镜头,这些都需要人帮我来完成,最好是导演系或者摄影系的同学,他们有这方面的基础……

在座的同学中有感兴趣的吗,感兴趣的可以来我的剧组实习,当然,是要签保密协议的……”

张辰刚刚说完,

“我也愿意”

“我要去实习”

开什么玩笑,《环太平洋》啊,能够参与到这样一个项目中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还有什么好考虑的。

张辰却摆摆手:“大家先别着急,我先把话说在前面,这份工作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轻松,而且要签保密协议的,你在剧组的所见所闻在合同期内不能对任何人说,否则将面临巨额赔偿……

我当然相信我们北电人的素质,但这么大的项目,必须先小人后君子,大家也不需要现在就决定,和你们的导师商量一下,如果确定想来,联系星辰娱乐即可……”

敲定了这事,么都可以……”

张辰还是低估了《环太平洋》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这些人知道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科幻片的拍摄,一个个都跃跃欲试。

张辰笑道:“还真的有”

他看了看众人热切的眼神,继续道:“《环太平洋》毕竟是国内第一部科幻电影,在筹备和拍摄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想找几个人来,什么都不干,专门记录剧组犯下的各种错误,这是中国电影工业从零到一的阶段出现的错误。

我们一定要把犯下的错误记下来,然后复盘整理,这样才有助于我们不断去积累电影工业化经验,让更多学生,更多同行去使用。

等电影上映后,我会将《环太平洋》整个制作流程和所有的错误整理成一本教材,也算是一份经验书,后面国内如果再有其他人想要拍摄科幻题材,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张辰说完,他在众位学弟学妹心中的形象立马再次高大起来。

张辰这是要将自己拍科幻片的经验无私的分享出去,这可太宝贵了。

大家都是学电影的,太知道张辰这份笔记的重要性了。

掌声随之而起,连学校的一些领导都跟着鼓掌。

目前国内,的确说不上电影工业的概念。

而《环太平洋》,无疑是国内电影工业从零到一的开始,张辰这种做法,真是的太无私了。

“要的人不多,20个吧,有没有想来的”

话音刚落,

刚才还只是针对导演系和摄影系的,现在则是所有人,踊跃报名的不在少数。

张辰眼看人数过多,无法选择,只能冲着我挑选吧”

付老师也知道他的难处,点头同意。

“那么下来我有一个忠告送给在座的诸位,希望诸位一定要认真对待电影”

换了新话题,教室里重新恢复秩序。

“《环太平洋》的故事其实早在《飓风营救》之前就已经在我的脑海里了,但当时我不敢拍。

想到这个故事后,我第一时间是做什么你们知道吗

我做了一个商业可行性分析。

就像我刚才说的,一个电影项目,他的起始出发点一定是盈利,所以在开拍前,我就得想明白,这个电影能不能盈利,怎么拍才能盈利。

我有了《飓风营救》的成绩,大家才愿意相信我。

我算了一下,《环太平洋》要拍出来,最低都要一亿美金,也就是八亿华夏币。

这其中,星辰娱乐出了一个亿,嘉禾出了一个亿,也就是说,我这边就出了四分之一的份额,此外,影片在国内的票房要依靠院线,所以中影和上影也有投资,要想全球发行,就必须有好莱坞公司参与,所以华纳也是主要投资人之一……

这样,这个项目的骨架就搭起来了。

但这毕竟是国内第一个科幻电影项目,大家其实心里都没有底。

所以我必须在完星辰娱乐的一亿预算之前做出些成绩,让大家看到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大家才会进一步把钱打进来。

投资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大家都很谨慎的。

签合同是签合同,但如果发现剧组是在浪费钱,项目看不到前景,这些投资人随时都会撤资的。

所以,任何一个电影项目,我都奉劝未来的各位,一定要严肃对待。

对自己负责,对剧组负责,也是对你的投资人负责

一个好的导演,一定是让各方都赚到钱的导演”

张辰尽量往正面方向引导学弟学妹,他希望未来的华夏电影腾飞。

而且他也不是危言耸听,《环太平洋》剧组的确是这么做的。

这么大的项目,多少人盯着。

中影,上影也不是一言堂。

张辰摆出自己的姿态,优先用星辰娱乐的预算,那些暗处的家伙总不能说什么了吧。

中影,上影的财务可都在剧组待着呢,张辰有没有乱钱,钱是不是都在刀刃上,大家都看着呢。

……

经验分享结束后,张辰就回了星辰娱乐,财务那边通知他,海欣影视的钱已经到账了。

张辰的第一反应是,难道刚才老李也在分享会现场

但想了想又觉得不可能。

今天的分享只限于北电,校外人员一律不让进。

张辰本来只想和导演系摄影系的简单聊聊,学校方面擅作主张将范围扩大的到整个北电已经有些过分了,如果再敢把外校的放进来,就得做好张辰再也不来北电的准备。

那就只能解释为了老李的确给力,他一般不卖嘴,都是用实际行动表示支持。

……

横店,徐老爷子和儿子一起吃完饭的时候也看到了张辰的发布会视频,里面特别感谢了横店集团。

“摄影棚那边的进度怎么样了”

人家都特别感谢了,徐老爷子当然也问一下进度。

“新摄影棚的图纸已经出来了,近两天开始动工,水下摄影棚那边也已经在改造了,在我们答应的工期内完成应该没有问题。”

“嗯”

徐老爷子点点头,对大儿子办事他还是比较放心的,否则也不会把位置传给他。

“那你觉得我们应该做一个科幻片拍摄基地吗”

这次儿子停下筷子,“我觉得最好等《环太平洋》上影后看看效果再说,就像张辰自己说的,如果他失败了,恐怕国内的科幻大门也就关上了”

徐老爷子点点头,也觉得儿子说的有理:“行,那就等等看吧。”

……

同一时间,张辰也接到了陈曦的电话。

“陈总,有何吩咐啊”张辰笑着打趣。

陈曦的声音也充满了笑意:“你知道吗,暴风赤红在香港火了,现在好多人都在和我打听,想要拿到暴风赤红的授权呢,我觉得《环太平洋》的周边肯定能大卖”

“嗯,不过等等吧,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一切本就在预料之中,周边这块一直都有考虑,但真正发售要等到电影上映前夕,算是为电影做宣传。

“还有,我们的市值又涨了,之前是两亿五,现在是四亿”

《环太平洋》召开发布会,暴风赤红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因为嘉禾也是《环》的投资人之一,股价跟着水涨船高。

要知道,张辰收购嘉禾的时候,嘉禾的市值只有8000万港币左右,如今才多长时间,市值就翻了了5倍。

这下子,掏一亿出来应该不成问题了。

当然也不可能一次性投入,也是分批次的。

“另外,告你一声,我给公司签了一个女艺人,你答应我不干涉的”

“哦,一切由你,你怎么高兴怎么来”

在星辰娱乐的时候,陈曦就想搞艺人经纪业务,是张辰不想搞,这才合作了拾玖文化。

陈曦入主嘉禾的时候,艺人经纪业务就是条件之一,张辰果断答应,全由得她自己搞。

得到肯定的答复,陈曦那边很高兴,张辰突然来了兴趣:“我不干涉,但能不能打听一下,你签的谁”

他想象不出香港还有什么潜力女性,好像2000年后,香港女星就断代了

“你见过”

“谁”

“文永珊”

“谁”

“你不是见过吗”

“你怎么知道的”

“当然是从杨老板哪里听来的,当时我就想,你以后要经常来香港,来了这边临时找,还不安全,干脆就帮你签一个,这样起码有保密协议的约束,对方不敢乱来……”

在嘉禾这段时间,她了解了不少这边的狗屁倒灶事,只能说,很没下限。

陈曦也怕有人乱爆料,或者干脆录个小视频之类的,那嘉禾的股价还不得雪崩啊。

“这是用公司名义替我找了个……,陈总,你这段时间成长的很快啊”

“哪里哪里”

“不过你会这么好心”张辰严重怀疑。

“嘿嘿,其实也有我看好这女孩的原因,文永珊还是唯一一个我见过的浓妆妖艳,淡妆清纯的女孩,我觉得很有发展潜力……”

陈曦的语气里哪里有欣赏,分明是……

张辰突然有些担心起来:“陈曦,你不会是那什么吧”

陈曦怒道:“去你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我还有个很重要是事情,你想不想听了”

“想听,想听”

陈曦那边没好气道:“是关于股份回购的,我们收购嘉禾的时候和第二的陈国强还有第三的李超人都有过约定,当市值达到4倍时,有权按照市价买下他们手中的股份,现在条件已经达成,你随时可以发起回购……”

电话这头的张辰立马坐直。

这还真是个好消息。

收购嘉禾,就必须绝地控股,否则只会便宜了别人。

当时邹文怀帮着与李超人还有陈国强做了约定,约定半年内达成条件就可以回购他们手中的股份。

没想到这才过了一个月,条件就达成了。

不过回购这个,张辰还需要做些准备。

正说到这些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响。

“请进”

门口,郭凡探出脑袋,见张辰在打电话,没敢马上开口。

张辰问道:“怎么,有事”

郭凡点点头:“张导,你让我帮你找的刘道强先生,我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