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啪啪打脸

第431章 啪啪打脸

星辰娱乐

张辰正在董建强的办公室里聊这两天的票房情况,就接到秘书的通知:“赵苯山先生来访”

“本山叔什么风把您这座大神给吹过来了”

见到真是赵苯山,张辰还有些惊讶。

“有点事跟你聊聊”

赵苯山没有过多的寒暄,上来就直奔主题。

张辰和董建强面面相觑:“你想和我们合作开发电影”

“确切的说是本山传媒”

“哦,那什么类型的有剧本吗”

赵苯山一摊手:“没有,有我也不敢拍,我之前的几部喜剧电影票房并不好”

张辰苦笑:“那您”

“首映礼上你不是说别的影视公司可以深耕一条赛道吗,本山传媒决定响应你的号召,深耕喜剧片赛道,但第一部电影我希望和星辰娱乐合作……”

张辰再次苦笑:“合作没问题,但得先有项目啊”

“你们不是在筹备一部《武林外传》的电影版吗,我觉得这个就可以”

这次轮到张辰和董建强纳闷了,这事根本还没对外公布,对方是怎么知道的

赵苯山也知道二人的疑惑,主动说道:“那天首映礼,我和你们《武林外传》的剧组成员聊天,他们说的”

原来如此

这就合理了。

只是……

“那你准备怎么合作”

“项目由你们主导,本山传媒参与投资,同时出一部分演员……”

“你说的演员是你的那些徒弟们”

赵苯山点点头:“是的,你别看他们是演小品的,演技其实不错的,我经手的电视剧,基本都是我徒弟们主演……”

这点张辰倒是不怀疑,他一直觉得小品演员的演技都是ok的,甚至有时候还能吊打电视演员。

“这样吧,我这有一个方案,你听听看,有没有意见”

赵苯山没想到对方这么快就有了方案,摆出倾听的样子。

董建强也想听听张辰这么一会功夫想出的是什么方案。

“《武林外传大电影》我是准备做成一个系列的,目前预定两部,第一部我们主投,本山传媒参投,讲的主要是《武林外传》的故事,你的徒弟们可以客串,设定固定身份……

等明年第二部的时候,本山传媒主投,我们参投,讲你这些徒弟们的故事,故事不再拘泥于客栈,可以是行走江湖,当然,如果合作的好,后续我们还可以继续合作……”

赵苯山略有迟疑,“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条件”

他不相信张辰会这么好,按现在这种合作方式,相当于星辰娱乐主动帮他培养徒弟,而且还是用自家ip。

“的确有其他的条件……”

张辰搓搓手:“我听说你开了一部电视剧叫《乡村爱情》,星辰娱乐必须是投资方,并且享有后续作品的投资权……”

赵苯山看着张辰,你小子,原来在这等着我呢。

张辰也无所谓,这本来就是他临时起意,不成也没关系。

赵苯山再问:“那我们呢”

“本山传媒同样享有《武林外传》系列电影的投资权,电视剧版第三季你和你的徒弟们也可以客串……”

“电视剧版的投资权呢”

“抱歉,这个不可能”

《武林外传》可是金矿,张辰是不可能让出去的。

能给他电影版的投资权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毕竟《武林外传》是成熟的ip。

赵苯山也在想,对于张辰不愿意让出电视剧版投资权他反倒觉得是正常的。

《武林外传》是市场证明过的成熟ip,电影版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本山传媒能参与进来,比自己弄要保险的多。

至于客串第三季,那都是应该的。

混脸熟,第二部才可能独挑大梁。

而且对方愿意将第二部的主导权交给自己,这已经很有诚意了。

反倒是自己的《乡村爱情》,还没经过市场的检验,对方投资反倒是冒了风险。

“这样,你有点吃亏啊”

“咱们不讲这个,《武林外传》电影版也未必就一定成功,大家都是担了风险的,您要是真觉得我吃亏,以后我在东北地界有什么事,您帮衬一把就行……”

张辰其实还有其他的想法,比如和电视台搞个《欢乐喜剧人》什么的,但现在没必要说,如果双方合作愉快,自然可以提上日程,如果不愉快,现在说反而可能让人摘桃子。

“那好,就这么说定了。”

听说只是在东北平事,赵苯山没怎么想就答应了。

这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事。

过了山海关,有事赵苯山。

刘天王他都能帮,张辰怎么就不可以

送走了赵苯山,董建强这才有机会问:“一下子做两部,你就确定能成功”

张辰一脸笃定:“大概率赔不了,《武林外传》的国民度还是不错的,只要剧本不拉胯,观众肯定愿意捧场。”

至于第二部,他其实也有想法,就是《大笑江湖》。

《大笑江湖》的票房不差,只不过口碑稀烂,毕竟是朱延平的作品嘛!

把导演换成王景,精修一下剧本,应该没问题。

至于《乡村爱情》,那可是大金矿,足足拍了17部。

虽然越拍越烂,但挣钱是肯定的。

正说着,舆情总监在外面敲门,语气有些焦急:“张导,黄经理,网上突然出现大量针对《寂静之地》的负面评论……”

舆情小组就是以前的网络小组,现在改名了。

二人跟着来到舆情小组,对方亲自给他们展示数据。

“大概从昨天半夜开始,网上陆陆续续出现不少关于《寂静之地》的负面评论。”

“都怎么说的,我看看”

张辰浏览起评论来,大多是说一些怪话,说不好看,说漏洞多什么的,没什么特别有利的证据。

“知道是谁做的吗”

其实不用问也大概能猜到是谁。

6月份还在上映的只有一部《超人归来》,发行方是中影,肯定不会是他们做的。

7月份能成为竞争对手的只有《龙虎门》和《夜宴》,大概率是《夜宴》,华谊一向爱搞小动作。

果然,舆情小组反向追踪的结果和他猜测的差不多。

这玩意其实很好查,圈子里的水军团队就那么几家,互相之间都是认识的,随便问一问就知道了。

看来这两家是联合起来了。

“网上的那些差评尽量压制,他们刷差评,我们就刷好评

另外再准备一些黑料,等他们的电影上映后,我们还回去”

东方电影和华谊既然做初一,星辰娱乐肯定要做十五的。

“我已经在这么做了,真正麻烦的是这个……”

说着舆情总监又打开一个网页,调出一个视频。

视频是记者采访传媒大学一位教授:

“在我看来,《寂静之地》完全就是一部烂片,整部电影只知道故弄玄虚,没有任何对人性的思考,这样的电影就是文化垃圾……”

等看着差不多,关闭网页,打开另一个,同样是一则采访:

“这样的电影我搞不懂是怎么能过审的,整部电影充斥着血腥与暴力,里面还有孩子被杀死的场面,我建议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多关注一下这部电影……”

类似的视频还有很多:

“我看不到任何积极的地方,所谓的商业电影就是投其所好,相当于精神鸦片,看完电影,我们得不到任何启迪……”

“搞不懂张辰为什么要拍这样的电影,如果是起步阶段,缺钱,那无可厚非。

但他现在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大导演,为什么还要拍这样的作品,我认为他应该多关注民众关心的问题,但我在他的电影里看不到这些……”

“电影低俗化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重视起来……”

“《寂静之地》明显抄袭《屏住呼吸》的设定,这样一部抄袭的电影也能堂而皇之的上映,有关部门必须有所作为……”

“不能为了电影的商业性就摒弃艺术性,这是文艺的倒退……”

一大堆老学究跳出来指责张辰和他的电影,张辰都被气乐了。

舆情总监还在补充:“发表言论的普遍是一些艺术院校的专家和教授,我也是刚刚知道的,这些人昨天召开了一场关于《寂静之地》的研讨会”

“研讨会研讨什么”

“大概是研究怎么抹黑我们吧。”

舆情总监正要详细说,张辰的电话响了。

看到是付老师打来的,张辰示意等一下,然后先接通了电话。

“老师”

“张辰,咱们学校的黄教授召开了一场《寂静之地》的研讨会针对你,这事你知道吗”

张辰皱起眉头:“我知道研讨会的事,但还是第一次知道召集人是我们学校的教授,他为什么针对我”

付老师一语道破天机:“他是王小帅的导师”

原来根由在这呢。

这是要帮自己的学生出头啊。

上次文艺电影和商业电影之争,自己撅了王小帅。

放在仙侠文里,这就是打了小的,来了老的,宗门长老亲自出手。

“不过你放心,我已经请了田壮壮主任帮你……”

付东来深感自己能力低微,帮不上学生,也请出了师门长辈。

元婴老怪的对手总得是元婴老怪才对

张辰却突然道:“不用,付老师,我想听听他们能得出什么结论,这事我不准备善了,别到时候牵连了你和田主任……”

“呃”

“放心吧,如果到时候无法收场,我再找你和田主任出手”

听到张辰是这个意思,付老师也只能作罢。

这边挂断电话,他是真的有点被气到了。

还开研讨会,当自己是张一谋呢。

两年前,《十面埋伏》加上雅典奥运八分钟,张一谋被骂上了热搜。

一群文化人嫌骂的不过瘾,还组织了一场研讨会,组团骂

现在同样的事情居然在他张辰身上也来了一遍,就没见过这么欺负人的。

张辰不是张一谋,可不准备惯着他们。

不就是骂战吗读者最喜欢看这个了。

不过他还想着利益最大化:“这些人的言论先不要管,让它发酵一段时间”

“您是准备借机炒作”舆情总监心领神会。

“嗯,电影上映,正好缺话题,他们自己愿意送上门做炮灰,我们何乐而不为

不过暂时先不要搭理它,让子弹再飞一会”

“好,我会密切关注的。”

一部电影想要获得票房奇迹,就必须得出圈。

出圈的方式有很多种,炒绯闻,炒话题,炒女明星撕逼,还可以引发骂战。

冯小钢最爱用的就是这招

现在又多了个张辰。

他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话题慢慢扩散,如果需要,舆情小组甚至还可以帮忙扩散。

媒体都是爱看热闹的,很快此类言论就被大量转发。

《寂静之地》的票房依旧在节节升高,在学术界却是一片指责之声。

这些学术大佬掌握一定的媒体资源,开始频繁在各种媒体上发声,唱衰《寂静之地》。

许多人开始还在观望,见张辰不回嘴,也一并加入。

网上出现一股倒辰的声浪。

混乱中,香港媒体却爆出一则新闻——王景现身电影院,疑似观看《寂静之地》

有人采访王景,王景坦然承认:“我确实去看了,当然要去看了,都在传这部片子的气氛营造是一流,我就想学习学习,导演嘛,总要不断学习才能进步,故步自封早晚会被市场抛弃的……”

没人叫王景这么做,这是王景的自发行为。

等采访播出来,立马引起轩然大波。

导演们还是很忌讳这么做的,即便要看也是躲在私人影院里独自观看,否则很容易被说成你不如谁谁谁。

圈子里,名气就是钱,你表现的不够强,那钱就找别人去了。

叶伟信这阵子和王景走的比较近,特意找他问了下。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不怕狗仔捧高踩低吗”

王景毫不在意的耸耸肩:“无所谓啦”

叶伟信犹豫一番,最终道:“昨天,曾智伟找我了”

王景脸带不屑:“是不是跟你说倒辰联盟的事”

“也找你了”

王景啐了一口:“他算个什么东西,拉我为他站台,也不想想我现在端谁的碗

口口声声说张辰针对港圈,他能代表港圈还是吴雨森能代表港圈

嘉禾现在如日中天,同时开三部戏,哪个公司敢这么干

要我说,张辰不是针对港圈,他是在拯救港圈。”

说完又瞥了叶伟信一眼:“你也警醒一点,别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谁给你饭吃你想不明白吗落在自己口袋里的才是实打实的好处,其他都是放屁”

叶伟信知道王景一向都是有奶便是娘的性子,但说的也的确在理。

本来他还在疑惑,怎么王景好好的要捧张辰的臭脚,原来对方打的雪中送炭的算盘。

自己要不要也跟上

俗话说,锦上添不如雪中送炭

第二天,媒体就出现了叶伟信的采访,“《寂静之地》在圈子里的口碑很好,据说气氛烘托的非常好,所以我专程去看了一次,确实很厉害,张辰导演对气氛的把握超过我许多……”

港岛某处会所,曾智伟和看到这则采访后脸色铁青。

“就知道这两个扑街靠不住,嘴上说的振兴港片,转头就去捧张辰的臭脚……”

吴雨森城府要要深一些,“三毛那边呢,他怎么说”

曾智伟没回答,而是摇摇头。

洪胖子明明也和张辰不对付,但似乎也看不上他俩,对加入什么倒辰联盟兴趣不大。

同一时间,一处ktv中,七小福正在聚会。

兄弟几个嘻嘻哈哈,各自搂着美女动手动脚,程龙却拍了拍手,将女人都轰了出去。

众人知道这是有正事要说,都聚了过来。

程龙这才正色道:

“大佬,你和张辰之间其实说起来没什么太大矛盾,都是面子之争。

没必要闹的这么僵,以他在大陆电影圈的地位,我们得罪他没好处的。”

见程龙起了头,其他几个也在旁边劝道:“是啊,大佬,没必要的,大家混饭吃而已”

洪进宝不说话。

不说话就是默认。

见洪进宝不说话,程龙就知道了他的态度。

他就怕自己的大哥大头铁。

不头铁就好。

“找个机会,我做中间人,帮你们说和说和,大家冤家宜解不宜结”

“他会那么好说话”

“放心吧,他人不差的。”

程龙自忖还是有点面子的,再不济还有梁佳辉呢,梁佳辉可是张辰最喜欢的演员,二人关系非常好。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回头我去找他聊。”程龙大包大揽。

“好了好了,赶紧叫女人进来吧,我都等不及了”元华活跃气氛。

洪进宝听着师兄弟们夸自己拿得起放得下,知道他们是在照顾自己的面子。

其实他早想开了。

以前张辰就是个内地导演,掰掰腕子无所谓。

现在人家是嘉禾的掌门人,一方大佬,自己要还是不识相就是不懂事了,也辜负了师兄弟们的好意。

张辰的势头太猛了。

《飓风营救》就不说了,开创了一个新的动作片流派。

后面他公司随便一个新人拍的《九龙城寨》也能吊打《杀破狼》,那个新人现在又在拍《孤胆特工》。

他侧面了解过,这很可能又是一部《飓风营救》,洪进宝突然有种老了的感觉。

他成功过,也落魄过,所以能想得开

80年代是他的巅峰期,开创了功夫喜剧和灵幻功夫,说起这个谁都要给他竖起大拇指。

加上他为人仗义,愿意让底下人出头,走到哪里别人都得叫一声‘三毛哥’。

程龙是大哥,他就是大哥大,风光一时无两。

90年代,诸事不顺,曾经连续扑街过十多部电影。

《鬼掹脚》、《群龙戏凤》、《痴线枕边人》、《有面俾》、《烈火街头》、《鬼咬鬼》、《誓不忘情》、《精灵变》,出一部扑一部,一度到了无戏可拍的地步。

虽然没有‘票房毒药’的称号,但就是行走的票房毒药。

没人敢找他拍戏,也没人敢找他导戏。

‘三毛哥’重新变回了‘三毛’,人情冷暖见识了个遍。

后世人以为他勇闯好莱坞,其实是因为在香港没饭吃,不得不远走好莱坞。

不过人,总是有两个朋友的。

他落魄了,周围人也伸出援手。

程龙邀请他执导了《一个好人》,唐季礼邀请他担当自己美国电视剧项目《过江龙》的男足觉,居然还拿下了全美同时段无线电视冠军。

千禧年后,他是靠着扮演反派才重新翻红的。

……

时间来到第三周,《寂静之地》在上映第八天成功破亿,但票房低增长速度也肉眼可见的慢了下来。

张辰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刚好又有一位教授发表言论:

“《寂静之地》剧情有严重bug,国家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解放军呢,我们的人民军队在哪里”

要不是再三确定这位教授自己不认识,都差点以为是混在敌军内部的无间道了。

张辰‘忍无可忍’,在片子的背景明显在国外,上哪来的解放军

这条回复被视为张辰打脸的开始,很快他又写了一篇博客: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个词——接地气。

我本来以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最近几天接连看了不少诸位专家教授的评论,大开眼界。

诸位专家教授,有的指责电影缺乏人文关怀,有的说我为了票房拍商业片是电影艺术的倒退,还有说我抄袭的,还有人说我鼓励电影公司深耕类型片是不对的

拜托,诸位是生活在云端吗

你们仿佛已经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寂静之地》它就是一部商业电影,商业电影追求票房,这有错吗

就好像你们推崇文艺电影,那就奔着奖项去,这不都是很自然的事吗

喜剧片就要让人笑,青春片就要让人怀念,悬疑片就要给观众带来解密的快感,这不就是类型片吗

诸位肯定觉得我是在放屁,毕竟你们是艺术电影的拥趸,一向是敌视商业电影的。

但我也可以说,《寂静之地》八天破亿,说明人民群众是喜欢它的。

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我倒是想问问各位专家教授,电影到底是要老百姓满意,还是要让你们满意

你们张口闭口就是商业电影是电影艺术的倒退,你们能代表电影艺术吗

或者,你们真的懂电影吗

你们所推崇的艺术电影,有几个人爱看,恐怕只有你们自己吧

诸位专家教授,你们可以问问自己的子女,他们到底是爱看所谓的文艺片还是商业片

如果整个市场真的按照你们的想法运转,那才是电影的末日。

关于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其实上一次已经说过很多,上一次我就说了大家谁都无法说服对方,为什么不各玩各的呢

你推崇艺术电影,你就自己拍去,只要有冤大头愿意提供资金。

我推崇商业电影也是我自己的事,是赔是赚也和诸位无关。

大家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不好吗

干嘛非一副你死我活的模样,就一定要把商业电影摁死。

后来,我渐渐琢磨明白

我可能是动了谁的蛋糕了

或者,可能是动了某个圈子的蛋糕

《寂静之地》这样的电影他们拍不出来,再延伸一下,《环太平洋》这样的电影,他们拍不出来。

这些人为什么强调一定要做文艺片呢,因为文艺片需要圈内人的认可。

而圈内人是谁

就是他们!

他们是掌握话语权的那帮人。

为什么讨厌商业片

因为商业片剥夺了他们的话语权。

很简单啊,商业片一切唯票房论,这等于开辟了一条新的上升通道。

你不来拜码头,不来听取前辈的意见,然后一部片功成名就,那我们算什么

这不是砸饭碗吗

所以必须搞掉。

顺着这个角度想,为什么一直针对我

因为我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

我鼓捣的《寂静之地》《环太平洋》他们根本不懂。

我的存在显示了他们的无能,他们还无法从我身上吸到血,当然看我不爽了。

所以说,这些所谓的艺术家根本不是为了什么电影艺术而反对,他们就是单纯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反对。

诸位专家教授,请闭嘴吧

不要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商业电影如何如何,你们如果真有能耐,就在我擅长的领域打败我,我期待你们打我脸的那一天

张辰这次可是一点情面都没给留,自己母校的教授也照样怼

啪啪打脸!

学术圈子里的那点底色被他扒的一点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