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读者》和《意林》
第443章 《读者》和《意林》
任中伦拿来的这些报纸,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在唱衰张辰的。
对张辰各种拉踩。
仿佛一瞬间,张辰成了民族罪人
看了一会,他总算明白韩三坪和任中伦为什么紧张了。
这些报纸可不单单是娱乐版之类的,还有财经的,人文的,体育的,文摘的……
也就是说,哈维质疑张辰的能力是否能够拍好《环太平洋》这事已经上升为一个社会事件了。
在华夏,任何社会性事件都不是小事。
关键有媒体非要与众不同,想着挖深度。
居然质疑中影和上影投资《环太平洋》的行为涉不涉及浪费国家财产
两人的脸色很严肃,张辰看向韩三坪和任中伦:“你们什么意思,想要撤资吗如果是的话可以,我这边来补窟窿……”
“你说什么呢”
韩三坪直接急了:“把我们俩想成什么人了”
任中伦也道:“是啊,我和老韩什么时候怕过非议了,你也太小瞧我们了……”
看两人吹胡子瞪眼的样子,张辰赔笑道:“我这不是体谅你们是体制内的人,出现这种非议对你们的仕途不好吗”
韩三坪瞪眼道:“这个不用你操心,我俩要是想混日子,那办法太多了,谁也挑不出我们的理来,之所以还会犯错,不就是因为想做事吗”
“哦,那你们是想……”
对于这两位,张辰其实蛮佩服的。
韩三坪说的没错,他俩要是想混日子,还真不是什么难事,躺平就行了,但中国电影也就完了。
之所以现在还会被攻击,还真就是人家想做事。
混过体制的都知道,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韩三坪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说道:“我们就是想问一下,《环太平洋》有没有可能提前开机”
张辰瞬间明白:“你们想用行动让他们闭嘴”
“是的。”
二人点头。
张辰想了想,微微摇了摇头:“很难
前期需要筹备的地方太多了,如果强行开机,反倒会打乱计划,到时候没准会影响到电影的整体质量,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即便提前开机,后期的工作量也是省不下来的,距离真正上映,起码也得明年下半年……”
韩三坪神色黯然,明年下半年肯定来不及。
事实上他们也没想着等全部拍完:“那有没有可能先拍一小段出来,哪怕是个预告片呢”
张辰扶着下巴思考了一下:“这个我考虑考虑……”
两人的意思他明白。
韩三坪整了整表情,突然又道:“算了,你还是按照你自己的计划来吧,别打乱了计划,我们这点小非议不用太当回事,大家身居高位,谁身边不是一大堆拿着放大镜找问题的小人……”
两人位居高位,但也正因为位居高位,所以盯着他们的人更多,生怕他们不犯错误。
张辰没说话,等他从中影出来的时候还在想问题。
他想过会被质疑,从决定做《环太平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一定会被质疑。
只是没想到质疑的源头是来自大洋彼岸的好莱坞,而且这事还能牵扯到中影和上影身上去……
回到公司,董建强迎上来:“中影那边怎么说”
“没什么,一切照旧。”
“”
“是韩三爷和上影的任总,有人想用流言给他们给他俩上眼药,三爷叫我过去是想问一下能不能提前拍摄《环太平洋》……”
“你答应啦”董建强大惊。
张辰撇撇嘴:“当然没有了,一亿美元的项目,怎么可能因为一些流言蜚语就改变计划,这是对金钱的不尊重”
董建强如释重负,“对了,还不止那些呢,你知不知道攻击你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了。”
“何解”
“你自己看”
这次递过来的是两本杂志——《读者》和《意林》。
张辰随便翻了一下,气的够呛
【为什么张辰随便一句话就可以骗的中影和上影这样的大集团团团转,国内电影机构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
【张辰事件引起的冷思考,国内为什么没有科幻片土壤】
这你么
张辰看的就很来气。
他最烦的就是这种打着反思旗号的牧羊犬。
动不动就反思,反思你妹啊
上辈子,《读者》和《意林》的毒鸡汤可是喝了一碗又一碗,把他毒的够呛。
要不是抗药性强,没准他也会成为一条忠实的牧羊犬。
上辈子毒自己还不够,这辈子接着毒
张辰不爽了,这次决不能忍。
“不行,我得写篇博客回应一下”
这次,他必须让大家睁眼看世界
“需要我做什么”
“帮我倒杯水,另外,通知舆情小组,等我发表博客后立马开始整活……”
“ok”
董建强高高兴兴的去接水,张辰则钻进自己的办公室里,开始在键盘上敲打起来。
【
抱歉,回来晚了,我一直知道有人在非议我,但我没太在意。
真没想到居然发展到这种地步
抱歉,占用了大量的公众资源
但我同时又觉得这件事很可笑
哈维维恩斯坦是什么人,连好莱坞六大都不是,只不过是一个比较出名的独立电影公司老板而已。
出名是因为这个人喜欢买一些国外独立影片,通过炒作和公关,运作电影拿奖。
就这个人,和中国没有任何关系,他随便说了句话,质疑我没有能力驾驭科幻片,在国内居然就成了社会性事件
可不可笑
那些跟风的媒体,我就想问一句,哈维是你们的美国爸爸吗,为什么他说一句话,你们就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像疯了一样扑上去舔呢
我能不能拍好科幻片和他有什么关系
我又没用他的钱
占用的也不是他的资源
甚至,他一个做独立电影的,唯一擅长的就是各种情色片,他根本没有操刀过科幻片项目,他有什么资格来评价我,评价科幻片
诸位媒体,你们在无脑跟风报道的时候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或者说,考虑过自己的立场吗
是不是他说什么你们都信
今天,他说张辰不会拍科幻片,你们信
明天,他说弯弯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你们也信
我很早就发现我们的媒体有严重的问题——崇洋媚外。
似乎国外的一切都是好的,就连空气都是甜的。
而一提到国内,各种恶习,脏乱差,人的劣根性,仿佛我们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读者》和《意林》这两本杂志。
各种吹捧国外如何如何先进,国内如何如何落后,而且是全面否定国内。
似乎身为一个华夏人,出生在华夏,这本身就是罪大恶极的事情。
华盛顿小时候砍樱桃树
德国人的下水道
日本马桶里的水干净到可以直接饮用
这些故事想必大家小时候都听过吧,是不是对国外充满了向往,觉得国外哪里都好
更夸张的,我记得有一次在《意林》里看到过一个故事,是说马桶的。
德国马桶的内壁是平的,而且非常粗糙。
而中国马桶的内壁是曲面的,并且非常光滑。
为什么这么设计呢
因为这样的话,德国人在方便后,还可以回头看到自己的粑粑,便于观察。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德意志民族善于反思过去,而中国人不知道反思
我勒个去
你们听着上不上头
拉个屎也能扯到反思上去
我就佩服这帮舔狗
类似的故事他们是怎么编出来的,念了那么多年书,肚子里的那点墨水和聪明才智是不是都用到这方面来了
还有,日本马桶里的水你是真的喝过吗
敢这么吹
你这样容易把日本人吓到:
我们马桶里的水能喝
我怎么不知道
关键这么离谱的故事还真的就有人信,你们是脑子里缺根弦吗
讲这些是想要告诉所有人,这个世界无良媒体很多的,并不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要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这才是真正的人
张辰这次准备彻底撕开那些牧羊犬的遮羞布,这些人依附西方叙事上来的媒体人,他们的屁股早就歪了。
张辰今天要做的,就是彻底将他们的丑恶展示在老百姓面前。
平日里因为有各种伪装,大家可能感觉不到,可张辰明明白白的将他们的特征讲出来,老百姓比对着看,很快就能发现谁是牧羊犬。
博客继续
再说说反思这个事情
我现在特别烦,动不动就反思
反思我们为什么拍不出《泰坦尼克号》那样的电影
反思国内的电影制度
反思张辰为什么能把中影上影耍的团团转
拜托,你们反思前能不能先反思一下自己。
反思一下为什么有人要针对我,针对华夏电影
为什么华夏电影刚刚要类型化就有人急不可待的跳出来打压
哈维公开说,华夏人什么时候也可以拍科幻片了,他们还是回去老老实实的拍那种高来高去的武侠片吧
仿佛武侠片就是我们的专利,而科幻片就是美国的专利。
谁规定的
我就要打破这种固有印象。
在此之前,特工片也是他们的强项,《007》《谍影重重》……
这种类型的片子只有好莱坞才玩得转,换了其他任何国家都不行。
然后我弄出了《飓风营救》,开创特工片新流派,老美的观众也很喜欢啊。
我既然能弄特工片,就也能弄科幻片
你们觉得好莱坞电影强,是因为你们看过的好莱坞电影都是好莱坞的精品。
国内一年才几部进口片配额,这么说吧,能够进入国内的好莱坞电影,或者说你们能够听过名字的好莱坞电影,都是千挑万选的。
这些电影即便在好莱坞,也是最能打的那一批。
这些最优秀的电影进入国内,我们当然打不过。
毕竟中美电影有差距嘛
人家1968年就有《2001太空漫游》,1979年就拍出了《异形》……
但差距绝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所以我推崇类型片
恐怖片,爱情片,动作片,文艺片,喜剧片,这些赛道上差距并不明显,只要用心做出精品,甚至可以反超。
科幻片稍微复杂一点,涉及到电影工业。
但这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就完了。
我们的先辈们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我们当然也可以。
至于说我从来没有拍过科幻片,詹姆斯卡梅隆在拍摄《终结者》前甚至还没拍过电影呢
那不是比我还不如,可《终结者》大获成功
凭什么《环太平洋》就不行
好莱坞的大片为什么叫大片,因为它们制作精良,这精良就是用钱砸出来的。
《环太平洋》也是如此,我们有宏大的场面,相关的制作团队也是最好的,投资比其他的大片一点不少,各种设计,细节的较真程度比他们只高不低。
对于好莱坞,我们的态度不应该是害怕,而应该是追赶。
学习它,超越它,战胜它
如果说国内还有人能拍科幻片,那非我莫属,我最年轻,我最有想象力,我战绩最好,所以我最合适
】
张辰这篇博客一出,马上就被水军转发到各个论坛,立马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牧羊犬’立马成为网络上最热的词。
最先破防的是一大批网友:
“我擦,这些故事我真的看过,我真是脑残,我当时居然信了”
“我也是脑残,我当时也信了”
“什么,你告诉我华盛顿砍樱桃树有居然是假的拜托,这故事当年可是我的老师讲给我们听得”
“那你老师也是脑残”
“弱弱的问一句,不会有人真的喝过日本马桶里的水吧”
“哥们,你猜我喝没喝”
张辰的话仿佛一支注射器,许多人都炸毛了。
网友们经过最初的震惊和羞愧后,马上就把这种情绪发泄到了张辰提到的那两本杂志上去。
《读者》和《意林》成为网暴中心
网络上到处都是对这两家杂志的谩骂。
一时间,‘牧羊犬’成了最具侮辱性称号。
按照张辰提供的方法,一些牧羊犬被找了出来。
但还有更多的牧羊犬隐藏在普通人中,这些人涉及各个行业,传媒专家、记者、社会学家、历史学家、金融、法律……
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恨死了张辰。
张辰的话几乎就是在断送他们的人生。
他们当然不允许。
你不让我活,那我也不让你活
同一时间,对张辰的诋毁与谩骂也充斥在网络的各个角落。
这些人很快就统一了攻击方式,就抓住一点——张辰没有任何一部成功的科幻作品。
没有就是没有
说破天也是没有。
没有拍过任何一部科幻作品的张辰居然一上来就是一亿美元的大项目,而这里面大部分的钱还是国家的钱,这不是拿着国家的钱练手是什么
即便韩三坪和任中伦没有再给他打过任何一个电话,张辰依旧能感受到两人承受的巨大压力。
牧羊犬很多都是精英学者,这些人在各行各业都算是成功人士,具备一定的话语权。
因此,这次声讨张辰的声音特别的大。
张辰有种感觉,如果他不做点什么的话,《环太平洋》项目还真的可能被叫停。
如果中影和上影退出,那么华纳肯定也会退出,《环太平洋》必定流产。
所以张辰必须做点什么
如何才能堵住那些人的嘴
证明自己。
最快的方法当然是拍出一部成功的科幻作品,而且必须要快。
可科幻片都涉及到特效,怎么可能快,然后他的脑海里就想到了两部电影——《月球》和《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