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灾银

胤禛手中的动作一滞,表情不太自然,这一幕他早就预料到了,其实他可以选择在信送至阿蘅手中之前截下来。

他不确定阿蘅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会选择大义灭亲,若她选择包庇九爷,这个人留在他们身边无疑是个祸害,

而且他是有私心的,十三弟因此与她断情,或许他还有一线希望。

胤禛握紧了手中帕子,劝慰道:“十三弟小孩子脾气,来得快,去得快,等他想通了就好。”

阿蘅默然,一个人回房间。

胤禛瞥了眼另外一只手上的信笺,有些迷茫这样做是对是错,怔愣了片刻,说道:“年羹尧拿着这封信去找任伯安。”

年羹尧接过信,拱手说道:“是,”

他造访任伯安,一开始还是老生常谈捐款的事宜,

年羹尧故作为难道:“任大人帮帮忙,我们爷实在没有办法,”

任伯安冷哼一声,自从灾民进城后,他就没过一天安生的日子,怎么会给他好脸色,说道:“四爷的雷霆手段,怎么会没有法子。”

年羹尧见他油盐不进,将那一封信摸出来,说道:“也不知道这是谁写给任大人的信。”

任伯安脸色一变,这字迹他再熟悉不过,心想:“是九爷写给他的回信,如何会落到四爷手里,”

“当今万岁爷最讨厌皇子结党营私,谋取私利,若是被皇上知道他与九爷之间的勾当,恐怕是灭族的大罪,”

“九爷是万岁爷的亲生儿子,虎毒不食子,不能拿皇子怎么样,只会把气都撒在这些谋臣的身上,说不定会被五马分尸。”

“这远水救不了近火,况且这些事情抖出去,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九爷未必会帮我们这些裙下之臣。”

任伯安被这些可怕的思虑惊出一身冷汗,战战兢兢地跪下,拱手说道:“四爷想如何,微臣定当尽力而为。”

年羹尧嘴角一勾,扶起他说道:“爷的意思是想让任大人带头捐赠灾银,”

任伯安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愿意为治理水患捐赠二十万两银子,”

年羹尧见目的达成,舒了一口气,笑道:“任大人高义,”

便离开了任府,回去复命。

各大盐商听说任伯安带头捐赠灾银,哪里还能跟四爷硬碰硬,又不堪城中难民的闹腾,只得纷纷跟着捐款,

没有过多久胤禛便筹集二百万两灾银,吩咐河道总督以及其下属官员修建堤坝,又让灾区的官员领着难民重建家园,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胤禛借着田文镜暂代扬州知府一职,拔除了九爷在扬州的部分势力,整顿盐税,导致九爷的灰色收入大打折扣。

九爷在书房得知消息后,抄起那一本《孙子兵法》撕了个粉碎,兀自沉吟:“好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来玉端着一份宅院设计图进来,说道:“爷——这是内务府依着主子的意思设计的图纸,可要找工匠依着图纸起地基。”

九爷猩红的眼睛冒着火,将那图纸揉成一团丢在他的身上,喝道:“滚,给我滚出去。”

来玉从未见主子这般怒火中烧,往日里就算遇到不顺心的事儿,倒霉的一定是对方,再不济取了那人性命也不曾眨眼,却从未见到九爷折磨自己。

他不敢收拾书房的狼藉便退了出来,神情复杂地望着紧闭的门。

胤祥自那日回来后没有再与阿蘅说一句话,全心去意投入赈灾相关事宜当中,阿蘅多次低姿态示弱想要与他和解,胤祥都视而不见,

阿蘅见他怒气未消,也不敢上前惹他不快,本欲先行回京却被他二人严令禁止,她也只好躲在房间里伤春悲秋,绞尽脑汁地编撰给九爷的说辞。

三个月的时间过得飞快,扬州的诸事结束后,胤禛等人便启程回京。

离京城越近,阿蘅的心就越忐忑,只希望马车能走得慢一些,郎凌玥的下场她是亲眼所见,焦虑到寝食难安,

“九爷会不会拧断我的脖子,”

“他会不会向姐姐下手,”

“自戕三件套是什么来着,白绫,匕首,鹤顶红,”

“老天爷,这可是与虎谋皮呀,”

“他会不会打断我的腿,或者给我上夹板,”

阿蘅靠在马车上浮想联翩,设想着九爷的一百种杀了她的方式,眉头皱成一个明显的川字,

胤祥余怒未消在外头骑马,车上只有阿蘅与胤禛,

胤禛瞧着她坐立难安的模样觉着十分好笑,悠悠说道:“暂时不必担忧九弟会对你如何,你是待选秀女,名单已经在内务府名册之内,若是忽然暴毙或者消失,皇阿玛一定会追究的,九弟他不会想惹这个麻烦。”

阿蘅心事被戳破,又喜又觉得寒意阵阵,四爷洞察人心竟到如此地步,讪讪道:“即便如此回去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而且只是暂时,说不定哪天惹这条毒蛇不高兴,往脖子上咬一口必死无疑,她与他之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又哪里是麻烦两个字了得。

胤禛见她依旧愁眉不展,还想说些安慰之词,又觉得不太合适,终是阖眼休憩。

不足半月他们便到了京城,阿蘅只觉路上的时间飞快,去扬州的日子也不过弹指之间,徐梦是南方人还是比较喜欢扬州的润雨无声。

北方干燥难耐,她此刻也是坐地不安,躁动不已,

四爷将她送至九爷府门口,小厮拉下踏跺扶着阿蘅下了马车,临别之际胤禛道:“可需要我向九弟解释一番,”

阿蘅摇摇头,让四爷去替自己出头无疑只会更加激怒胤禟,他已经在扬州吃了瘪,回到京城还登堂入室的插手他的家务事。

她看了一眼胤祥,十三爷撇着头避开她的眼神,阿蘅嘴微张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叹了一口气独自进了墙院。

胤禛道:“别骑马了,此次南下收获不小,我们哥俩儿去天香楼喝一杯。”

十三爷看着阿蘅离去的背影,垂头丧气地点点头。

胤禛道:“方才人在的时候一言不发,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