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天朝上国威仪四方,里海五国遣使献礼

勾动心弦的声音,让朱厚照深深沉浸在其中。

时过半炷香左右,琴声渐渐停止。

而朱厚照却是依旧沉浸于此,久久未曾缓过神来。

不知何时,荣华郡主出现在朱厚照身旁。

荣华郡主站在不远处,望着眼前这人人高不可攀的帝王,心中升起别样涟漪。

尤其是当她想起夏皇后对她所说的那些话,心中更是万分挣扎。

在此时刻,朱厚照缓缓睁开双眼,目光触及荣华郡主的双瞳。

顷刻间,荣华郡主如同电流触动,本能的闪躲着。

不时,如水般的上染上一抹红晕,显得娇欲滴。

朱厚照见此,心中又岂能猜想不到荣华郡主的心思。

“坐吧!”

“谢,谢皇上。”

荣华郡主坐在皇帝的身侧,相比与往日显得十分拘谨。

朱厚照淡淡开口问道:“刚才的曲子很好听,以后无事时,就谈给朕听吧!”

“嗯。”

荣华郡主声音小的如同蚊子,深深地埋着面首。

“让朕过来,不单单只是为了听这么一首曲子吧?”

突然间,朱厚照明显看到荣华郡主身子一颤。

“回…回皇上,是皇后,不…不对,是荣华突然想念皇兄,所以……”

朱厚照看着荣华郡主如此害羞的模样,不禁笑道:“到底是皇后想,还是你?”

“是,是荣华。”

朱厚照故作恍然的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原来如此。”

“皇后,真的没有说什么?”

荣华郡主紧张的向天子望去。

可当她看到皇帝的目光正紧紧地注视着她的时候,吓得连忙收回了目光。

朱厚照从未见过荣华郡主有如此乖巧、害羞的时候,心中同样有着很大的触动。

她从未有过,却又因此充满着复杂的情绪和紧张。

而如今,皇帝的出现,让她渐渐放开。

“皇…皇上。”

“万一被人看到。”

“没有朕的旨意,谁敢进来!”

……

晨光如雨,浸染大地。

荣华郡主醒来的时候,看着身旁的天子,面晕顷刻间通红无比。

当荣华郡主看到几近醒来的皇帝时,连忙装睡。

朱厚照见此俏皮的郡主,微笑着说道:“既然已经醒了,就不要装睡了。”

“皇…皇上。”

朱厚照缓缓起身,走下龍榻。

当荣华郡主打算穿好衣物伺候他更衣时,朱厚照满是宠溺的说道:“你再休息会儿吧!”

“待会朕会安排宫女为你送来一些补品,好好养一养身子。”

“从今日起,你不再是荣华郡主,而是朕的云贵妃。”

“臣妾多谢皇上。”

……

金銮宝殿。

天子登朝,朝中文武百官齐身跪拜道:“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陛下。”

礼部尚书刘大夏从朝班中走出,拱手说道:“启奏陛下,里海五国使臣已赶至京城,现今正在殿外候旨。”

朱厚照微微颔首道:“宣!”

天子话音落下,近侍太监上前一步道:“皇上有旨,宣里海五国使臣觐见!”

不时,里海各海国使臣相继步入朝殿。

金銮宝殿内的繁华,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在进入这皇宫之前,他们已深深被这中原的繁华所震撼。

可当他们看到这作为大明朝皇权最为至高无上的地方时,整个人早已震惊当场。

皇宫的威严、繁华,远非他们所能想象到的。

金兵甲士巍峨肃杀,单是被他们看上一眼,他们便已如坠冰窖。

如今,行走在这金銮宝殿上。

而在那不远处的龙台上,端坐的正是大明帝国的天子,至高无上的帝皇!

每一步的踏出,他们都如履薄冰十分小心。

生怕因为自己有何出格的行为,而惹恼了天朝上国的皇帝。

“叩见大皇帝陛下。”

“免礼!”

“谢大皇帝陛下。”

朱厚照不怒自威,声若洪钟道:“各使臣远道来到中土,一路辛苦了!”

“想必你们这些时日以来,倒也看到不少,听到不少。”

“不如你们跟朕说说,这大明与你们的王国有何不同啊!”

一名长相颇为像是波斯人的使臣上前一步,行礼道:“大皇帝陛下,中原地大物博,富饶繁硕,远非吾等海国所能比拟的。”

“我们这一路走来,经过诸多的城池,亲眼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夜不闭户。”

“相信这一切都得因大皇帝陛下的文治武功,方能有此太平盛世啊!”

“哈哈~”

朱厚照郎朗大笑一声道:“朕的大明天下当真如此吗?”

“使臣不敢欺瞒大皇帝陛下。”

朱厚照满意的点了点头,朗声说道:“朕听闻你们此次带来的贺礼中有一件宝物。”

“倒是不知是何等宝物啊?”

使臣恭敬地说道:“回大皇帝陛下,这件宝物寄存在我土库王朝多年。”

“今日特献给大皇帝陛下。”

说至这般,土库王朝使臣恭敬地单膝跪在地面,虔诚的将一个锦盒取出。

“呈上来。”

“遵旨。”

近侍太监快步走下朝殿,将锦盒取上来后,呈递到朱厚照的面前。

当锦盒被打开的那一刻,耀眼的明光映照整个金銮宝殿。

或许旁人不认识此物,但朱厚照却是十分清楚。

竟是一颗浑然天成的钻石!

“大皇帝陛下,据闻此物乃是上天所赐,于黑夜之中落在我土库王朝内。”

“此物极为罕见,且坚固,用以装饰的话,最为夺目。”

朱厚照微微颔首道:“好!土库王朝有心了!”

“你们这次远道而来,携带重宝前来见朕,朕自会好好犒赏你们!”

“礼部尚书。”

刘大夏走出朝班,拱手说道:“微臣在。”

“这件事就由你来负责吧!替朕好好招待几位使臣!”

“微臣遵旨。”

在场的五位使臣,躬身行礼道:“多谢大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