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为了功臣阁,人人都在争相向皇帝表现着
当工部尚书退回到朝班中的时候,一个个脸上露出了羡煞之色。
朱厚照将朝中文武大臣们的面色看的是一清二楚。
心中却也不停地暗笑道:“上钩了!”
朝中的两位阁老,露出了殷切的目光。
即使他们知晓皇帝的用意又如何?
朱厚照面露沉思之色,轻喃说道:“册封了吕爱卿,接下来倒是颇为令朕有些为难啊!”
“在这满朝文武当中,诸位爱卿都有着奇功,但这功臣阁只有这么些个位置。”
“真是颇为令朕有些难办啊!”
天子话音落下,此时此刻,内阁首辅、次辅很想从朝班中走出向皇帝表明自身的想法。
在大明盛世之初,他们也曾辅佐皇帝兴建盛世。
丈量天下,清除贪官污吏……等事情,都有着他们的身影。
可如今,皇帝却是迟迟没有喊出他们的名字。
正当内阁首辅、次辅犹豫着该如何向皇帝提及此事的时候,朱厚照却是缓缓站起身来。
朱厚照目光扫视着殿臣,轻喃说道:“也罢!今日就到这里吧!”
“在朕看来,诸位爱卿都有着足够的资格进入功臣阁内。”
“不过,朕却是想要好好考验一下诸位爱卿。”
“在这大明盛世中,诸位爱卿又会建立起怎样的功绩!”
话音落下,首辅刘健、次辅李东阳目光错愕的望向天子。
“这…这就册封完了?!”
刘健、李东阳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采。
直至皇帝喊出退朝之后,刘健、李东阳两人这才堪堪反应过来。
此时此刻,刘健、李东阳的心中极为的不平衡。
论功绩,他们承认吕调阳在大明中有着莫大的功劳。
但他们也不差啊!
甚至,若没有他们的功劳,怎能有这么多的银两让吕调阳去做这一系列的建设和研制。
但偏偏,皇帝却是直接省略了他们的功劳。
将这些名额直接空缺了出来。
下朝之后。
朝中的文武大臣虽然心里十分的嫉妒,可依旧上前一一恭贺着吕调阳。
吕调阳逐一回礼,笑的早已经合不拢嘴了。
待朝中大臣相继离去,吕调阳直接走到了两位阁老的跟前,拱手行礼道:“两位阁老。”
刘健回礼道:“恭贺吕大人入功臣阁了!”
刘健话语中的奇怪语调,吕调阳自然听得出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阁老不要误会,下官也是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相信以两位阁老的功绩,足以担任这首位。”
“但皇上没有册封两位阁老,想必却是另有深意罢了!”
“两位阁老还需稍加等待即可。”
吕调阳生怕两位阁老会因此而误会他,极力的向他们二人解释。
不过,在刘健、李东阳听来,却是另有其他的含义。
虽然他们明白,可明白又是另外一回事。
“吕大人客气了!”
“吕大人之功,吾等自然清楚。”
“皇上的打算,又岂能是吾等臣子所能轻易揣摩的?”
说罢!刘健、李东阳拱手说道:“吕大人,吾等内阁中尚且有些事情需要处理。”
“先行告辞。”吕调阳面色一怔,拱手说道:“请。”
刘健、李东阳信步走出金銮宝殿,徒留吕调阳一人留在此地。
望着两位阁老急匆匆离开的身影,吕调阳的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皇上,您可是把臣给害苦了!”
“倒是不知道我这入功臣阁,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吕调阳不禁感叹一声,无奈的摇着头从金銮宝殿内离去。
……
待,文武百官各自回到了家中,为了能让自己有进入功臣阁的机会,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府衙内积压下来的案子,大臣们直接让官吏们都倒腾了出来。
刑部中,清点着陈年旧案,将之前未曾破获的案子,全力侦查着。
吏部中,着手审查着各地方上的官吏功绩等情况。
礼部中,刘大夏的情况倒是比其他大臣们好上一些,可也在地图上寻找着,大明船舰未测涉猎的疆域。
……
近些时日,朝中的文武大臣们显得分外忙碌许多,好似要迎接什么大事一般。
甚至,在上朝的时候,明显也都比往日积极了许多。
养心殿内。
朱厚照坐在龍椅上悠闲的听着曹正淳的奏禀。
朝中百官们每日的举动,朱厚照心中是一清二楚。
虽然他兴建功臣阁的目的就是这些。
不过,大臣们的举动却是极大的超出了他的意外。
甚至要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夸张。
朱厚照手掌轻轻敲打着龍桌文案,面色深邃的说道:“有些时候积极一些的确是好事。”
“不过,倒也要考虑物极必反的情况。”
曹正淳候命在一旁,听闻皇帝所言时,心中不禁猜测着皇帝说此话的用意。
朱厚照面色微顿,豁然起身道:“曹正淳!”
“微臣在!”
“随朕一同出宫,前往内阁。”
“遵旨。”
朝中大臣们的举动,朱厚照都是从曹正淳的口中听说。
不过,他倒是想要看看这些大臣们是否真的是这样的情况。
倒也不是怀疑曹正淳会因此偏袒大臣,他也不会这样做。
……
内阁中。
首辅刘健、次辅李东阳各自在座位上忙碌着政事。
一本本折子在他们的手中批阅着,哪怕是身前摞成了小山,他们仍旧在不停地呼喊着。
“再那些折子过来!”
两位阁老暗中像是在较劲,生怕对方在此事上超过了自己。
可越是这样,两位阁老的行为似乎也就愈发疯狂。
以至于后来,内阁中寻常打扫卫生的仆从,也直接被他们两人晾在了一旁。
一会儿批阅折子,累了的话,就起身开始打扫卫生。
虽然人已过中年,可这股精神劲,就像是两名年轻后生。
在此同时,朱厚照与曹正淳已经来到了内阁中。
不过,为了能更好的观察到两位阁老的情况,朱厚照并未让人宣号。
在暗中,两位阁老的重重举动,悉数落入朱厚照的眼帘。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朱厚照知道,自己绝对不能继续放任下去。
否则,谁能保证两位阁老会出什么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