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礁石,要用浪花去拍
空气像是凝固的水泥,沉甸甸的,压在每个人的肩头。
方小雷低着头,两只手的手指死死绞在一起,指节都拧得发白。方知缘站在他旁边,像一尊不会呼吸的、精致的瓷器雕塑。他们身后,那团灰雾状的方忆也彻底静止,连平时无意识的翻涌都停了。
蓝姬斜倚在门框上,双手抱胸,只是静静看着。
有些事,她能安抚,但不能解决。
解决问题,是方闯的领域。
“事件复现。”
方闯的声音响起,没有起伏,像在宣读一份刻在石板上的报告。
话音落下,主厅中央的空气开始扭曲。光影交错间,学堂里白天的景象被一比一地投射出来。
王胖虎那张肥脸上得意的笑,那个肮脏的黑手印如何毁掉一抹明黄,方小雷身体瞬间的僵直,还有方知缘身后那片让所有声音消失的无形力场……
每一个细节,都被慢放,定格,拆解。
影像甚至捕捉到了王胖虎说话时,嘴角溅出的一粒细小的、半透明的饭渣。
方小雷的头垂得更低了,这简直是公开处刑,比在学堂里被老师批评还要难受一百倍。
影像播放完毕,如烟般消散。
“方小雷。”
方小雷的肩膀猛地一抖。
“核心数据库记录,你的情绪阈值在百分之九十二点七时被强行中止。相较于历史数据,稳定性提升百分之三十四。此为进步。”
冰冷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肯定,让准备接受批评的方小雷一下子懵了。
进步?
“但,压制是最低效的能量管理方式。”方闯的分析仍在继续,“它会造成内部能量冗余,增加系统的不稳定性。你需理解冲突的根源。”
“‘嫉妒’。其本质,是对‘拥有’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恐惧。王胖虎渴望获得关注,恐惧被你夺走关注。此为凡俗常态,非个体缺陷。”
方小雷抬起头,茫然地看着前方,那份委屈似乎被这番拆解冲淡了些许。
“我不明白。”
“他为什么嫉妒我?我画得又不好。”
“你的画,被老师贴在了墙上。”方闯陈述事实,“这是他未曾拥有的。所以他要毁掉它,以此达成心理上的平衡。”
方小雷似懂非懂。
方闯的意志转向另一个孩子。
“方知缘。”
方知缘身体微微绷紧。
“‘守护’指令执行有效。但‘静默力场’属于高阶能量应用,用于低烈度冲突,能量转换效率过低。且,过度隔绝,会丧失数据采集的机会,导致你对‘人类社交模型’的理解出现偏差。”
他没有说对错,只是在陈述利弊。
“他弄脏了哥哥的画。”方知缘开口,声音很平。
“所以?”
“应该被静默。”
“你的静默,让他无法道歉,也让老师无法看到真相。你保护了哥哥的情绪,却让他承担了冲突的全部后果。”
方知缘沉默了。
“方忆。”
灰色的雾气波动了一下。
“你的解决方案,‘优化王胖虎’,逻辑起点错误。‘人性’非标准化程序,无法通过外部指令进行优化。强行干预,只会产生不可预测的Bug。”
方忆的核心数据流里,那条闪烁了半晚上的程序指令,黯淡了下去。
分析结束。
接下来,是解决方案。
“方小雷。”
方闯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某种指令性。
“你的画,脏了。你的手,是干净的。用你的手,去画一张更明亮,更无法被玷污的画。你的价值,由你的作品定义,不由他人的掌印定义。”
这番话像一道指令,直接写入了方小雷的认知。他眼中的委屈和迷茫迅速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重新点燃的、执拗的光。
“方知缘。”
“从明天起,你的任务,不是隔绝。是观察。观察王胖虎,观察那些附和他的孩子。记录他们的行为,他们的午餐,他们的游戏。无需分析情感,只需记录事实。数据不足,任何结论都毫无意义。”
方知缘轻轻点了点头。
观察,比隔绝,更难,也更有趣。
“方忆。”
“停止‘优化’计算。你的新任务是,‘描述’。用你已有的词汇库,去描述你所观察到的一切人际互动。不需要逻辑,不需要结论,只需要描述。”
方忆的灰色身体,开始重新缓缓流动。
一个新的,更复杂的课题,摆在了它的面前。
它顿了顿,僵硬的电子音响起:“描述。王胖虎。脂肪组织冗余。碳水化合物摄入超标。语言系统存在攻击性模组。完毕。”
客厅里的气压,似乎更低了。
最后,方闯的意志,笼罩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门边的蓝姬。
“家,是你们的最终壁垒,是系统重启的最后指令。”
“但,凡俗世界的礁石,要用凡俗世界的浪花去拍打。外力可以直接抹平礁石,但你们,也将永远学不会游泳。”
他的话语依旧没有温度。可那份基于绝对理性的分析,那份以【父道】为核心的指引,却化作了一股最坚实的力量,注入了每个孩子的心里。
蓝姬靠在门边,脸上露出了真正的,安心的笑容。
方小雷不再低着头,他想的是明天要画一幅什么样的画,要用最亮的黄色,亮到能闪瞎那个胖子的眼。
方知缘在思考,该从王胖虎的鞋子颜色开始记录,还是从他吃饭掉下的饭粒数量开始。
方忆的核心数据流,则被一个全新的词条占据。
“描述。”
而主座之上,方闯的意志核心,也因为刚刚方忆那句补充描述,产生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波动。
【“方忆”执行“描述”指令。】
【指令内容:对“王胖虎”进行客观描述。】
【观测结果:脉动振幅无变化。】
【结论:纯粹的客观描述对“情感记忆区”的结构性响应无效。】
他默默记录下这条数据。
看来,想要解开“我”这个课题,还需要更多、更复杂的变量。
比如,明天学堂里,可能会上演的全新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