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无人机(File 11)
这里平时严禁停车,可今天站在车边的和泉署交通课的警员们不但不驱赶车辆离开。
反而帮忙疏导附近的交通秩序。
紧接着,京桥相机店外的宣传用扩音器,播放起电影《星球大战》的主题曲。
货车车顶缓缓打开。一架架亮着Led彩灯的无人机缓缓起飞。
一共有数百架之多。
这些无人机在秋叶原站东出口的人群头顶,努力摆成各式各样的图案。
但因为数量不够多,这些图案多少有点不够具象。
辻原春奈戴着“和泉署”的袖箍,站在站前广场的边上。
今天她和辻原被临时要求支援警备部,为这场商业演示活动维持秩序。
“无人机居然还能这么用啊。”
辻原望着头顶的表演感慨道。
“这种程度而己……”
无人机领域,柳夏树早就“见多识广”。这种表演恐怕难以收获她的赞赏。
“是啊,这种程度只不过是热身。”
一位三十出头的男性不知何时出现在两人周围。
此人身穿黑色的圆领t恤。戴着一副Ai眼镜。
身上的图案,和货车上一样,都是“nisshin”字样。
“啊,安部社长,您什么时候来了。*精·武\暁~税′罔· ¢更_歆¢醉¢全!”
现在的柳夏树也早就适应了日本的“空气”。
刚刚明明还嘲笑过这场无人机表演。
现在主办单位“日进技术”的社长一出现,她也能毫不心虚的满面堆笑和对方交谈。
安部社长站上一处高台。
在路人注视下,抬手打了个响指。
天上的无人机突然改换队形。转换为穿越机模式。
在人群头顶的高度进行高速机动。
几百架无人机来回飞过,互不干扰。
没见识过这个的路人当中发出阵阵惊呼。
表演告一段落。
无人机聚拢在货车车顶,一层一层自己落入车厢当中。
安部社长带头,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柳夏树不禁为现场这些没有见识的人群摇了摇头。
……
这次无人机表演上了几天后的早间新闻。
新闻的主题倒不是表演的观赏性。
毕竟,这场表演远到不了“奇观”级的程度。
主流媒体更重视的是主办表演的这家企业,也就是“日进技术”,是一家“纯粹”的日本公司。
自然,这家公司的产品,也被称之为“日之丸”无人机。
“在未来,无人机会应用于生活各个方面。尤其还关乎社会安定等领域。因此我们日进技术致力于建立自主可控的无人机供应链……”
面对采访镜头。+l!u′o·q!i-u/y!d!.*c^o+m+日进技术的社长兼Ceo安部雅明侃侃而谈。
和大部分日本企业家不同。他既不穿西装,也不穿工作服。而是一身休闲打扮。
突出自身“科技新贵”的定位。
“这么说的话,日进生产的无人机全部都是百分之百国内制作吗?”
记者询问道。
“实话实说,并非如此。但是最有技术含量的部分,比如半导体,比如飞控系统之类都是国内制造和设计。只有类似螺丝钉或者塑料零部件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在平时才采用进口部件降低成本。”
“您说平时的意思就是……”
“是的,我们在日本国内很容易找到这些进口部件的生产厂家。一旦周边环境有事,这些部件很容易替换成为国内制造的产品。”
电视画面从采访片段切换回摄影棚。
新闻主播一本正经的继续播报。
“最近。经济产业省向日进技术提供了一笔三十亿日元的补助金。除此以外,三越银行和神田信用金库也追加了新一轮投资。现在这家企业的估值己经超过了一千五百亿日元。是名副其实的独角兽企业……”
柳夏树刚刚刷完了牙,按动了遥控器的按钮。
电视机的声音戛然而止。
接下来她拿起随身的背包。走出宿舍,向和泉署的方向走去。
……
“有个案子,你们两个跑一趟现场。”
一大早,柳夏树和辻原春奈就被伊吹课长叫了过去。
“哪里又死人了!?”
辻原问。
“我有说过是杀人事件吗?是盗窃案。”
“什么嘛,小偷小摸的……”
“你那个失望的表情是什么意思?”
伊吹课长对着辻原吼道。
“地址呢,我己经发给你们俩了。”
伊吹课长拿起手机,给柳夏树和辻原各发了一条讯息。
“骏河台……日进技术的仓库?”
柳夏树把手机上的消息读了出来。
“是啊,日进技术的仓库被盗了。涉案金额还不小。你们也知道经产省很重视这家企业吧。别搞砸了!”
经产省?那只是表面的说辞吧。
柳夏树在上次的演示活动结束后,上网调查了这家公司的口碑。
虽然所有媒体和公开讨论,只讲这家企业产品在民用领域的应用。
但网上的喷子的则完全是另一套说辞。
东欧地区的战事给这些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甚至有了无人机无敌轮的观点。
在这些人看来,日进技术的无人机完全可以转做军事用途。
成为不对称战力的杀手锏。
基于这种原因。他们的仓库被盗,柳夏树其实多少还有点幸灾乐祸。
而且,伊吹课长嘴上说别搞砸。实际上未必对这个案件有多重视。
这种新兴企业,显然还没和警视厅建立起“信赖”关系。
指望警视厅为他们竭尽全力破案,也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根据报警时的初步估算,这次案件的被害金额有数千万日元,主犯刑期有可能达到五年以上。
可警视厅负责盗窃案的搜查三课还在按兵不动。任由案件交给柳夏树和辻原春奈两个辖区刑警去处理。
这就看得出来,警界高层未必有多重视这家企业。
……
案发的骏河台这片地区算是和泉署辖区的最西边。根本没有什么工业设施。
这里其实算是文教气氛很浓的区域。附近大学林立。
一家新兴科技企业把仓库设立在这里多少有些突兀。
“当时我们创业的时候,租下了这栋建筑的一层。从研发到营业,甚至产品组装都在这里进行。公司融到资以后,就干脆把这栋楼买了下来。”
负责迎接柳夏树和辻原的是日进技术的一位主管,顶着部长的头衔,名叫本乡。
他和社长安部是大学时代的同学。是参与创业的元老员工。
在三人眼前的这栋建筑。从外观看怎么也不像是仓库。
按照本乡的说法,这栋楼的二层和三层,之前是一家补习班。
一楼是一家餐馆。
而现如今整栋建筑都归了日进技术所有。
内部结构己经完全改变。但外观因为建筑许可的原因,修旧如旧。
混杂在这片街区当中并不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