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王牌对王牌?不,是降维打击!

    二号会议室,坐在对面的几个德国人,神情严肃地像是来参加葬礼。


    为首的,是德国新能源部门总监,克劳斯。


    一个典型的德国精英,严谨,刻板,以及……毫不掩饰的傲慢。


    孟远推门而入,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歉意微笑,身后跟着抱资料的助理和技术总负责人李博士。


    他十指交叉,落座主位,面色平静,内心却冷笑一声。


    “一群被逼到墙角的饿狼,还非要摆出狮子的架子。”


    他知道,德国车商被美国老对手的电动车打得灰头土脸,急需一颗强大的“心脏”来驱动他们的下一代旗舰。


    而远新新能源,是他们唯一的、也是最后的选择。


    “孟先生,”克劳斯终于开口,德式口音的中文很标准,但语调里带着审视,


    “我们承认,贵公司的磷酸铁锂电池在中低端市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他话锋一转,镜片后的蓝眼睛里闪过一丝轻蔑。


    “但是,高镍三元,是完全不同的领域。这里是性能的王座,是顶尖玩家的牌桌。恕我直言,我们对‘远新811’的稳定性,依然存在疑虑。”


    来了。


    孟远朝身边的李博士递了个眼色。


    李博士深吸一口气,点开ppt,海量的数据和图表铺满了整个屏幕。


    “克劳斯先生,我们的中试线已经稳定运行超过了三个月,生产合格品一百余吨,完全达到了大规模量产的要求……”


    “数据我看了。”


    克劳斯突然打断了他,指着屏幕上一条不起眼的曲线,


    “这个循环500次后的热失控触发温度,比美国的样品低了1.7度。李博士,你怎么解释?”


    问题尖锐,直刺心脏!


    会议室的温度仿佛瞬间降了五度。


    远新这边的几个年轻工程师,额头已经见了汗。


    李博士的脸也涨红了,正要引经据典的辩驳,孟远却轻轻抬手,制止了他。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孟远身上。


    孟远没有看ppt,而是直视着克劳斯的身后,慢悠悠地开口:


    “克劳斯先生,我只问你一个问题。”


    “美国“电池,报价多少?”


    克劳斯愣住了。


    他没想到,孟远会直接把技术问题,拉到了谈判桌上。


    “这……是商业机密。”他下意识地回避。


    孟远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洞悉一切的玩味。


    “没关系,你不说,我也知道。”


    “他们不仅要你们的钱,还要你们的市场份额,甚至……还要你们的技术专利做交换,对吗?”


    “你!”克劳斯脸色一变,仿佛被踩中了尾巴。


    孟远身体微微前倾,气场全开,一字一句。


    “远新要的,只是一个公平的价格。我们不玩霸权,我们只做生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所有的德国人。


    “那1.7度的差异,在我们的Bms电池管理系统介入后,冗余是他们的一倍。这一点,你们的工程师应该心知肚明。”


    “最关键的是,”孟远靠回椅背,语气恢复了平淡,却投下了一枚真正的炸弹。


    “我们的成本,比他们低30%。”


    “现在,请告诉我,”孟远摊开手,如同最后的将军,


    “你是愿意为了那理论上的1.7度,付出30%的溢价和尊严,还是选择一个性能同样顶级、且愿意把你们当做伙伴的供应商?”


    整个会议室,死寂一片。


    克劳斯的喉结上下滚动,脸上的傲慢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震惊。


    他身边的副手,已经凑到他耳边,用德语飞快地低语:


    “总监,他说的是真的!成本,成本优势太大了!”


    孟远给了李博士一个信号。


    李博士心领神会,按下了最后一个播放键。


    屏幕上只出现了一个硕大无比的数字,后面跟着一连串,让所有汽车工程师都无法呼吸的单位和测试标准。


    那是“远新811”电池,最终循环寿命测试结果。


    ——远超美国电池的王牌数据。


    克劳斯看着那个数字,瞳孔猛地一缩。


    他终于明白,这不是一次平等的“技术交流”。


    这是来自东方的技术巨龙,对旧日霸主的一次……降维打击。


    半小时后。


    德国人脸上的表情,已经从审视,变成了恳求。


    克劳斯亲自为孟远倒上一杯咖啡,双手奉上,语气谦卑得像个学生。


    “孟总,关于那份数十亿欧元的采购订单,我认为……我们可以现在就敲定细节了。”


    孟远接过咖啡,轻轻吹去热气,眼角的余光瞥向窗外。


    他知道,撕开德国车商的这道口子,只是一个开始。


    一场席卷全球高端汽车市场的风暴,今夜,由他亲手掀起。


    当会议室的门在克劳斯一行人身后关上,之前那那股压抑气氛,才像被戳破的气球一样瞬间引爆。


    “赢了!孟总,咱们赢了!”


    李博士身后的几个年轻工程师再也压抑不住,激动地握紧了拳头,若非场合不对,几乎要欢呼出声。


    李博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扶了扶眼镜,看向孟远的眼神里,充满了佩服。


    技术上的胜利固然可贵,但像孟远这样,将技术、成本、商业、心理博弈融为一炉,打出雷霆一击的手段,才是真正的大师手笔。


    “李博士,后续的技术交接和合同细节,辛苦你了。”


    孟远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


    “记住,要用德国人的严谨,去定一份让他们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合同。”


    “明白!”李博士重重点头。


    从会议室回到顶层总裁办公室,孟远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城市的璀璨灯火。


    女秘书端来一杯热茶,轻声汇报:


    “孟总,德国车商那边的消息,估计半小时内就会传遍整个欧洲汽车圈。我们的股价……”


    “股价只是数字游戏。”孟远打断了她,目光深邃的看着街上的车水马龙。


    攻下德国车商,只是在欧洲大陆的旧秩序上,撕开了一道技术和成本的口子。


    要想拿下世界市场,这还远远不够。


    要让“远新”这个品牌,真正烙印在世界之巅,需要的不仅仅是企业的强大,更需要消费者客户端无可辩驳的顶级光环。


    他心中默默盘算着。


    德国人的务实,最终会向性能和利润屈服。


    但另一群人……那群骄傲的意大利人,他们卖的从来不只是车,而是一种信仰和荣耀。


    想让他们低头,得用另一套玩法。


    正思索间,办公室的门被“砰”的一声推开,打断了他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