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之玩家必须死忘川家的干饭王

第252章 风暴开始前的片刻宁静

陈然看着面前展开讨论的七人,这才欣慰一笑。

这才对嘛,一群技术玩家,就该这样才对。

七个人瞬间化身成了七台高速运转的规划机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唾沫横飞地讨论着布局、分工、资源、技术细节。

他们脸上因为激动而泛红,眼睛里燃烧着纯粹而狂热的创造欲。

陈然也没打扰他们,唤来皇庄的管事官吏,和他们交代几句后,就离开了此处。

回到北司,陈然又开始了日常办公。

他刚看了两份卷宗,沈炼就兴高采烈的来与他汇报,说是藏匿在京城的东瀛浪人,已全部捉拿归案。

沈炼说得详细,可陈然听得敷衍。因为他知道,这些浪人都是明月心以“合理”的方式送来的“交易品”。

“沈佥事辛苦了。人既已拿下,按律严加审讯便是。务必从他们口中撬出他们来京的真实目的。”

“是。”

此后一切事情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陈然终于放松了下来。

这段时间陈然还真没能好好休息一下,忙来忙去,就没有停下来过。

才过午后,陈然和肖运打了声招呼便回了府。

舒舒服服的泡了个澡,陈然披着宽松的常服从净室出来,带着一身松快和皂角的淡淡清香。穿过回廊时,就看见小满和风吹雪在院中蹲在角落的一颗树下。

两个丫头小小的身子几乎缩成一团,背对着回廊方向,正小心翼翼地用一根小木棍拨弄着树根处的泥土,似乎在挖一个小坑。风吹雪的脸上带着温和笑容,她半蹲在旁边,一手虚虚护着,防止小满动作太大栽倒,另一只手里还握着一封信,显然是准备用来填充坑洞的“宝物”。

“家主和我说过,把写给十年后自己的信埋在树底下,等十年后再挖出来看,会特别有意思!就像…就像收到了小时候的自己送的礼物一样!”小满的声音带着认真,她用小木棍仔细地刮平坑壁,“你写的什么?”

“我么?”风吹雪很坦诚的就说:“我希望以后的日子都能像现在这样。”

“你们在埋‘时光信’?”陈然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丝笑意。

两个丫头吓了一跳,同时回头。小满像只受惊的小兔子,差点跳起来,被风吹雪及时扶住。风吹雪脸上也掠过一丝赧然,似乎被家主撞见这有些孩子气的举动有些不好意思。

“家…家主!”小满脸蛋红扑扑的。

“嗯,”陈然踱步过去,在她们身边蹲了下来,他饶有兴致地看着那个小小的土坑和里面躺着的两封信。

“没想到上次早饭,随口和你说的一语,你竟记在了心上。”

小满嘿嘿一笑,好奇地问:“家主也写过吗?”

陈然看着坑中那两封承载着稚嫩与温柔期许的信,又抬眼看了看眼前枝繁叶茂的老树。

十年……世事变迁,这棵树或许会更粗壮,树下的人呢?

他身处漩涡中心,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十年后的光景,连他自己也难以预料。但此刻,树下两个女孩纯真的举动,竟意外地触动了他心底一丝久违的、对未来的平静期许。

“以前…倒是没有。”他顿了顿,目光温和地扫过两张仰起的小脸,嘴角勾起一个浅浅的弧度,“不过,今日既然撞见了,不妨也埋一封。”

“真的?”小满惊喜地叫出声。

风吹雪也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陈然没再多言,只是朝风吹雪伸出了手。风吹雪会意,连忙从袖中又取出一张空白的信笺递给他。

陈然接过,就着膝盖,手指修长而稳定地在纸上书写起来。他的字迹一如既往的沉稳有力。内容不长,他很快便折好了信,没有封口,只是简单地叠成一个方正的模样。

他没有解释信的内容,只是亲自将它放进了土坑里,紧挨着另外两封。

“家主写了什么?”小满忍不住探头探脑,好奇极了。

“秘密。”陈然轻轻拍了拍小满的头,眼神带着一丝难得的轻松,“和你们的一样,都是写给十年后的自己看的。”

或许,他只是想在那不可知的未来里,为今日此刻的自己,留下一份纯粹的念想。信上或许写着对海清河晏的期冀,对故人安好的祝愿,又或者,是一句:“十年内我必策马破大金国都,当浮一大白。”

“好了,”他站起身,示意小满,“把我们的‘时光’埋起来吧。”

小满立刻兴奋地拿起小木棍,和风吹雪一起,小心翼翼地将挖出的泥土重新填回坑中,还用手轻轻拍实。

陈然站在一旁静静看着,夕阳的金辉透过树叶缝隙洒落,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也温柔地笼罩着树下忙碌的两个小小身影和那个刚刚埋藏下“十年之约”的角落。

泥土盖住了信笺,小满仰起红扑扑的小脸,眼睛亮得像星星:“家主,十年后,我们一起来挖,好不好?”

陈然看着女孩眼中纯粹的期待,迎着温柔的夕照,轻轻颔首,声音低沉而温和:

“好。”

陈然这几日难得的清闲,他每日在北司点卯应卯,批阅些不甚紧要的公文,下值后便回府,有时逗逗小满和小鬼,有时去看看还在襁褓中咿咿呀呀的江小鱼和江无缺。也就到了晚上需要花点时间教导一下风吹雪。

府中这份烟火气让陈然紧绷的心弦彻底松弛下来。

他甚至开始习惯午后小憩片刻,或在庭院中闲步,目光偶尔掠过那棵老槐树下的角落,嘴角便会不自觉地浮起一丝笑意。

然而,京城的脉搏从不因个人的悠闲而真正放缓。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十来日之后,一股带着墨香与功名热望的浪潮席卷了整个帝都——三年一度的春闱大比,放榜了。

杏榜高悬,贡院门前早已被汹涌的人潮围得水泄不通。

喧嚣声、叹息声、狂喜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巨大的声浪,直冲云霄。

榜下人头攒动,每一双眼睛都死死盯着那张决定无数士子命运的杏黄绢纸,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名字,或亲朋故旧的消息。

“头名状元!张人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