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就剩下一个唐红筝

第一百八十五章 就剩下一个唐红筝

完整的过了一遍之后,饰演黄世仁的演员张海兴狠狠的松了一口气。+8`6*z?h_o′n¨g·.-c!o*m,

总算是结束了,有那么点感觉了。

顺手拍了拍江成安的肩膀:“边老师的眼光从来都是这么独到,你小子进步的真快。”每过一次,他们都能亲身感受到对方跟上一次的不同。

“之前组这个班子的时候,好多人来试了,都没有达到边老师的满意,怎么没见到你来呢?”

“我那会儿啊,我那会儿应该是在外面出任务,没在团里。”就算是在他那会也不可能往跟前凑啊。

边宁在团里是出了名的凶,谁不怕呀?

套上外面的棉衣和大衣 ,几个人腿脚发软筋疲力尽的出了招待所。

“都这个点了,不知道有没有饭?”有没有都得想办法填肚子。

缓口气之后就要去看场地了。

在下午正式开始之前,要先熟悉一下舞台,顺便的再帮忙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这是他们离开文工团之后再回来的第一场演出。

不管环境怎么样,都希望能顺利的完成,开一个好头。

刚刚出门就看见一直跟着边宁的那个叫于荣的女同志。

“边主任让我过来带你们去食堂吃饭。”

已经过了单位食堂吃饭的点了,这会去还能有吗?

这是几个人共同的想法。^1^5~1/t/x/t`.~c?o^m+

他们是想去国营饭店看看的。

如果能去食堂的话肯定不用去国营饭店了。

去国营饭店他们得掏粮票得掏钱。

去食堂,十有八九是报销的。

而且去饭店还得走好远的路,大院那边的食堂就很近。

于荣看出来他们在想什么。

带着他们先往那边走,边跟他们解释。

“是已经过了饭点了,边主任知道你们肯定是在排演忘记吃饭了。

所以她自个儿掏了粮票和钱,让食食堂帮忙加餐。”

“边老师真是好人呐!”

这人凶起来是真的凶,严厉起来也是真的严厉,但是大方起来是真的大方。

“她还在大院那边吗?”邓青宁问了一声,今天一直没看到人影,不会又开了大半天的会吧?

“吃完饭就去看场地了,那边需要仔细的检查。”

他们演出不是给这边地区的各个单位领导看的。

而是给群众看。

所以没有在室内,而是在离车站不远的一处广场上。

那个地方宽阔,可以容纳很多人。

也算是这边的中心位置,比较好找。:三+叶ˉ?3屋/¢ ·免?2<费¢阅;,读e¥?

舞台要搭建,就算是再怎么简陋台子还是要有的。

还有一些简单的场景,道具。

一个是增加观众的感官。

另外一个也能让演员迅速的进入角色。

所以别看是一些简单的道具,不可或缺。

这场表演足足两个小时,是需要消耗体力的。

所以边宁特别的大方,让食堂那边帮忙做了手擀面,浇头还是肉酱,量大管饱。

几个从早上天麻麻亮一睁眼就开始一遍一遍排练,连饭都没有去吃的人饱餐了一顿之后,感觉自己好像又活过来了。

吃完饭之后几个人跟冲锋似的跑去了澡堂子,洗了洗身上的汗臭味,然后快速的跑回了招待所。

妆还是要化一下的。

毕竟是要登台演出,除了服装要贴合角色本身,妆容也是必要的。

倒不需要多精致,尤其是的邓青宁的妆那再好画不过。

最麻烦的就是她那个头发。

原先长长的辫子被她给剪掉了。

这会也能编起来。

但是时日尚短,头发到底还是短了很多。

想要把头发接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起码现在边宁手底下没有这样的人。

只能把头发按照原来那样弄在后边里面裹了一些黑线,勉强弄成了一个辫子。

她的五官没有什么要化妆来微调的。肤色,这段时间在生产队里操劳的,蜡黄蜡黄的,倒是很符合老苦大众的形象。

麻烦一点的就是其他几个人的老年装。

都是年轻轻的人,要化成地主老头,地主婆,还有化成大爷大妈的。

就像杨志坤的杨白劳一样。

那是需要点功夫的。

邓青宁跟江成安这两个年轻人的角色妆容完成的还是挺快的。

弄完了之后,在外面等候别人的时间,总算是有机会说两句闲话了。

“走的仓促,老胡那边也不知道。

他要知道我来投奔你了,跟你还在一个台上演出,指不定怎么羡慕呢。”这不止在一个台上演出,演的角色还是跟邓青宁相好的。

胡辛铭要是知道了,怕不仅仅是羡慕,门牙都要酸掉了。

“现在不知道,迟早会知道的。

你又不是来临时救场的,这一场演完之后还得继续,回头我给他写信的时候,会告诉他的。”

江成安叹了一口气:“这下就把唐红筝一个人丢在那边了。”

胡辛铭好歹去了县里。

唐红筝还在公社呢,在那边当了音乐老师。

人跟人的境遇是真的,没办法一致的。

“我去公社坐车的时候,过去跟她说了一声。”

唐红筝脸上的惊讶直接压不住了。

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这么一个工作。

结果一转身,邓青宁重新背被她老师喊回去了,就连江成安也跟着沾了光,重新回到了那个舞台上。

所以,心里那一瞬间真的是特别的复杂。

所以,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什么理想,什么抱负,什么热情,什么觉悟都是假的。

有家世有背景才是真的。

下来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在体验过了农村的日子之后,大家抓住机会回城的劲头也同样的很积极。

没见哪个能放弃机会心甘情愿的继续留在农村。

口号喊的再怎么响有什么用?

其实也就那样,大家都一样。

她浑然忘了,当初她们一起进的文工团,边宁的戏当时有不少人跃跃欲试都没被看上。而她,当时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直接被对方的严苛给吓的劝退了。

邓青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如果,她能坚持的话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但是,不好说。

唐红筝不喜欢读书。

甚至因为参加了劳动,最开始看不到希望,连自己的专业都丢在一旁,不愿意继续练下去。

“她现在当音乐老师也算是专业对口了,有那个底子在,说不定能脱颖而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