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半路故障

第二百零七章 半路故障

三四月正是生机勃发的时候,花红柳绿,沉寂了一冬的世界彻底的苏醒,阳光回暖给这一年带来第一轮崭新的馈赠。*x·i?a,o·s+h/u,o.n_i!u\.`c~o.m\

车子稳稳当当的驶出了苏北的地界进入鲁省。

电影后期要怎么弄邓青宁不懂,她只负责演,其余那都是边宁的事情,不是其他人可以过问的。

她只知道他们的巡演任务还在继续。

虽然是自己在台上演了很多很多遍的内容,但是那种感觉又是之前从未有过的。

比在台上那不到两个时间更加的深刻,就像是,就像她就是喜儿,真的过了半生,真的跟亲人经历了生离死别。

这辈子她心里有很多重要的人,有在乎的人了,所以那种欢喜,绝望,悲愤,千帆过尽就更加的有代入感了。

上辈子她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她觉得没有才是应该的。

就算是有,就当初的那种性格也不合适,根本演绎不出来人物的内核。

录制结束之后,哪怕胡辛铭第一时间喊了她一声:“邓青宁!”

她也没能及时从喜儿这个身份中彻底的抽离出来。

不过好歹她清楚之前那是在演戏。

别说她是主演,就其他人也是很久才从当时那种状态中剥离。?k~s¨j/x¢s!.,c′o*m*

这种新奇的体验让几个主演一路上都没消停,坐在车里叽叽喳喳的议论个没完没了。

还好边宁也算是有先见之明,这回他们跟后勤那些人坐一辆车,不然真的好吵人。

到鲁省的第一站,停在了微山。

没能到县城,车子半道出了问题,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打算在半道搭帐篷露宿来着,遇到了当地的老乡,知道他们是从首都那边来搞慰问演出的,很热情的邀请他们去庄里落脚。

“不远,就前边那杨树林过去就到了。”

热情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因为稀奇。

首都那是什么地方啊,那是全国人民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有文化还是没文化都向往的圣地。

那是伟人们居住的地方。

用老话来说,那是天子脚下,人间圣地。

从那边来的人,看着还穿的是军装,像是当兵的又不太像。

也不好扒拉着人家乱打听。

倒是演出两个字当地人听懂了。

这会儿也不算太忙,难得遇到,不知道能不能在他们这边演一场,叫他们看看热闹见见世面。

“前边是我们村子叫小王庄,过去不远就是公社。你们车子要是弄不好可以去那边公社找个师傅来看看,咱公社有农机站,那边有修理师父,也怪厉害。?|看?e*书x屋¢a小?!说?网;? e)§更-?.新~&最£_\快,§”

虽然是维修农机的,拖拉机什么的,但是都是冒烟烧油带轱辘的,应该差别不大吧?

边宁没立刻答应下来,主要是他们人多。

贸然到人家村子里去过于叨扰当地社员。

喊了江成安:“你跟杨志坤跟他一起去他们庄子里看看,如果可以,看看能不能跟当地社员买一点物资,不行就问一下路往公社跑一趟,看看那边能不能采购。”先探探路,回头万一搞不定说不定还真的得往公社那边跑一趟。

他们这个车,边宁估计公社也不一定能整好。

现在就寄希望于千万不是什么大问题,师傅自己用现有的工具就能整好。

现在还在故障排查。

边宁不懂这个,就不指手画脚。

江成安应下来就跟杨志坤去跟对方交涉,还没开口,烟先发到位:“老哥哥,我们人多,到庄子里去太打扰了。老乡能不能带个路,我们去你们庄上看看,可能还想去公社那边看看。”

也不知道怎么说的,那看起来五十来岁皮肤被风霜侵蚀的黝黑的庄稼汉子虽然有些遗憾,但依旧带着他们高高兴兴的走了。

其余人开始在边上找合适的地方帮着厨子老郭搭灶台,在附近搜集柴火。

走的时候睢县那边送了不少当地的特产,煎饼,盐豆子,风干的咸肉,腊肠,粉条豆饼什么的,但是还得继续补给,这么多人,路上的吃喝得保证,不能断了顿。

火弄起来,先烧了一大锅开水,一个个都排队去打水,剩下的装进车上的暖水壶里回头路上的时候好用。

“郭师傅,今天咱们吃什么啊?”

一群女同志这瞅瞅那看看,企图在附近寻摸一点能吃的野菜啥的,可惜啊,除了一眼看不到头的麦地,田坎上光溜溜的什么都没有。

当地人真的好勤快啊,收拾的真干净。

不干净也没用,麦地里还有没干净的荠菜什么的,这会儿已经开花了。

这边就是这样,一开春接连几个太阳下来温度一下就上来了。

就比如现在,即将到清明了,大晌午这个太阳火辣辣的,晒的人脑子都是懵懵的。

“车上还有之前那些同志送的冬白菜,天气大了放不住了,得赶紧吃了,咱们今天切点咸肉,吃白菜炖粉条。”

邓青宁爬去车厢里在自己行李里翻了半天,翻了一大包 蜜三刀出来分给一起的伙伴。

“来来来,润润口,人人有份。”

人多,一人分到一颗就差不多结束了。

但是能分到一颗也行。

这玩意足够甜,吃进嘴里感觉脑子里都跟着甜了,再灌上两口水进去均衡一下正合适。

“甜,这玩意感觉比直接吃糖还甜。邓青宁,我们这算不算是提前吃到你跟胡副部长的喜糖了。”

前段时间拍戏,胡辛铭时不时就要来跟进,所以两个人相处的时间还是挺多的,没少被一起的人开玩笑。

邓青宁觉得自己现在已经修炼到家了,皮厚肉糙的了。

面不红心不跳的点头:“你们觉得是那就是啊!”等以后,算了以后是多久之后呢?

就他们现在的情况一年半载的大概是别想结婚这个事情。

真的等到那天,他们现在这群人又在哪呢?

尝了一点甜,剩下的人都七手八脚的去给郭师父去搭下手了。

主要也没别的事情要做。

男同志拿着盆子去附近找水,女同志就去处理白菜或者继续在附近扒拉能烧火的秸秆。

边宁喊了邓青宁:“你们之前是将红灯记全部排完的吧?”

突然来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邓青宁也摸不清楚她突然问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

下意识的点头:“是啊!”不是还去军区演出了,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怎么还单独拎出来问一下呢?”

“之前排练的台本你还有没有?”

邓青宁大概能猜到她想干什么了。

“有,我带着呢,我去给您拿。”

边宁这是忙习惯了,一闲下来就浑身不自在想找点事情继续忙了。

红灯记算得上是邓青宁的成名作,倾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哪怕离开了文工团她是走哪带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