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和沈慧娟谈话
区委组织部的小会议室,窗明几净。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整齐的光栅。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纸张特有的气息。沈慧娟端坐在会议桌一侧,面前放着一杯刚沏好的绿茶,碧绿的叶片在杯中缓缓舒展。她习惯性地将笔记本摊开,笔尖轻触纸面,准备记录。对面,秦风端着一杯同样的茶,目光平静地落在她脸上,带着一种不同于往常的、难以言喻的深意。
“慧娟同志,这段时间辛苦了。”秦风的声音温和,打破了短暂的沉默,“深改试验区启动以来,组织工作压力巨大,‘能上能下’机制改革、干部能力重塑、洼地学校师资强化……桩桩件件都是硬骨头。你扛住了,也干得很漂亮。”
沈慧娟微微欠身,声音沉稳:“书记过奖了。都是分内工作,有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同志们支持,才能推进下去。”
秦风点点头,端起茶杯,却没有喝,目光落在杯中沉浮的茶叶上,仿佛在斟酌词句。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风声和沈慧娟笔尖在纸上无意识划过的细微沙沙声。
“慧娟啊,”秦风的声音低沉了些,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我们搭档也有几年了。从长河镇到区里,你一直是我最信任、最得力的组织部长。原则性强,工作细致,思路清晰,尤其在干部队伍建设、制度设计上,有独到的见解和韧劲。云峡能有今天这套相对完善的干部选育管用机制,你功不可没。”
沈慧娟抬起头,迎上秦风的目光。那目光里有真诚的赞赏,但似乎……还藏着一丝更深的东西。她敏锐地捕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
“书记,您言重了。”她保持着平静,“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云峡的干部队伍能有今天的精气神,是区委定方向、给支持,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秦风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深邃而郑重:
“正因为如此,我才想听听你……最真实的想法。”
他顿了顿,声音放得更缓,却字字清晰:
“云峡深改试验区,已经趟出了一条路,框架搭起来了,方向明确了。接下来的巩固深化期,需要的是精耕细作,是制度的持续完善和干部的稳定成长。”
他的目光紧紧锁住沈慧娟的眼睛,仿佛要穿透表象,直达内心:
“你对自己的工作,对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想法? 是希望继续留在云峡,深耕组织工作,把这套机制打磨得更成熟、更有生命力?还是……想换个环境,去更广阔的平台上,发挥你的专业所长?”
沈慧娟的心猛地一跳!
秦风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她心中激起千层浪!她不是没有想过未来,但从未想过秦风会以如此直接、又如此含蓄的方式询问她的意愿!
“继续留在云峡”?“换个环境”?
这看似简单的选择背后,蕴含的信息量巨大!
秦风作为区委书记,在深改攻坚的关键时期,突然询问一位核心常委的去留意向……这绝非寻常!联想到近期机关里那些若有若无的议论,联想到秦风最近对班子结构、制度建设的格外关注……一个清晰的、却又令人难以置信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沈慧娟的脑海!
他要走了!
这个念头带来的冲击,让沈慧娟瞬间有些失神。她下意识地端起茶杯,想借喝茶掩饰内心的波澜,却发现指尖有些微凉。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多年的组织工作历练,让她养成了在关键时刻保持理性分析的习惯。
秦风的问题,表面是询问她的意愿,实则……是在为云峡的未来布局!在为她的未来铺路!
留在云峡?意味着她将继续作为组织部长,在陈立书记(她已猜到可能的接任者)领导下,巩固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确保深改航船不偏航。这是责任,也是挑战。
换个环境?去市里?甚至省里?以她的资历和能力,尤其是云峡深改的宝贵经验,完全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这是机遇,也是未知。
她的目光落在面前的笔记本上,那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云峡干部队伍的现状、问题、规划……每一个名字,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她想起红旗路小学那位轮岗去的特级教师王老师,想起“洼地学校”师资强化行动中那些年轻教师充满希望的眼神,想起“能上能下”机制触动时那些老同志的失落与新生……云峡的干部生态,是她一手参与构建、精心呵护的“苗圃”。
她抬起头,看向秦风。他的眼神平静而深邃,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睿智和无声的期许。那眼神告诉她,无论她选择什么,他都会理解,也会支持。
“书记,”沈慧娟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却多了一份不易察觉的复杂情感,“感谢您的信任和坦诚。”
她放下茶杯,双手交叠放在笔记本上,目光坦诚而坚定:
“在云峡工作的这些年,尤其是深改试验区启动以来,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充实、也最具挑战性的阶段。看着我们亲手构建的干部制度从蓝图变成现实,看着干部队伍在改革中淬炼成长,看着洼地学校因为师资流动而焕发生机……这种成就感,难以言表。”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留恋:
“云峡的干部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深化、需要完善的地方。‘能上能下’的常态化机制、干部能力精准画像与靶向提升、年轻干部墩苗培养的长效路径……这些课题,都值得深入探索和实践。留在这里,我能继续为这片倾注了心血的土地贡献力量。”
她的目光望向窗外,仿佛看到了更远的天空:
“但是,”她话锋一转,声音带着理性的光芒,“组织工作也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站位。如果能有机会到市里甚至省里工作,接触更宏观的政策制定、更复杂的干部管理问题,学习更先进的经验,对我个人能力的提升、对今后服务更广大的干部群体,无疑是有益的。”
她重新看向秦风,眼神清澈而坦诚:
“所以,书记,我个人的想法是:服从组织安排,听从组织召唤。”
“如果组织认为云峡深改试验区还需要我,需要我继续在这里深耕细作,完善制度,稳定队伍,我责无旁贷,定当全力以赴!”
“如果组织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我去新的岗位历练、开拓视野、服务更广大的平台,我也欣然接受,并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
她微微停顿,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无论在哪里,我都会铭记在云峡的这段经历,铭记您的教导和信任。云峡深改的探索,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说完,她安静地看着秦风,等待着他的回应。
秦风静静地听着,目光始终落在沈慧娟的脸上。她的回答,理性、克制、顾全大局,带着组织干部特有的原则性和对事业的忠诚,也流露出对云峡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这正是他熟悉的沈慧娟。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叶,抿了一口。茶水温热,带着一丝微苦后的回甘。
“慧娟同志,”秦风放下茶杯,声音温和而有力,“你的想法,我明白了。也谢谢你这份坦诚和对云峡的深厚感情。”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区委大院那片熟悉的景色,阳光在树梢跳跃。
“云峡深改走到今天,靠的是制度,更是人。是像你这样的干部,默默耕耘,甘当基石。”他转过身,目光深邃,“无论你未来在哪个岗位,我相信,你都会是组织工作战线上一颗闪亮的星。”
沈慧娟站起身,用力握住秦风的手。那只手温暖而有力,传递着一种无声的信任和告别。
“谢谢书记!我会的!”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但眼神依旧坚定。
秦风松开手,拿起桌上的笔记本和茶杯,走向门口。走到门口时,他停住脚步,没有回头,声音低沉而清晰:
“茶凉了,再续一杯热的吧。后面的路,还长。”
说完,他推开门,身影消失在走廊的光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