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余莺儿没注意到小厦子亮晶晶的眼眸,她拍了下脑袋,对了,太医,她说她感觉像是忘了什么似的。

“我差点忘了,温实初,想个办法将人给赶出宫去,但又别真的不能回来了,照现在的剧情,万一以后时疫还会发生,咱们还要靠温实初救命呢!”

那个时候就别管温实初是谁的人了,小命最重要。

余莺儿说的颠三倒四,但是也知道一些剧情的小厦子马上就明白了。

“我懂我懂。”小厦子回头看了眼门口,想了想,马上有了主意,压低声音道:“其实这个简单,之前我在台阶上洒油让温实初摔断腿,本来就应该休息两三个月的。”

伤筋动骨一百天嘛,我懂!

余莺儿点头,身子前倾,用气音道:“然后呢?”

小厦子被自家闺女可爱到,轻笑,“然后还能怎么样,他不放心他的心上人,腿还没长好就回来,找个机会让他旧伤复发就行了,之前没养好,这次严重点应该没人怀疑。”

对亲爹,余莺儿是一百二十个放心。

眼看时间真的不早了,两人也不好再找理由留下了,等茴香送走小厦子一行人回来后,就见自家小主蔫蔫的趴在软枕上,就连放在手边的话本也不看了。

茴香:“小主,可是厦公公说了什么为难的事?”

她把最近的事在心里过了一遍,也没想到有什么事值得自家小主这么一副表情。

余莺儿摆摆手,随口敷衍道:“晌午没歇,累了,我躺会儿。”

新来的人也不想见了,不等茴香问,余莺儿就直接道:“那些人等我晚点再见吧。”

余莺儿说是要睡,实际上也没睡,躺在被窝里翻了半本话本,起来后用了一顿还未份例减半的晚膳,就重新高兴起来了。

一边喝着消食茶一边兴致勃勃的招呼茴香,“先把玳瑁喊来,本小主见见她。”

玳瑁就是小福子的老乡。

余莺儿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天下第一好主子,担心玳瑁紧张,特意让人把小福子也叫了进来,于是玳瑁跟在茴香身后一进门,就先瞧见了站在最靠近门口的小福子,脚步一顿。

“起来吧,都是自己人。”

人一站好,余莺儿就道:“抬起头来,我瞧瞧长什么模样。”

语气淡淡,除了好奇并没有其他奇奇怪怪的情绪,玳瑁好歹也是伺候过先帝的嫔妃的,不至于为一个贵人就紧张。

她垂着眼眸,缓缓将头抬起来。

平平无奇的一张圆脸,瞧着就伙食不错。

余莺儿觉得这张脸放在她那个世界,绝对受婆婆妈妈们的喜欢,一看就是那种有福气的脸,倒是和小福子的名字配得很。

余莺儿胡思乱想着,一时间忘了正事。

好在在场的几人里除了玳瑁,其他人都了解自家小主,不用人管,一会儿自己就回神了。

趁着这个功夫,茴香和花穗都好奇的看向以后要一起共事的玳瑁。

片刻后,茴香佩服的点点头。

若是她站在玳瑁这个位置上,第一次见小主,却迟迟等不到小主说话,她不会这么淡定。

余莺儿回神后,看到玳瑁神色的第一想法也是这个,眨眨眼,轻笑一声,夸道:“是个好的。”

“奴婢当不得小主夸赞。”

余莺儿:“那你就努力当得好了。”

玳瑁:……

余莺儿恶趣味的看着因为自己这一句话神色复杂起来的玳瑁,轻笑一声,想起什么似的,睨了眼一旁透明人似的小福子。

只见他垂着头,看都没看玳瑁一眼。

倒是足够信任他这个一起搭伴的老乡。

不过至少这个态度让她很满意,余莺儿笑着说道:“贵人原本是不该有掌事姑姑的,你虽然是皇上发话来的我这儿,但明面上却不能太嚣张了。”

“所以就先委屈你在我这儿当个大宫女,私下里我给你补上掌事的份例。”

玳瑁没想到余莺儿这么客气,怔了一下,反应过来连忙道:“小主不必如此……”

“好了,名头上已经委屈你了,实际到手的东西总要给够你了,大家都不容易,不过我要的是什么,你是聪明人,知道的吧?”

玳瑁二话不说就跪地磕头,“奴婢定对小主忠心耿耿。”

“嗯。”余莺儿说话半点不客气,“我不关心底下人说了什么,只看他们做了什么,起来吧,别动不动就下跪,我以为小福子应该和你说过,我很好服侍的。”

玳瑁急忙小声道:“小主,不该说的话他不会乱说的。”

“不够。”

余莺儿慢悠悠的打断,“我要的是,没我发话之前,话就是全部烂在肚子里也不能往外吐口一个字,不管是和谁。”

话音刚落,四人全部跪下。

余莺儿脸上的笑意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的,她面无表情的看着几个头顶。

分寸?该说的不该说的?

对于聪明人来说,哪有什么该说的不该说的,随口一句都能分析出一堆情报。

她虽然没经验,但也是看过潜伏的好吗?

正好趁着进人的机会警告一番。

还是那句话,余莺儿不信他们的保证,只看他们以后如何做,闻言,等几人异口同声请罪之后缓声道:“行,本小主就看你们怎么做了。”

随后就让人都起来了。

“这是我身边的茴香和花穗,都是跟在我身边的老人了,你有不清楚的就问她们,至于小福子,你们本来就是老相识了,我就不介绍了。”

“只一点。”

玳瑁和小福子同时身子一紧。

“人多眼杂,我这儿虽不比御前,但盯着我的人,想要送我去死的人也不少,注意分寸。”

玳瑁知道自家小主这是误会了自己和小福子的关系。

毕竟他们当初确实说好了一起在宫里搭伴过日子的,但那只是无奈之举,和太监宫女结对食还不一样。

想了想,玳瑁没解释,垂着头应了一声“是”。

小主说的是,说的天花乱坠又如何,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了。

见玳瑁没说话,小福子终于将目光看向她,这是自玳瑁进屋后看向她的第一眼,低头,紧随其后应道。

剩下的人,余莺儿当然不会像玳瑁这么用心了,不过见到小厦子特意提过的兰溪时,还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最让余莺儿没想到的是,兰溪竟然会些简单的药理,做的一手好药膳。

果然,能被皇上看重的人就没一个简单的。

小厦子选人没有一个是白选的,真实情况比他告诉皇上的还要多,另一个叫兰心的丫鬟是个力气大的,嗯,吃的也多。

余莺儿当机立断,兰溪一等宫女,兰心和不得不退下来的茴香、花穗都是二等,不过余莺儿私下都给补了一等的份例。

最后一个小太监据说是有些拳脚功夫。

余莺儿一听,就知道她爹这是按照小允子的标配给自己找的。

身边的人手配齐了,余莺儿对自己以后怀孕生子的信心更多了。

夜深人静,摸着自己的小腹,接下来就等好消息了。

皇上是来了圆明园的第二晚召甄嬛侍寝的,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后宫热闹极了。

清凉殿。

华妃看着半个月的侍寝册子,脸色越来越难看。

不看册子不知道,半个月里,初一去了皇后处,皇上单独宿在九州清晏四日,剩下的十日里,沈眉庄一日,余莺儿两日,她自己竟然也才三日。

而甄嬛那个狐媚子整整四日,比她还要多。

也是皇上总来清凉殿陪华妃用午膳,所以华妃才没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个情况。

她重重的合上册子,一把甩到桌子上,“那狐媚子有什么好的?”

明明是质问,但语气里的委屈藏也藏不住。

恰好小宫女送来点心,华妃睨了一眼,不满道:“大热天的吃点心不腻吗?冰过的寒瓜呢?”

颂芝朝一脸为难的小宫女摆摆手,解释道:“娘娘忘了,沈贵人提倡份例减半,御膳房的拿着鸡毛当令箭,寒瓜和点心都缩减了供应。”

顿了顿,“奴婢听说皇后处也是这样,还传出话来,夸赞了沈贵人节俭。”

“节俭?!”华妃冷笑,“本宫看是小家子气。”

华妃低头扫了眼桌子上普通的点心,蹙眉,伸出去的手陡然收了回来,冷哼一声,“不吃了不吃了,去,告诉御膳房的,本宫要吃蟹粉酥。”

颂芝苦笑,“娘娘,御膳房的人说蟹粉酥做工麻烦,太过奢侈,轻易不给做的。”

华妃想也不想的吼道:“给他们银子!”

“哼,一口一个沈贵人说,告诉他们,别忘了后宫是谁当家,皇上只把这些小事交给了她,真正的大头可在本宫手里呢,让他们别拜错了码头。”

颂芝夸道:“那他们自然是不敢的,不过是沈贵人一板一眼的,他们若是不按规矩来,沈贵人找着错处就罚他们,提起来哪个不是怨声载道的。”

闻言,华妃撇嘴。

“早就猜到了不是,她看着吧,以为自己出了个什么好主意呢,也不想想,先帝爷时就有的规矩,难道这么多年来就没人发现这当中存在浪费的情况吗?”

“旁人谁也不提,非她要逞这个能。”

华妃的声音忽然一顿,随即笑了出声,“本宫可算知道曹氏为何当日要拦着本宫了,对,就是要人都恨着她,让她亲眼看着自己是如何走到众叛亲离的那一步的。”

华妃摸了摸鬓间,意有所指道:“都是可怜见的呢,旁人本宫心疼也没法子,但咱们宫里的人,本宫还是能补贴一二的。”

颂芝立刻明白。

余莺儿一直命人盯着华妃,知道了华妃宫里的动作以后,立刻让玳瑁拿了银子。

她不像华妃那么家大业大直接补贴银子,只是让人去御膳房买了绿豆,给她住处当差的人一日加了两碗绿豆汤。

能让小厦子放心将人给送来的果然不能小觑,玳瑁每日都让人多熬一锅,借口每日剩下的,全部分给了附近当差的或者是来回跑腿的。

翌日。

桃花坞。

皇后先是夸了一番敬嫔和沈眉庄这些日子做得好,当然重点是夸沈眉庄,敬嫔不过是个捎带脚的。

夸完了沈眉庄节俭,话音一转,眼神落在华妃脸上,“华妃,本宫听说你昨日给宫里当差的宫人发了银子。”

华妃本就是做给外人看,准备打沈眉庄脸的,昨日的动静自然是闹的要多大有多大。

此刻也不意外皇后提起,冷笑一声,瞥了沈眉庄一眼,“怎么,皇后娘娘,臣妾用臣妾自己的银子给宫人些补贴,皇后娘娘也要管?”

说完紧跟着讥笑一声,“臣妾不缺这点银子,皇后娘娘若是觉得过意不去,那就自己拿银子也照臣妾似的来一遭就是了。”

言外之意,让我改是不可能的。

皇后也没指望华妃改,就是提出来让沈眉庄听的。

看看,你满宫里提倡节俭,本宫这个皇后也配合了,但华妃却故意打你的脸,脸疼吗?

皇后明面上是看向华妃,余光却扫向沈眉庄。

见她脸色铁青,眼中的笑意一闪而过,面上却是无奈的叹了口气,“也罢,既然你打定了主意,本宫也不好说什么了。”

果不其然,她这话刚说完,华妃就一脸得意的扫了眼众人,丝毫没想到皇上会怎么想。

沈眉庄受不了华妃这个类似挑衅的眼神,冷声道:“嫔妾们比不上华妃娘娘家大业大,手中银子多,年家果然是富裕啊,娘娘进宫这么久了还能拿出这么多银子来。”

一语双关。

若你承认,问题来了,年家这么多银子有没有贪污?

你不承认,那你手里的银子哪里来的?你掌管宫务这么久,是不是从里面捞银子?

华妃听出了沈眉庄语气里的讥讽,但并未多想,只以为她是在嫉妒。

她哥哥有本事,年家有本事,给她送进宫的银子多是她们羡慕也得不到的。

众人听着华妃近乎作死的发言,谁也没说话,皇后笑的一脸和善,满意的扫了眼沈眉庄,但在看到这几日请安时都不怎么说话的甄嬛,眉头微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