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祁长安仰起小脸,看看皇祖母,又看看那只荷包。
她虽然小,却不傻。
她知道,皇祖母的神情不对。
孙姑姑的反应也不对。
这个荷包,很重要。
皇太后见她不动,伸手抚了抚她的发顶,语气愈发轻柔。
“这荷包,祖母先留下。”
“待晚些时候,寻人给你补好了,再差人送去永寿宫。”
她笑得和蔼可亲,眼底却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冷凝。
那是一种祁长安从未见过的,令人心悸的平静。
祁长安小小的身子轻轻一颤。
一股莫名的惧意,从心底窜了上来。
她想问。
想问凌姐姐的荷包到底有什么要紧。
可皇祖母的脸,明明在笑,却比方才发怒时更让她害怕。
话到了嘴边,又被她生生咽了回去。
“是。”
她小声应着,乖巧地起身:“孙女告退。”
抱着怀里同样安静下来的岁岁,她小心翼翼地退出了大殿。
半个时辰后。
慈宁宫内,死一般寂静。
香炉里的檀香早已燃尽,冷灰堆积,一丝烟也无。
皇太后端坐主位,摩挲着那只半旧的荷包。
殿下,一个半夹白发的绣娘垂首跪着。
杜儿。
宫里当了三十年差的老绣娘。
她大气也不敢喘一声,额头冷汗涔涔,洇湿了身前的金砖。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杜儿以为自己会就这么跪晕过去,皇太后终于开了口。
“罢了。”
声音平平,听不出喜怒。
“你先下去罢。”
杜儿闻言,如蒙大赦,重重磕了个头:“是,奴婢告退。”
她手脚发软地爬起来,躬着身子,一步一步挪出了大殿。
直到双脚踏出殿门,被午后的日光一照,她才猛地舒出一口浊气,腿一软,险些瘫倒在地。
好久了。
好久没见过皇太后这般威仪。
上一次是先皇病重,太后娘娘代为协理朝政那会儿,满朝文武,谁见了她不是这般战战兢兢!
可……
杜儿抚着心口,脑子里乱成一团麻。
那明明是她给刚出世的小殿下做的襁褓一角,怎会被制成了一个荷包?
那襁褓不是毁在避暑山庄里了吗?
怎么又回来了?
她看得真切,那针脚,是她独有的手艺。
她亲手做的东西,化成灰都认得!
里头还藏着小殿下的名儿!
那是先皇亲自取的。
若是皇子,便为“照宸”。
若是公主,便为“照月”。
为此,她还特地取了巧,将一个“宸”字和一个“月”字,分别融入了那凤凰绣像之中。
可……
杜儿猛地想起方才太后让她辨认时,荷包上的字。
那个绣在角落处,与她针法截然不同的“曦”字……
她百思不得其解,可是在这深宫里头,最好的方式便是不听不问不想!
慈宁宫内,针落可闻。
孙姑姑和彩霞跪在冰冷的地砖上,头埋得低低的。
主位上,皇太后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中已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你方才说,什么法子?”
孙姑姑身子一僵,猛地抬起头,撞上那片寒潭。
……
沈府,暖炉熏香,一室安宁。
沈老夫人指了指桌上精致的食盒。
“你将这些都送去给子安。”
“这些都是他最吃的,上头这个,是我前些日子特意去白马寺为他求的平安符,也一并劳烦你带给他。”
老夫人声音温和,眼中满是慈爱。
凌曦敛眸,温顺地点了点头:“放心,我省得了。”
惊蛰上前, 拎过食盒,跟着凌曦转身离开。
长廊寂寂,抄手游廊下光影斑驳。
才走到一半,便见一旁的几个洒扫下人聚在一处,头碰着头,压着嗓子小声说着什么。
只要有人的地方,便有八卦。
凌曦本没在意。
可风中偏偏飘来三个字——表小姐。
她脚步一顿,向身侧的惊蛰递去一个眼神。
惊蛰心领神会。
她将食盒递给了官青,朝着那些下人走了过去。
凌曦脚步未停出了沈府上了马车。
没过一会儿,惊蛰便回来了。
她脸色微微变白,压低声音。
“回主子,前几日是表小姐的生祭,翠儿前去祭拜,发现……发现表小姐的坟被人挖了!沈老夫人报了京兆府!”
啊?
凌曦皱眉。
不是吧?
席秋娘的坟?
刨它做什么?
凌曦有点想不通。
席秋娘那点家当,早就被典当换了银子,花得一干二净。
随葬的……不过是些生前穿旧的衣物,几支笔,还有她父母留下的几件念想。
沈老夫人还添了些簪环。
连块碎银子都没有,图什么?
凌曦看向惊蛰:“可是丢了什么东西?”
惊蛰摇头:“没听说。”
“就是、就是那坟土,像是被人整个挖开,又给填回去了!”
“京兆府的人去了,棺里的陪葬、尸骨都好好的。”
“没想到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还有这种腌臜事,着实荒谬……”
凌曦心头却是一沉。
她没觉着荒谬。
反而,觉得有些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