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踏上扬名立万之路

    虽说今日能对出对子的人不多,但吟诗楼内的人却不少。


    因每天考题的“魁首”,在一个月之内能免考入楼。


    而且对吟诗楼有贡献的人,是能终身免考入楼的。


    叶初棠作为唯一的女子,又被先生亲自迎进楼,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她身上。


    “这位就是抢了叶二小姐第一才女之名,安平郡主第一美人之名的叶大小姐?”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世上竟有如此女子?”


    “好想知道叶姑娘的下联是什么。”


    “一会就知道了,能亲眼看到她题字,才是荣幸。”


    “我倒是觉得传言不一定为真……”


    这话一出,身穿玄色锦衣的男子就被群起而攻之。


    “徐公子,承认女子比男子优秀,不丢脸。”


    “就是因为有了你这种人,别人才会说‘文人相轻’!”


    “徐兄是想替叶二小姐出气吧?真是输不起。”


    这话触了徐康的逆鳞。


    “休要胡言!辱女子名声,不配为读书人!”


    叶初棠轻笑出声,“徐公子不明真相地质疑我,就配为读书人?”


    徐康被讥讽得脸一阵青一阵白。


    “叶小姐不过是作了三首诗,写了三幅字,就被说成京城第一才女,我的质疑有问题吗?”


    “如果徐公子能在一刻钟之内作出三首诗,写出一首不同字体的诗,就没问题。”


    这话犹如响亮的巴掌拍在徐康的脸上,让他难堪至极。


    叶初棠又道:“我给徐公子出一个对子吧,你若能对出来,我将第一才女的称号,还给你。”


    徐康哪能听不出话里的羞辱之意。


    却答应下来,“行!”


    他读书二十载,五年前就是举人了,不可能对不上乡野村妇出的对子!


    “若徐公子对不出呢?”


    “如果对不出,我就向叶大小姐磕头认错!”


    “行。”


    两人的打赌,吸引了不少楼上的人。


    有人立在栏杆处看,有人直接下楼凑热闹。


    这时,吟诗楼的先生拿了条幅、粗毛笔和一桶墨汁过来。


    一楼的小厮已经告知他刚才发生了何事。


    所以,他还拿来了普通的笔墨纸砚。


    将东西摆好后,他笑着道:“听闻叶姑娘要出上联,请。”


    说完,他亲自磨墨。


    叶初棠也没客气,写下上联: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


    【注:出自李清照】


    她刚落笔,先生就说道:“好,这上联出得好!不知叶姑娘为何会想到这样一个上联?”


    叶初棠信口胡诌,“之前在乡下的时候,刚巧见过这样一位寡嫂。”


    “原来如此。”


    先生将上联递给徐康,“徐公子,以你的文采,一盏茶就能对出来吧?”


    徐康在听到先生夸赞叶初棠时,就心生不妙。


    当他看清上联是什么后,眼前一黑。


    别说给他一炷香,就是给他一个月,也不见得能对出来!


    他身旁的人看到后,摇头,“这对子,难对啊!”


    “整个京城,乃至北辰国,怕是只有宋公子能对出来。”


    “叶大小姐,你介不介意我将上联抄下来?”


    叶初棠无视脸色难看的徐康,笑着点头,“当然不介意。”


    她刚说完,徐康就将写着上联的纸拍在了桌上。


    “这个对子,压根就对不出下联!”


    先生看着输不起的徐康,摇了摇头,“有辱斯文。”


    有人附和,“就是,对不出就认输,反悔不认才是真丢人。”


    徐康气得胸口起伏,咬紧了后槽牙。


    他堂堂七尺男儿,岂能给一个女子下跪!


    “叶大小姐,你来告诉大家,我有没有说错。”


    叶初棠看着逼问她的徐康,轻笑出声。


    “孬种,别说叶安灵了,街上的母狗都不可能看上你。”


    说完,她再次拿起笔,一连写下了三个下联。


    其中一个是她自己对的,另外两个是网上看到的。


    她将墨迹未干的纸砸在徐康脸上。


    徐康看过之后,手抖成了筛子,纸张都差点被扯破。


    叶初棠挑眉,“现在,服了吗?”


    话音落下的一瞬,她站起身,朝徐康的双膝各踢了一脚。


    “咚咚!”


    徐康重重跪地,惨叫两声,疼得脸色惨白。


    他拿不住手里的纸,纸飘落在地。


    无数脑袋伸过来,盯着纸上的下联。


    还没看清写的什么,就被吟诗楼的先生收走。


    “各位可以先试着写下联,若是没人对得上,老夫再公开叶姑娘写的下联。”


    说完,他看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的徐康,眼神冷了下来。


    “徐公子,吟诗楼以后不欢迎你,请吧。”


    这话相当于断了徐康的文人路。


    他大惊失色。


    “你不能这么对我!”


    “我能,吟诗楼容不下德行有亏之人。”


    于是,徐康成了第一个被扔出吟诗楼的读书人。


    叶初棠看完好戏,让先生身旁的书童清走桌上的杂物,展开条幅。


    她拿起手腕粗的毛笔,沾了桶里的墨汁,写下之前对出的下联。


    笔走龙蛇,一行行书落于条幅之上。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好字!”


    掌声响起之时,叶初棠落款自己的名字。


    先生让书童将条幅拿去五楼,悬挂于楼外。


    然后对叶初棠道:“叶小姐,不知老夫能否向你讨要一幅墨宝,用不同的字写下刚才的对子,悬挂于三楼之上?”


    “如果是放在最好的位置,我就没问题。”


    “这是自然。”


    先生拿出吟诗楼最好的蚕丝纸。


    叶初棠写下对子后,饭菜也送上桌了。


    她在大家的赞赏声中用完午膳。


    然后拾阶而上,踏上了扬名立万之路。


    无解的残局,破了。


    写实的木炭素描,画了。


    双面刺绣,炫了。


    诗词写了无数,书法留了不少。


    提点学子,见解独到;点评古诗,妙语连珠;天文地理,无一不精。


    当她从吟诗楼离开时,已经拿到了终身免考的资格。


    也成了文人学子口中和第一公子宋景宁比肩的传奇人物。


    叶初棠对今日的成果十分满意。


    她打算找个无人的地方乔装一下,去各酒楼订一些做好的美味佳肴囤起来。


    结果她刚走到巷子口,一个麻袋就迎面罩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