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宋景宁的身世

    宋明玉故意提到了叶初棠早夭的亲哥。


    “若叶姑娘的哥哥还活着,一定和你一样,惊才绝艳,名满天下。”


    这话让叶初棠觉得宋明玉有些奇怪。


    他提原主母亲,她不意外。


    毕竟从王孙贵胄,到平头百姓,无人不识唐婉宁。


    很多人都和她提过原主母亲。


    可提原主哥哥的,只有宋明玉一个。


    从叶安灵成婚到今日,已经过去三天。


    除了她向祁宴舟提过一次孪生哥哥,没有别人向她提。


    她压下疑惑,语气平淡地说道:“时也,命也。”


    宋明玉并不知道叶初棠已经怀疑他的企图。


    他不敢表现得太明显,又向叶初棠说起了唐婉宁以前做的那些善事。


    叶初棠看着一脸伤感的宋明玉,出言安慰。


    “有的人活着,却早就死了;有的人死了,却一直活着。”


    宋明玉诧异地看着叶初棠,“没想到叶姑娘小小年纪,竟然会有如此深的感悟。”


    说完,他提起了叶安灵婚礼那天发生的事。


    “叶姑娘将尘封十多年的真相公之于众,帮你母亲和哥哥报了仇,他们泉下有知,肯定很欣慰。”


    “这是我该做的。”


    宋明玉端起茶杯,喝了口半温的茶水。


    “自古就有早夭者不详……”


    他刚要将话题引到正题上来,询问叶初棠早夭哥哥的去处,宋景宁就人未至声先到。


    “爹,相看的事我不同意,就算您亲自来……”


    宋景宁进了正厅,看到叶初棠,声音戛然而止。


    他有些不自在地说道:“不知道叶姑娘也在,唐突了。”


    叶初棠起身,“无妨,你们聊,我去找宋院长。”


    说完,她离开了正厅。


    宋知衍正好回来。


    “叶姑娘,书法课已经安排好了,请随我来。”


    “好,有劳宋院长。”


    宋明玉听着渐行渐远的脚步声,没好气地瞪了宋景宁一眼。


    “早不来晚不来,你来得可真是时候!”


    宋景宁:“……”


    “爹,没想到您这个老古板竟然能和叶姑娘聊到一起,你们在聊什么?”


    “你这小子能不能正经一点?”


    宋景宁立刻板起脸装严肃,“够不够正经?”


    宋明玉被逗笑,温润的眉眼也染上笑意。


    “行了,你小子别装了,也别忘了自己说过的话,你娘已经约了人家姑娘喝茶,你必须去露面,聊一聊!”


    宋景宁见躲不过,只好答应。


    “走吧,早去早回。”


    从书院出来,上了马车,他提醒道:“爹,叶姑娘马上就要成婚了,您可别和她说有的没的。”


    “混小子,你胡说什么呢,爹和叶姑娘在聊她已故的母亲和哥哥。”


    听到这话,宋景宁莫名觉得难受。


    “您认识叶姑娘的娘?”


    “当年,谁人不识唐婉宁,所有美好的词都能用在她身上,可惜她嫁错人,毁了一生。”


    前两日,到处都在传叶家的事,宋景宁当然知道叶初棠小时候有多可怜。


    母亲被害,哥哥被杀,若不是及时请到薛神医,她也会胎死腹中。


    他不由得感慨道:“我和叶姑娘同年同月出生,生辰只差了十二天,人生却完全不同。”


    宋明玉听到“生辰只差十二天”,呼吸猛地顿住。


    他问道:“你怎么知道叶姑娘的生辰?”


    “之前去梅山狩猎,叶姑娘知道我和她同龄,想知道谁大谁小,就说起了生辰。”


    宋明玉觉得叶初棠一个女子,主动告诉男子生辰,肯定别有目的。


    难道她早就怀疑景宁的身世了?


    也是,如此相似的眉眼,世间再难找到第二人。


    他怎么都没想到,当年在河里捡的婴孩,竟然是唐婉宁和叶靖川的儿子!


    十七年前的冬月初三。


    宋明玉前往凉州,去探望在娘家养病的妻子。


    他刚出京城没多远,就听到了孩子微弱的哭声。


    然后在河边发现了一个搁浅的木盆。


    满身青紫的孩子,浑身冰凉地躺在木盆里,哭得断断续续,出气多进气少。


    宋明玉因妻子久病,懂一点医术,拼尽全力救活了婴孩,带去凉州。


    十二天的路程,婴孩在鬼门关走了好几遭,都挺了过来。


    到了凉州之后,他原本想给病弱的婴孩找个合适的人家送养。


    妻子崔湘云见孩子可怜又顽强,觉得和自己很像,就想留下来。


    宋明玉没意见,只要她高兴就好。


    崔家人不同意,觉得孩子来历不明,恐惹祸端。


    可崔湘云执意留下孩子。


    然后神奇的事发生了。


    妻子久病难治的身体,随着孩子的康复,也一天天变好。


    从此,这个孩子成了宋家的五公子,生辰定在了他到凉州的那天。


    这个秘密,除了宋明玉,就只有岳丈崔家的人知道。


    之所以能瞒过宋家人,是因为妻子在娘家住了一年多,而他每隔三个月就去凉州一次。


    “湘云身体不好,知道有孕的时候,孩子已经五个多月了,她舍不得打掉孩子,又担心保不住孩子,就叮嘱我,谁也别告诉。


    若孩子能生下来,就给大家一个惊喜,若不能,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好在孩子争气,虽然早产却也顽强地活了下来。”


    这是宋明玉带着孩子和妻子回京后,给宋家人的解释。


    他和妻子没理由撒谎,宋家人不疑有他,便接受了。


    “爹,爹,您怎么了?”


    陷入回忆的宋明玉,听到宋景宁的声音,立刻回神。


    “爹,您刚才在想什么呢?眼睛都直了。”


    宋明玉拍开眼前晃悠的手,说道:“在想你能活下来,可真不容易。”


    宋景宁:“……”


    怎么听着不像好话?


    “爹,你今日怎么奇奇怪怪的?”


    宋明玉还没想好要不要将身世告诉宋景宁。


    他没好气地敲了下儿子的头,“你再不成婚,爹就要疯疯癫癫了!”


    宋景宁看出宋明玉在遮掩什么,识趣地没有多问。


    “爹,我才十七,不用这么着急娶妻吧?您看看辰王,都二十一了,才成婚。”


    “那你怎么不看看那些十六就有了儿子的人?”


    宋景宁:“……”


    “我不管,说好了相看一个月,若遇不到合适的,您和娘都不准逼我。”


    “行,但你也不能敷衍了事。”


    说话间,父子俩到了茶楼。


    宋明玉带着宋景宁去了雅间。


    宋夫人见儿子来了,松了一口气。


    她起身说道:“方姑娘,我去看看掌柜有什么新茶,你们聊。”


    离开时,她留下丫鬟,警告地看了宋景宁一眼。


    宋明玉见妻子出来,一把抓住她的手腕,将她拉进了对面的雅间。


    “湘云,我有要事和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