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大阳镇有瘟疫

    祁宴舟来到桌旁,看着做好标记的江山图,摇头。


    “这是大工程,要费不少人力财力,而百姓的死活,与皇帝无关。”


    曾经国库丰盈的时候,他就提过治理河道。


    皇帝不仅没同意,还将银子都拿去修道观,炼丹求长生了。


    叶初棠轻扣着桌上的江山图。


    “我来出钱,能修吗?”


    “不能,想要动这些河道,得先在官府过手续。虽说可以假传圣旨让官府听话,但涉及到钱财,必须得让自己人看着,而我目前不具备这个条件。”


    河道治理是需要分段的,单单是管理的人,就需要不少。


    而且还得懂水利,他手里没有太多这样属下。


    “阿棠,治理河道不能急于一时,等我们到了天山郡,再做这件事。”


    叶初棠赞同地点头,“行,反正官府的储粮有不少,别说干旱一年,就算是三年,也不会饿死人。”


    说完,她将江山图叠好,放进了装衣裳的包袱里。


    两人收拾好后,下楼洗漱。


    洗漱完,叶初棠顺便将后院晾晒的衣裳收了。


    自从苏姨娘死后,洗衣裳的活就落在了祁静瑶身上。


    她像是变了个人,沉默寡言,干活利索。


    当然,从未干过粗活的她,最开始的时候,什么也做不好。


    但她进步很快,只用了五天时间,就成了一个合格的“下人”。


    祁静瑶除了帮祁家干活之外,都是独来独往的。


    吃官差发的免费饭,打地铺自己睡。


    叶初棠之前和祁静瑶有过节,只将她当劳力使唤,没有给她任何优待。


    眼见着祁静瑶因营养不够而日益消瘦,她直接无视。


    收拾好晾干的衣裳,韩冲喊大家吃饭。


    早饭是驿站的驿卒做的,蔬菜粥、馒头和咸菜。


    五文钱管饱。


    叶初棠给了驿丞三十文。


    高姨娘看了眼孤零零的祁静瑶,向驿丞买了三份早饭。


    “瑶儿,我已经给了钱,你过来吃吧。”


    祁静瑶为了尽快还清欠叶初棠的二百两,也在给高姨娘当佣人。


    虽然每天只能赚三十文,但积少成多。


    她想着钱已经花了,便没有和高姨娘客气。


    “谢谢姨娘。”


    吃完早饭,流放队伍出发。


    叶思音昨晚又陪了赵青书半宿,这会腿打颤。


    她想着昨夜的疯狂,摸了摸肚子。


    这个月的月信还没来,很可能已经怀上了!


    流放的队伍从驿站离开。


    此时的天蒙蒙亮。


    街上已经有商贩在售卖东西。


    卖馄饨的老汉对一旁买菜的大爷说道:“陈老头,你一会卖完菜,就去西郊的粮仓买米,比米铺便宜一半,只需五文呢!”


    “官府的粮仓只卖五文?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你若不信,一会去看看就知道了。”


    “老天爷终于开眼了啊!”


    叶初棠听着两人的对话,笑看着祁宴舟。


    “没想到官府的动作还挺快的。”


    “官府并不在意粮价是多少,反正最后都会上交国库,接到圣旨后,自然会立刻听命行事。”


    “皇帝刚让涨米价,紧接着又下圣旨回调价格,官府不怀疑吗?”


    祁宴舟拉起叶初棠的手,与她十指紧扣。


    “皇帝做的荒唐事何其多,官府早就习以为常。”


    “这倒也是。”


    叶初棠说完,看到了街边刚开门的医馆。


    她靠近祁宴舟,压低声音问道:“你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苗疆巫医能及时赶到吗?”


    祁宴舟不太确定地摇了摇头。


    他已经许久没收到西泽的传信了。


    不知道是忙着赶路,还是出了什么意外。


    叶初棠脸色微变,又问:“你还认识其他会蛊毒的医者吗?”


    “认识,但都在南疆,而且阿蛮下的蛊,一般人解不了。”


    言外之意,若阿蛮不能及时赶到,他必死无疑。


    “放心,我一定会救你!”


    叶初棠想的是,如果阿蛮不能及时赶来与祁宴舟会合,那她就用异能带他去找阿蛮。


    然后用催眠和药物消除两人的记忆,保住自己的秘密。


    但她攒的功德值,不足以支撑两个人跑去南疆。


    所以,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赚功德值!


    可惜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因为越往西北走,走的越是山路,连人都碰不到几个。


    偶尔帮了人,也就涨那么一两个功德值。


    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


    五日后。


    流放的队伍即将离开并州地界。


    一路走来,米价都是正常的,可见“圣旨”起了作用。


    韩冲看了眼暗沉的天色,说道:“我们今晚在大阳镇休息,明日进定州地界。”


    大家一路翻山越岭,不仅累,还吃的不好。


    听到能在镇上休息一晚,都很开心。


    吴成刚带着流放的文书,去和大阳镇的镇抚交涉。


    镇抚欣然同意,还亲自出镇来迎。


    “官爷,镇衙不大,怕是住不了这么多的人。”


    韩冲看着谄媚的镇抚,面无表情地说道:“无妨,地方不够,直接睡街上就行。”


    “辛苦各位了,快里面请。”


    一行人随着镇抚进了大阳镇。


    叶初棠立刻察觉到了不寻常,看向祁宴舟的时候,正好与他的视线对上。


    镇子倒是看不出什么古怪,百姓的穿衣和行动举止都很正常,但镇子给人一种肃杀的感觉。


    祁宴舟走到韩冲身边,小声说道:“这镇子有问题,可能要出事。”


    韩冲也有这种感觉,问道:“要撤出去吗?”


    “撤!”


    既然察觉到了危险,那就没必要涉险。


    韩冲刚要让流放队伍撤离大阳镇,街边卖布鞋的妇人突然栽倒在地。


    脑袋砸在青石板上,“咚”的一声闷响。


    镇抚听到动静,连忙上前将昏迷的妇人扶起,心疼地斥责道:“王大姐,我都说了,病重就别出摊!”


    说完,他看向领头的吴成刚。


    “大人,镇衙就在前面不远,卑职就不奉陪了,得送人去医馆。”


    叶初棠看着脸色潮红的妇人,脸色微变。


    “等等,她好像得的是瘟疫。”


    当大家因“瘟疫”二字,吓得变了脸色时,突然由远及近地传来“吱吱”的声音。


    就像无数老鼠蜂拥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