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喷火、斗士战斗机和空中火车

  超级马林喷火,是二战期间带英研制的活塞式战斗机。不管是名气还是战斗力,在当下的欧洲战场都是第一梯队。

  她在设计时采用了单翼结构、全金属承力蒙皮、铆接机身、可收放起落架、变矩螺旋桨和襟翼装置。

  在不列颠空战中,跟三德子主力机bf-109打的有来有回,甚至在水平机动性及火力方面略胜一筹。

  虽然急速可能比三德子的战斗机略差,但鬼子的陆航只能在她屁股后面吃灰。

  在双方飞行员驾驶水平相同时,大喷九的纸面数据完爆鬼子的九七式、一式隼、二式钟馗。

  而且她的稳定性更好,可以大大减轻飞行员的负担,在战斗时很有优势。

  由于翼载荷比较低,在与敌交战时可以采用高速接近一击就跑的格斗战术,通过水平机动性好的优势夺取制空权。

  大喷九的空重为2960公斤,使用的是12缸劳斯莱斯梅林61引擎。

  在海平面的极速为493千米/小时,最大速度为65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有11500米。

  武器为2门20毫米西斯帕诺

  刻尔克大撤退时,为了不被三德子的陆军赶下海,带英的士兵丢了一大堆轻武器,他们恨不得把裤衩子都留在海滩上。

  人回来了,但是打仗的家伙事都丢了,于是便赶制了结构简单又便宜的司登。

  对于这款冲锋枪的外形,我们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请问你的水管为什么可以发射子弹?

  “行啦!你小子一天到晚就知道乱吐槽。上次见你们旅长的时候,他还给我说你喜欢乳法。当时我还不懂这是什么意思,现在我算是明白了。”

  “你看看人家的飞机,多好啊!咱们要是能学会人家的设计理念,未来的几十年都不用愁了,日不落帝国的底蕴真是名不虚传。”

  此话一出,黄河的嘴角疯狂抽搐。

  作为一名后世回来的穿越者,带英造的那些别出心裁的飞机,那可是让人记忆深刻。

  二战结束后,各个大国都在争前恐后的研制新一代战斗机。

  带英作为常任理事国自然是不甘落后,接下来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让你们看看什么是仰望星空级别的飞机。

  首当其冲的就是第一位大哥,胜利者中程战略轰炸机。由于她采用了独特的月牙形机翼和高平尾布局,四台发动机装于翼根,采用两侧翼根进气。

  这就倒是从正面看起来是眉头紧锁的囧字脸,仿佛别人欠了她多少炸弹一样。

  跟同期的b47和图16比起来,真是要多丑有多丑。

  下一位更是重量级,堪称预警机里的扶桑。很多人在没看到她之前,是想不多一架飞机也可以搞违章建筑的。

  她的名字叫猎迷,因为是以客机为基础而研制的,所以先天不足。

  为了让她的性能达标,设计师在机头和机尾加装了两個大型雷达罩,安装了预警雷达。

  这就导致她的鼻子看起来像是章鱼哥,机尾就跟长了一个大瘤子一样。丑的非常有特点,一眼望去就槽点满满。

  接下来是塘鹅侦察机,这位仿佛是法国人设计的,机翼居然可以三段折叠。再加上在机腹部有一个巨大雷达罩,看起来就像是怀胎十月的孕妇。

  不过她的性能还不错,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双轴涡桨发动机且同时具备“发现”和“猎杀”双重功能的舰载反潜机。

  甚至后续的升级潜力很大,有预警机、电子对抗机、运输机等延伸型号。

  最后这位是带英自行研制,并得到投产的唯一一种超音速战斗机。她的名字叫做闪电,是一款双发单座全天候战斗机。

  她最大的设计特点是纵向叠在一起的发动机,只能说设计师很别出心裁。采用两台上下并列的发动机后,机内已经没有的足够的位置安装大油箱。

  可皇家空军吃够了腿断的苦,在航程上有要求,最终为了达标只能在机腹下搞了一个大号保形油箱。

  跟同时代的米格21的轻薄机身不同,闪电战斗机宛若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给人一种笨重的感觉。

  不过二战时期的飞机都很不错,没有在造型上有什么逆天的设计。

  ————

  几分钟以后,局长记录完了喷火战斗机的基础数据,他准备拉着黄河去跟战斗英雄们聊一聊。

  “老曾,你先过去吧。我想再看看这些战斗机,跟我一起来的那个单文保你知道吧,他的专业是飞行器动力工程。”

  “原本今天要跟我一起来,但临时有事来不了了。他让我帮忙带些数据回去,估计接下来就要试着逆向工程了。”

  听到这句话后,局长没有多想便扭头离开了。

  有了独处的机会,黄河立马集中精神打开了脑海里的系统。空军对部队很重要,能抓紧一秒钟算一秒钟。

  看到接下来的决策后,他有些失望的攥了攥拳头。这回并没有发生太多异变,效果跟游戏里的差不多,只是多了些运输机。

  「购买战机:我军空军急需现代化的战机来应对外敌的威胁,由于我方工业能力尚无法实现飞行器的生产,因此必须从其他方面想办法。

  解锁时间:48天

  效果:我们将获得100架带英的旧式战斗机(教练机版本)和25架运输机,并且允许系统内的军工厂生产当前已有战机的弹药和炸弹。」

  有一说一,这个决策的效果还算不错。

  一百架教练机对于现在的边区来说,完完全全就是雪中送炭。

  黄河最近正在跟老总们商量一件事,他准备召回在shc航校里学习的同志。按照双方的协议,此时那边一共有43人。

  在航校里,他们分为了两个班。

  飞行班的同志除了学习行课程外,还要学习飞行原理、飞机构造、发动机原理和构造、空中领航、空中射击、通信、轰炸,以及机械维护和气象学等课程。

  另外一批机械班的学员重点学习飞机、发动机原理和构造,以及维护操作技术外,还要辅修飞行、通信、领航、射击、轰炸和照相等课程,掌握木工、焊工及与维护有关的其他基本知识。

  虽然这些同志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学习的时候十分刻苦。

  在没有印发教材和讲义的情况下,他们在课堂上边听边记笔记。

  大家在课后组成几个互助组,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聚在一起整理笔记。因为底子差的原因,有时要整理四五遍,才能得到一份完整的资料。

  即使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同志们利用集体智慧,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慢慢掌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甚至超过了本地的学生。

  目前这批同志还没有因为练习事故而减员,比起在边区重新选拔一些有文化基础的战士,把他们召集回来是更明智的选择。

  在原本世界线中,大小胡子开战以后,shc认为毛子靠不住了,立马投靠了光头。

  这些学员不仅被迫离开航校,还被关进了监狱。

  现在这个时间点,统一战线在名义上还算牢靠。付出点代价还是可以把学员们召集回来的,毕竟武器可以生产,但飞行员很难培养。

  更何况那个破航校只有30架双翼飞机,咱们边区现在有足足106架!

  说到双翼飞机,这次系统给的是斗士战斗机mk2型,是带英研制的最后一款双翼战斗机。

  这款飞机原本是没有教练机型号的,很显然是被系统改造过。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带英的航空工业衰落是有先兆的。

  一战结束后,高卢鸡在陆军战术上很死板,到了二战还在用堑壕蹲坑的打法。

  带英也遇见了相同的问题,他们的航空基础研究和设计思想十分保守。可以说全方位落后于丑国、三德子这些后起之秀,丧失了头号工业国的地位。

  在别人研究各种单翼战斗机时,带英还在顽固地坚持研制双翼战斗机。

  不过正因如此,斗士战斗机在双翼里绝对是最优秀的一款。即使跟单翼的96舰战交手,也可以正面迎战。

  她采用了全金属机身、密闭式座舱,装备着4挺7.7毫米勃朗宁机枪。最高时速达到了414千米/小时,且有着出色的盘旋能力。

  果脯在开战前也引进过40架,只可惜因为对结构不熟悉,首次组装后,就有四架在滑跑起飞时出事故报销了。

  但就是这36架斗士,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干掉了48架日机。甚至还有着2:7的惊人成绩,有三位飞行员凭借她,拿到了王牌的称号。

  25架运输架更是狠角色,在二战期间带英和丑国达成援助协议,所以带英不自行研制军用运输机。

  于是系统给了c-47运输机,空中火车。

  这运输机可以搭载28人,航程更是达到了2600公里。

  在军队里,c-47可以运输物资、兵员,空降伞兵、作战物资,除了战斗机和轰炸机之外的大部分任务它都能担任。

  她还参加了著名的诺曼底行动和市场花园白给行动,在抗日战争中也有所表现,驼峰航线就是靠这些运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