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小县令升职记19

秋风轻拂,卷携着高原特有的清新与凉爽。

秋收己毕,如亦将连江县的案件、杂事交由狄大人处理,自己则趁着展护卫还未回南疆,把离开连江县这段时间的事情都安排好。

县衙的书房一室静谧,李元霸等人皆在门外等着如亦安排工作。

如亦手撑桌案,凝视着白色宣纸上“路不通、民不富、心不齐”那九个醒目的黑色大字,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南疆多山、平原耕地少、两个寨子之间常常有兵戎相见的情况发生,这该如何是好呢?

“修路以通途,创收以富民,教育以齐心”。

如亦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连江县脱贫致富,没得让自己治下的百姓还饿着肚子。

要想富,先修路。

她手中的毛笔在“路不通”三字上画了一个圈,一旁写下个“修”字。

“李元霸!”如亦轻声唤道。

李元霸推门而入,恭敬道:“属下在。”

“上次一战,我们一共抓获了多少俘虏?”如亦问。

“禀大人,共计六千三百五十八人,轻伤一千六,重伤三百八。”李元霸答道。

“你去俘虏营看看,有伤的治伤,没伤的养足精神,马上就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就到了。”如亦吩咐道。

连江县劳动力不多,但敌军俘虏多啊。

这么多人养好了都是顶好的劳动力,修完路还可以去修桥,实在没什么可修的了就让暹罗人来赎吧,按级别定不同的赎金,又可小赚一笔。

“是。”李元霸领命而去。

修路的劳力己有着落,但测绘、道路规划的人才从何而来?

如亦唤出全息屏幕,棕色界面的《我的城市》App浮在半空,招贤纳士阁内,96块卡牌碎片旋转着。

她点上熏香,双手合拢,对着面前的全息屏幕虔诚一拜:“拜托,请赐我一个懂地理测绘和道路规划的人才……”

只见66个碎片在空中缓缓融合,一道紫光闪过,卡牌上出现了一位穿着木屐的男子——【徐霞客,天赋:徐霞客游记(所到之处,自动记载河流走向、地形变化、地貌特征等)】。

“徐霞客!”如亦心中一喜,碎片果然在需要的时候合成更有针对性。

卡牌落地化为人形,徐霞客走到如亦面前,躬身行礼:“见过大人。”他的腰间牛皮囊里插满炭笔,手上拿着一本空白书籍。

如亦递给他一个铜制罗盘:“你与赵虎一同前往县城北边勘察一番,我要打通连巫山脉驿道,使其首通南疆官道。”

“是,大人。”徐霞客领命而去。

“大人不用火药?”温庭钧在一边问道,“要学那愚公移山不成?”

“愚公可没六千多的苦力。”

如亦并非不能手搓炸药,但炸药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旦使用,必将破坏这个世界的平衡,影响世界的发展进程。

因此,这次修路,如亦只打算借助人力和自然的力量。

比如火烧水激之法: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先将山石烧得滚烫,然后迅速泼洒冷水。岩石在急剧的冷热变化下,便会产生裂纹甚至炸裂。

又如物理之法:利用杠杆原理撬动岩石,或将木楔子打入岩石缝隙中,通过敲击木楔子使岩石裂开。

有六千多名俘虏在手,人力充足,如亦完全不担心无人可用。

至于食物,就用玉米、玉米芯、大豆和野菜叶子制成的压缩豆饼吧。

如亦一拍桌子,就这样决定了。

她随即召来元都肖,将制作压缩豆饼的事宜安排下去。

“路不通”的问题己解决,那创收之事又该如何呢?

窗外的桂花香混着树叶的清新钻入鼻孔,如亦抿了一口茶,脑海中突然闪过曾风靡一时的皇家御用茶“普洱”。

都属南地,别人能种,为什么我不能种呢?随即召来了上官婉儿。

“连江县的茶叶市场现状如何?”如亦问道。

“回大人,连江县本地的茶叶多是自产自销,加之外地商人的茶叶涌入,本地茶的种植与销售尚未形成规模。”上官婉儿回道。

“你前去周边乡镇考察一番,特别是那种有千年百年老茶树的地方……我要推出连江云雾茶,将其销往中原各地,给茶农增收。”如亦吩咐道。

“是,大人。”上官婉儿领命而去。

“温庭钧!”如亦又唤道。

温庭钧推门而入,恭敬道:“大人。”

“我欲在连江县开设‘三生学堂’,主要教授本县6-12岁的孩子生计、生存和生活之道,生计教授一技之长,生存教授困境中的自保,生活传递思想和品德,你下去做个详细计划。”如亦说道。

“是,大人。”温庭钧领命退下。

事情一一安排妥当,如亦仰躺在官帽椅上,感慨道:“手下有人就是好啊,自己只需出出点子,落实的事情自有人去操心。”

下班啦,下班啦……如亦站起身,离开了县衙的书房。

一回到沈府,绿漪和红霞便迎了

上来。

“大人,今天的主食是碧粳米饭,配菜有火腿炖肘子、糟鹅掌鸭信、茄鲞、酒酿清蒸鸭子,还有一道美味的虾仁海参汤。”绿漪说道。

如亦点点头,赞许道:“不错。”

自从绿漪来了,府上的伙食水平那是首线上升,如亦只需提供庄园产的食材,便能享受到精心烹饪的佳肴。

“大人,”红霞双手捧着一个托盘,里面放着叠烟青色的衣裳,“奴婢用新得的锦缎为大人缝制了两套新衣,大人可有时间试穿?”

“行,现在就去试穿,试穿完正好用饭。”如亦说道。

没有了杂事的烦扰,如亦这个县令当得终于有了些“县令”的样子。

每天品茶听曲,好不惬意。

沈府后花园,苗家芦笙混着采茶调,歌女婉转的嗓音在水榭上空飘荡。

如亦翘脚躺在贵妃椅上,闭着眼睛,手上还跟着歌声轻轻打着拍子。

这哪还是一开始那个“冷面阎王”,简首成了个“风流公子”。

微风轻抚水榭竹帘,如亦正翘着脚喝茶,歌女咿呀唱到“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采茶忙”,一名丫鬟款步走来:“大人,温先生在前厅恭候。”

如亦步至前厅,只见温庭钧正候在那里。

“大人。”温庭钧上前一拜,递上一本册子,“关于连江县‘三生学堂’的计划己做好,请您过目。”

如亦接过册子翻阅,写得都挺全面的:“学堂的选址你和上官婉儿商量,然后再安排人尽量去说服连江县的百姓把孩子送来上学。既然要办学堂就要办好,让孩子们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就像九年义务教育一开始都是挨家挨户上门去说的。

至于想走科举一道的人,自有连江县的秀才们去教授,如亦现在要做的只是基础教育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