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小县令升职记24

上元节那天的盛况,一度成为连江县人最热门的话题,甚至连南疆其他州县的人都有所耳闻。

隆兴二十一年开年,连江县新一年的建设工作在如亦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展开着。

如亦将筹办斗茶会的事宜交给了上官婉儿后,便带着两个小丫鬟出门踏青,工作之余还是要好好享受生活。

春日里,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

如亦身着一件青竹暗纹儒衫,腰间系着一条青色丝带,坠着一个琅华玉佩,显得既雅致又不失贵气。

她身旁跟着两名丫鬟,一左一右,皆是青春年少,容颜姣好。

左边的丫鬟穿着一件淡绿色的罗裙,发髻上插着一支素雅的玉簪,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小竹篮,篮内装着些许点心、水壶和手帕,显然是为如亦出游精心准备的。

右边的丫鬟则是一身浅粉色的襦裙,发间别着一朵刚摘下的野花,显得清新可人。她手中拿着一把秋水扇,不时轻摇,为如亦驱散周边的蚊虫。

三人漫步至城外的桃林,桃枝被春风压得簌簌作响,粉嫩的花瓣随风飘散。

花瓣飘在如亦的竹纹发带上,显人比花艳。

一旁的溪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

如亦心潮澎湃,忍不住吟诗一首:“春风拂面柳丝长,桃花纷飞扑鼻香。溪水潺潺叮当响,山峦叠翠映斜阳。”

吟罢,她微笑着看向两名丫鬟,丫鬟们心领神会,露出钦佩之色,嘴中夸赞之声不绝于耳,情绪价值给予得满满当当。

“哈哈,我真厉害。”如亦自豪之言刚落,便听得溪水对面传来击掌声。

“这位小兄弟好才情。”只见一位手拿纸扇,身着白衣长衫的年轻男子翩翩而至。

他身姿挺拔如松,气质儒雅非凡,风度翩翩。

如亦打量着他,又看了看自己,心中暗叹:糟了,撞人设了。

她抬手微礼:“这位兄台客气了。”

白衣公子踏着错落溪石,几步便走至如亦面前:“小兄弟这诗颇有魏晋遗风……在下陆沉骁,游学途径宝地。”

“沈如亦!”

“家师常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便是游学至此,欲领略世间风光。”陆沉骁纸扇轻摇,惊走歇在如亦肩头的蝴蝶。

“游学好啊,多看看,我们连江县的风景也是别具一格呢。”如亦热情地介绍道。

如亦提议在此小憩片刻,丫鬟们便忙着铺开随身携带的草席,摆上精致的点心,斟上茶。

两人坐在草席上,相谈甚欢,气氛融洽。

此时,如亦忽然瞥见桃枝间隙银光微闪。

“小心!”如亦毫不犹豫执出茶盏扔向对方右肩膀,茶汤在陆沉骁衣襟晕开深色水痕,堪堪挡住斜刺里袭来的剑锋。

“好敏捷的反应!”陆沉骁纸扇翻飞,以扇为剑,与来袭之人缠斗在一起。

如亦见陆沉骁应付得游刃有余,便没有贸然出手,而是饶有兴致地观赏起这场沉浸式武打剧情来。

“我赌陆兄十招胜。”

“大人,我赌八招,那刺客都摸不到陆公子的衣角。”红霞跳着脚道。

似乎见不得如亦悠闲的模样,话音未落,便有一名刺客提剑便向如亦扑来。

如亦却动也不动,全然不放在心上。

剑还未近如亦身,便被一把匕首挡住了去路。

隐轲身形一闪,刺客还未反应过来便己被穿透后心。隐轲所学的皆是一刀毙命的功法,哪有闲工夫与你缠斗?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陆沉骁那边的刺客也都被解决了。

他将染血的纸扇扔到地上,走过来歉意地说道:“抱歉,让沈兄受惊了,家中腌臜事,污了这桃林清净。”

“无妨无妨,”如亦洒脱地摆摆手,“又不是没遇到过,同是天涯被刺人啊。”

“哈哈,沈兄弟果真有趣至极。”陆沉骁笑道。

如亦自然不会没眼力见儿地去问陆沉骁为何会被刺杀,两人换了个地方继续踏春赏花。

离开之前,如亦瞥见有人正在打扫战场。还算不错,至少没给她留下一地的尸体。

陆沉骁站在桃林作别:“今日与沈兄桃林论道,胜过读十年圣贤书……可惜某要提前回京,不能与沈兄弟多多交流,实乃遗憾。”

“相逢何必曾相识呢。”如亦客气地回应道。

“希望以后能和沈兄弟在京城再聚。”陆沉骁满怀期待地说。

“一定一定。”如亦微笑着点头,心中却暗自思量:下次相见,说不定是敌非友呢。

绿漪踮起脚尖,目送马车扬起尘土渐行渐远,突然轻咦一声:“大人,您瞧陆公子的玉佩纹样,似乎与陆林商会的颇为相似呢……”

“就你眼尖!”如亦屈指轻弹了下小丫鬟的眉心,道:“快回府去做你的桃花饼吧!”

斗茶会圆满落下帷幕,连江县特产的高山云雾茶赢得了各地商人的交口称赞,一时间,竟成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一茶难求。

“大人,之前提及的陆林商会,

有意通过我们的内部渠道购置云雾茶。”上官婉儿轻声禀报着。

如亦摆了摆手,言简意赅地吩咐道:“一切按规矩来办即可。”

面对云雾茶供不应求的火爆局面,如亦灵机一动,提出了发行云雾茶券的妙计。

商人只需预付茶款,便能获得优先采购之权。

此举既缓解了茶农开垦茶山资金短缺的困境,又确保了茶叶市场的有序流通,真是一举两得。

茶叶的事进展得顺风顺水,如亦趁热打铁,又提出了在种植粮食之余,大力发展水果、中药材及烟草种植业的计划。

南疆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自是不能白白荒废。

路途遥远又何妨?如亦早有计划,不卖新鲜果品,只售加工成品。

于是,连江县的加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果干、果茶、果脯琳琅满目,药材炮制得恰到好处,卷烟更是独具匠心、别具一格。

此举不仅丰富了市场商品种类,还带动了赋闲劳动力的就业。

当然,这些加工坊、茶叶品牌皆是如亦的,她怎会舍得用自己的钱、自己的人去为县衙增收?不过是顺带增加了连江县的税收和当地人的收入罢了。

如亦心中暗自得意,觉得自己真是棒棒的,钱包也鼓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