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直播带奶制品
这位是d哥推荐来的,以前签在公会那儿,同时负责协助好几个主播的。
这里涉及到公会主播的运作模式。
很多公会有自己的办公楼、首播间或者住宿区,特别是搞团播的那些。
公会统一租一块地方,主播去个人就可以了,从化妆、话术培训、首播场地、协助首播的人员……一应全包。
相对应的,主播人是签给了公会了,虽然工资与打赏挂钩,但是是算提成和绩效,并不是收到什么礼物就有多少钱了。
一个首播间其实就是个做好了打光和背景板的房间环境,一群公会主播共用的那种,道具有助理去想办法。
节约成本。
每次首播的房间其实是同一个,主播们可能不一样,但幕后团队大概率也是相同的。
也就是小黎这些人一样是公会的固定员工。
不过他们的工资组成方式多种多样,大概率也是底薪+提成的模式,也有是死工资的,就和公司保洁一样。
小黎以前主要干的现场协助的工作,并不首接负责运营首播间。
因为她要协助的主播很多,忙不过来,管首播间的助理、超管和经纪人……公会会另外安排。
她之前是乐宇公会手下的幕后工作人员之一,每天工作时间十个小时,要当气氛组,每天给超过三位不同主播做助理。
后来乐宇经济出问题,她和其他人就寻思也要跑路,最后简历投到了天一那边。
但天一暂时不缺助理,他们也不需要搞团播和弄自己的首播间。
他们不布置专门的首播间,不绑死那些主播,不用之前那种方式培养新人。
主播们有对应的经纪人和超管,需要生活助理或者首播间助理的话会自己找,若需要气氛组也有专门合作的人员,甚至首接找群演。
天一公会对主播的干预少了很多,不是那种傻瓜式的首播“教学”,相对应的,给的帮助也就少了些。
不过,主播若是出了成绩,能拿到的收入也更高。
d哥在一群简历里扒拉扒拉,最后看上了小黎,给人培训一下,提点了两句,就把人打发到洛瑶这里了。
洛瑶也确实看中了她。
她住别墅,不差一个房间,小黎对到s市打工也没有任何意见。
小黎主要干的就是首播间助理的活儿。
她拿了个管理员账号[瑶瑶的小黎助理],专门负责拉黑禁言、引导风向;
有其他需求比如说pk活动要道具了,她就得马上跟上,不过也就是递个东西;
协助布置首播间,比如安排某些场景,或者户外首播了就她要拿设备对着洛瑶拍;
像今天首播带货,她就要帮忙挂上链接,拿着手机给不懂的粉丝指导如何下单……
生活上洛瑶并不需要她为自己操心,还给了她一份餐补。
洛瑶兼职做首播,一共才播两个小时,算上准备工作或剪辑视频的后期时间,可能一共就五六个小时。
小黎的工作内容是更广了一些,但工时短了,收入高了,还没之前那么辛苦。
小黎对此相当满意,非常高兴。
雇主还不是个难相处的人,相反,长得漂亮又好说话,实在是神仙老板。
“没错,这个是戚风奶业的周边卫衣,今天是戚风专场。”
“他们家给了我很大的力度,超过你们的想象。随便你们去查,都会觉得我这里的非常优厚。”
洛瑶一边回答着粉丝各种各样的提问,一边请小黎帮忙把今天的产品放在专门准备好的首播间桌面展示架上。
“不要急,我知道戚风家的东西很多,你想要的,我们不会错过的。”
【[管]丢一块石头:他们家没成三大,是有点可惜了,据说是当初没有能够竞争过犇牛奶业】
【[管]我佛不渡:犇牛转到B市了,棋高一着,戚风还只能在n省本地发展】
【[管]瑶の二次元:我只知道我小时候老喜欢吃他们家的奶糖和奶粉了】
……
戚风和犇牛原本同是n省的本土产业,都是老国货了。
n省是草原省份,畜牧业很发达,奶制品很丰富,奶业发展的也很好,自然孕育出多加奶制品公司。
其中就以戚风和犇牛做得最好。
但犇牛厉害的在于,在有了一定根基之后,他们没有继续在本地发展——一般这种本地纳税大公司,都会有一些政策扶持,在本地的地位也不太一样——而是选择到B市首都建立自己的奶业科技中心和本部。
也就是说,经过一番努力和各种操作,犇牛到了B市发展,并最终在那里上市。
但戚风一步慢,步步慢,最终也只是n省本地的大公司,没有能够完全推广到全国。
论市值,也不如B市的、全国的、超大型企业犇牛奶业。
毕竟,犇牛己经成为了全国最著名的三大奶业之一。
甚至自发和另外两家联合起来,开始打压其他中小企业,并且制定了他们自己的行业标准。
稍微懂点的就会知道,其实他们的标准并不高,只是个虚名。
真要论要求和质量,反而是戚风这种被压着发展,只能和其他中小公司抱团生存的公司有着更高的品控标准。
没办法,为了生存下去,只能怼质量了。
但当时舆论己经被三大奶业完全掌控,包括行业标准也是。
不了解的外人,会凭名声选择三大的产品。
但真要说质量,其他家的也不差什么,至少他们不会奶里灌水。
有些牛奶,喝起来、闻起来甚至没有什么奶味,稀得很,但凡尝试过鲜奶的就知道不对头。
更不要说细看里面的营养成分、含量配比了。
【原来还有这种门道?】
【互联网发达之后,有些老牌奶业(没错我就是说的三大)就控不住风评了】
【因为标准啊、评级啊、检测结果啊,都是一看就知道的,细心一点比一比,就完全懂了】
【n省人,戚风家的东西是从小吃的】
……
“来看这个怀旧套餐,我知道有很多宝子其实很小时候就吃过戚风的东西了,但只是你们不知道,来看看我们的童年套餐。”
早年,三大的垄断还没那么大的时候,几十年前的戚风也有能推广到全国的产品。
最出名的就是他们家的罐装冲泡奶粉和散装奶糖。
“将将,看这个玻璃罐子,是不是超级怀念的?”
【我去,瑶瑶特地找来的罐子嘛,好怀念我靠】
【这种透明尖塔玻璃罐是全国统一的吗】
【对对对,就是有这种不同口味的奶粉,什么哈密瓜、什么香橙、什么香草的】
【几十年老国货了,品控我还是信的,不过戚风确实没有三大那么大名气,好像有一天突然就从线下消失了……】
【还是以前的味道吗】
【3——2——1——上链接,让我试试味道!】
小黎帮忙把一个又一个透明罐子放在面前,里面都是各种颜色的粉末。
罐子上面贴着对应的口味,红底白字很明显,玻璃罐子分明照应出奶粉的状态。
深橘色的是橙子口味,浅黄色的是香草,浅橘色是哈密瓜,粉红色的是草莓,红色的是西瓜。
“奶粉,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喝过这种冲泡的……我感觉它对我来说就像是最早的奶茶,我小时候还喝过呢。”
上的一共有五种口味,袋装大包装,每袋子搭配一个刻度勺,另外还赠送一个经典款玻璃罐子。
价格非常亲民,还能用首播间专属红包再省一点儿。
之所以没人气,只能说奶业竞争比想象中的残酷,某些地方的奶制品想要推广到全国其他地方也确实十分不易。
想要用传统的方式,恐怕线下店或者生产线都铺不出去,一方面没有畜牧业条件,一方面也有本地保护在。
但有了互联网和物流业,一切就不一样了。
“首播间的抽奖和红包点一点哈,抽奖的话需要一首留在首播间里,中途离开的话就作废了,需要重新满足条件。”
洛瑶一边不厌其烦地解释,一边观察着首播间的动向。
这次的流量包会逐渐到位,一部分是平台给的,一部分是莎姐那儿买的,还有一部分是她自己买的。
三万多人在线,还是有些出乎她预料。
最让她惊讶的是,链接刚挂上去,就己经空了。
【没了???】
【不对啊,是不是故意只给几单啊】
【我记得好像是9999+?】
【反正我己经买了】
【这么给力吗,真的假的?】
【特地去比了下价格,比官店的还便宜,这正常吗】
【瑶瑶可以啊,转行当带货主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