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没有钱啊
开食品加工厂的时候,童元明就想借,结果没有借出去。本文搜:常看书 免费阅读
李俊军问道:“童大哥,这批猪什么时候可以出栏?”
童元明想了想说:“端午节出栏吧,哪个时候价格好。
要是有钱,一边扩建猪厂,一边喂着这些猪。猪厂建好,小猪仔进来,成年猪就可以出栏了。
唉,可惜啊,都没有钱。平常的猪肉是12块钱一斤,我们的纯土猪是20一斤啊,还抢着要。”
说完,又重重的叹口气,继续埋头吃饭。
白苗看着童元明,内心无比的愧疚:“童大哥,明年,厂子分红了,我们立马建猪厂。”
仿佛猪厂不建,就对不起童元明一样。
李俊军放下碗,看看何冰,看看童元明说:“我有钱。”
所有人齐刷刷的看着李俊军,你一个月五千块钱,还要给你妈三千,你哪里来的钱?
李俊军看看何秋说:“我和何秋买房子的钱,八十万。如果何秋同意,钱可以先盖猪圈,我对房子无所谓,有个地方睡觉就行。”
白苗第一个反对:“就算何秋同意,我也不答应,万一发猪瘟都死了,八十万就没有了。
那不是你的钱,是李家的钱,你无所谓,你父母也无所谓吗?”
是真的,虽然钱是给李俊军和何秋买房子的,何秋也不敢做主。
童元明面红耳赤的站起来:“白苗,你说什么话,有我在,怎么会发猪瘟?你当我是废物吗?上次死猪,是下毒,与我技术无关。”
白苗噎住了,仿佛猪瘟是对童元明最大的亵渎:“童大哥,不是说万一吗?”
何冰也反对:“李俊军,你的钱绝对不能动,明年再说吧。”
几人都沉默了,有钱,都不敢花。
李俊军嘟囔着:“这也怕,那也怕,活该做不起来。不就是一套房吗?”
童元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继续大口吃饭。
何秋一句话也不敢说,她对那笔钱,没有权力。
沉默了一会儿,何秋岔开话题:“童大哥,你认识童婉若吗?”童元明抬头,话题转移太快了吧?想了想,摇摇头:“不认识。”
是啊,童婉若都快五十岁了,童元明不过三十来岁,童婉若被拐卖的时候,童元明还不过是个几岁的孩子。
何秋不死心,继续问:“那你家亲戚里面,有没有谁家的女儿,被拐卖过?”
童元明好像想起来什么,放下筷子:“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起我在h市远方堂伯家,有一个女儿,很早不见了。他们一家人苦苦寻找了很多年。
不过他们一首在城市,我也很少见到,只听我妈提起过。小秋,你问这个干什么?”
何秋很是惊讶,难道真的这么有缘分?何秋说道:“童大哥,你问问婶子,看看堂伯家丢失的女儿,是不是叫童婉若?”
童元明点点头:“估计我妈也不记得了,过几天我回去以后,问问我妈。”
何秋笑道:“好,你要记得问问啊。”
吃完饭,童元明回去了,何秋收拾碗筷,扫地,李俊军和何冰坐在火塘边,愣愣的看着柴火,发出温暖的火花。
突然,李俊军说道:“哥,等赚钱了,再买房子,不过是晚一年,有何不可呢?”
何冰坚决不同意:“我不同意,你怎么说都没有用。我不是为你考虑,是为你的父母考虑。
如果他们得知这笔钱投资了养猪场,会很愤怒的。换个思维来想,如果我给何秋买房子的钱,你拿去投资了,我也会很气愤的。”
李俊军沉默了,因为何冰太在意何秋,他怕亏,怕血本无归,更怕因为这笔钱,两家人闹翻了。
沉默之时,白苗手机响了,打开一看,白苗高兴跳起来:“小秋,你的办法真的有用呢,我妈说马上申请提前退休,来给我看孩子。”
何秋也高兴:“就说嘛,善意的欺骗,不叫欺骗。”
白苗眼角有泪:“你看我妈说,要给孩子做个围着屁股的小帘布,就没有那么冷。”
何秋点点头:“挺好的,老人家的心思,一下子就转移到孩子身上了,家里的破事也没有时间去想了。”
何冰支吾说:“岳母什么时候到?我去车站接她。”
白苗不停的流着泪:“何冰,我妈来了,我就放心了。”
何冰拍拍白苗:“是啊,一家人在一起就好。只是不知道她能不能习惯我们这边的生活。”
白苗哽咽着说:“能习惯的,能习惯的。”
白苗太懂那种压抑的日子了,两人明明很厌恶,还要在一个空间里待着,那种窒息感,白苗一辈子都没有忘记。
何秋说:“李俊军,明天我们把二楼的房子收拾一下,看看还有什么需要买的东西。”
李俊军贼兮兮的说:“我住二楼啊,一楼套间给阿姨住啊。”
何秋和何冰异口同声反对,还没有结婚,万一半夜跑何秋房间去怎么办?还是留点距离吧。
白苗笑道:“
一楼是要给你们结婚用的,我妈就住二楼,省得以后搬来搬去的。”
很完美的理由,李俊军也不做声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李俊军起床就帮着何秋收拾房间了。
李俊军说:“把房间收拾出来,明天就要上班了,我也不能天天来看你了,你得照顾好自己。”
何秋看着李俊军:“你的意思是,你不在我家,我就照顾不好自己了。”
李俊军满脸担忧:“我就怕你写进小说,深陷其中出不来。小秋,每天最多就写一万字,然后到处看看,缓解一下情绪。”
何秋停下手里的活:“马上就要写到童婉若被拐卖的环节了,真有点不敢下笔。唉。。。。”
李俊军举着一双脏手:“我就怕你把自己代入进去。
童婉若的人生,别说你了,我一个大男人,听了都唏嘘不己。明天上班了,我到处转转,看看其他村子里,有没有被拐卖妇女的现象。”
何秋问道:“你说,是不是也有很多拐卖孩子的?”
李俊军说道:“肯定有,只是我还没有遇到过。在八九年代,拐卖现象最多,现在到处有摄像头,好一点,依然有。这是一个没有被重视的群体,如果你的小说,能推动老百姓的关注,也是一件好事啊。”
何秋嘟着嘴:“还不知道能不能发,陈多多不敢签约,怕有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