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新剧开拍
中间只出去了一趟,那就是《爱情公寓》的选角会。
在前世,《爱情公寓》的主要角色都出自于上戏。
但这一世,首接被燕影承包了。
不得不说,姜莉芬作为燕影表演系系主任,对学生的能力还是了如指掌的。
她给张潇辰推荐的这些演员,不说百分百,但几乎都完美符合角色人设。
这也让张潇辰在抉择之余,痛并快乐着。
不过张潇辰也有其独到的偷懒方式,反正就让这些演员挨个表演一段,谁最贴合原作,谁就是这次的赢家。
这套方法用下来,选角销量自然大大提升。
整整六个主咖,也就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就连一旁压阵的姜莉芬都不由得感叹,张潇辰是她见过最效率,也是最果断的导演。
别的剧组还在利益交换的时候,《爱情公寓》这边七个主角人选,一个下午就搞定了。
当然,这也得益于整部剧都由星辰影视独资,没有任何外部干扰。
而星辰又几乎是张潇辰的一言堂,起码刘亦非从来不会过问公司的事。
选角的最终结果,当场打印出并张贴在了会场。
简单而又纯粹。
张潇辰是谁啊?
那可是开创了时间循环理念,一部《开端》打破多项记录,首接影响到视频平台产业格局的男人。
他的新作,不说继续引领潮流,至少也是全国瞩目吧?
但这么一部注定备受关注的新剧,选角却纯粹得像个校园话剧。
入选的欣喜若狂,落选的只能暗自神伤。
……
另一边,时间不等人,张潇辰的剧组小伙伴们己经把拍摄场地,以及设备什么的调试好了。
现在演员也全部就位。
那就首接开拍!
反正《爱情公寓》这种情景剧,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单元,就算后续剧本没完成,并不影响前面的拍摄,张潇辰索性边拍边写。
临开拍的前一天,张潇辰花了一个白天的时间,将他接下来准备拍的电影剧本《那些年》写好交给了刘亦非。
按照张潇辰的计划,接下来主要还是拍一些小成本,高票房的电影来积累原始资本。
而这部《那些年》就是张潇辰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选择。
前世,它在内地的票房虽然不算高,只有九千万左右。
但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和作品本身关系不大。
比如原著是以宝岛为背景,内地影迷缺乏代入感。
对此张潇辰将其中一些设定魔改了一番,背景也首接换成大陆。
另外,原作先在宝岛上映,后续才引入内地,期间盗版流出的问题,也极大的影响到票房。
这个问题在蓝星则不复存在。
而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一个内地熟知的演员参与,极度缺乏票房号召力。
就这,《那些年》都凭借口碑扩散,硬生生砍下九千万票房。
现在主演换成张潇辰和刘亦非,张潇辰有信心创造一个票房神话。
“怎么会想到写这么一个故事呢?”
《那些年》的小清新风格,对于刘亦非这样一个文艺青年杀伤力还是太大了,这会说话都带有点颤抖。
“怎么说呢?就是觉得我在人生最合适的时间,遇到了最正确的你,才会有现在的幸福。”
张潇辰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但如果是在错误的时间,不成熟的我,遇到了对的你,最终是不是会遗憾收场……”
“好了,别说了!”
刘亦非伸出食指,抵在张潇辰的唇上,随后吻了上来。
良久,两人分开,刘亦非嘴里喃喃道:
“就算我是沈佳宜,我也不会放弃你的,如果连这点信任都没有,当初又怎么会选择你呢?”
看得出来,刘亦非很喜欢这个故事,甚至后面主动接过了《那些年》的前期筹备工作。
作为星辰影视事实上的大股东,刘亦非自然能调动公司的各项资源。
而星辰影视经过张潇辰这段时间的梳理,又通过各方人脉招来了一批有经验的老手,现在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哪怕刘亦非现在毫无经验,他们也能帮着她快速上手。
第二天,张潇辰告别刘亦非,《爱情公寓》剧组正式开机。
“现场安静!”
“各部门准备!”
“演员就位!”
“3……2……1!”
“开始!”
第一幕,第一场。
陆展博拉着两个行李箱,走出机场,看到一辆公交车,感叹道:“总算还有辆空车!”
说完,拖着行李上车……
Cut!
张潇辰首接叫停。
上来就有问题,张潇辰有种预感,这次的拍摄不会太顺利。
这次剧组没有张松文坐镇,演员明显没有进入状态。
想来是没人督促他们造成的。
之前在《开端》剧组,每天拍摄前,张松文都会组织演员进行剧本围读,带领他们写角色小传,以及梳理各自对角色的理解。
而眼前发生的这一幕,明显就是演员没有深入了解角色,表演浮于表面。
这时,陆展博的扮演者李世嘉一脸挫败的来到张潇辰身边。
“昨晚有没有琢磨过你的台词?总算还有辆空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不会想不明白吧?”
张潇辰耐下性子,开始讲解:“陆展博会这么说,说明他前面一路都在找车,但车都满了,这时你需要表现出陆展博的疲惫感以及看到空车时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