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认字

可是,郑大宝对着那本书琢磨了老半天,还是一点儿都看不懂。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那些字就像被施了法似的,守着秘密,怎么也不让他明白。

他心里那个着急啊,没办法,只好长长地叹了口气,把书、那五颗闪着光的石头,都小心翼翼地放回了储物袋。

接着,他拿起地上的镜子,看了好一会儿,也没瞧出啥名堂。

一咬牙,他把手指咬破,把血滴在镜子上。

嘿,奇怪的事儿发生了,血慢慢渗进镜子里,镜子发出了白光,接着越变越小,最后变成一道光,一下子钻进了他的身体里。

郑大宝赶紧摸摸自己的身子,啥也没摸到。

这时候,他脑子里突然响起一个声音:“灵光”。

他心想,这是不是镜子的名字呢?可这镜子到底有啥用呢?他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就又拿起了储物袋。

突然,他眼前出现了一个白色的光幕,上面还有一行行字。

可郑大宝不识字啊,看了一会儿,啥也没看出来。

他心里想着,这光幕挡着视线,要是能收起来就好了。

刚这么一想,光幕就慢慢变淡,消失了。

这把郑大宝吓了一跳,他又试着想让光幕出现,嘿,光幕还真就又出现了。

他玩了一会儿,觉得挺神奇的,就把光幕收了起来。

最后他把储物袋揣进怀里,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就像做贼似得。

郑大宝扛起锄头,大步走出山洞。

山谷里还是那么安静,鸟叫虫鸣的声音像在催他回家。

回到家的时候,天己经黑了。

屋里,昏黄的油灯一闪一闪的,灯芯滋滋作响。

一家人围坐在一块儿,父母在另一边。父亲正专心地编着竹篓,长长的竹条在他粗糙但灵巧的手里穿来穿去,慢慢地有了竹篓的样子。

母亲在旁边缝补衣服,铁针带着线在布上上下飞舞,动作又熟练又轻。

郑大宝坐在板凳上,他眼睛一会儿看看父母,一会儿看看地,心里像开了锅一样,翻腾个不停。

终于,他鼓起了勇气,“嗖” 地一下站了起来,动作太急,把板凳都弄得 “吱呀” 响了一声。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打破了屋里原来安静的气氛:“爹,娘,我…… 我有个事儿,想跟你们说。”

父母被他这突然的举动吓了一跳。父亲正摆弄竹条的手停住了,抬起头看着他,眼睛里满是疑惑。

母亲也停下了手里的针线,线头还在空中晃悠着,眼睛里透着关心。

“啥事啊,儿子,怎么这么慌慌张张的?” 父亲皱着眉头问,声音有点粗,但能听出对儿子的关心。

郑大宝咽了口唾沫,喉结动了动,向前走了一步,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手指关节都因为用力变白了,说:“爹,娘,我那天在山洞里找到一本很奇怪的书,看着就很神秘,感觉里面有大秘密。

可是上面的字,我一个都不认识,看了半天,一点都没看明白。”

说着,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脸上全是懊恼和着急的样子,眼睛里满是不甘心,那本近在眼前却看不懂的书,成了他心里一道过不去的坎儿。

父母互相看了一眼,眼睛里都是惊讶的神色。

母亲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

父亲把手里的竹篓放到一边,坐首了身子,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什么书这么奇怪?咱们山里怎么会有这样的东西?”

郑大宝摇了摇头,接着说:“我也不知道,可是自从看到那本书,我心里就像猫抓一样,一首想着。我想,如果我认识字,就能知道书里写的是什么了。

我想学认字,我真的很想弄明白书里写的东西,说不定能知道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儿,以后也能有更多的出路,不能一辈子都在山里,就靠采药、种地过日子吧。也许学了书里的东西,能让咱家过上好日子呢。”

他越说越快,声音也越来越大,眼睛都有点红了,眼睛里透着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爹,娘,我求你们了,让我去认字吧。我知道家里活儿多,我保证,每天起早贪黑干活,一定不耽误,只要能让我去学认字。” 郑大宝说着,“扑通” 一声就跪了下来,膝盖砸在地上,扬起了一点尘土,眼巴巴地看着父母,眼睛里满是恳求。

父母看到他这样,赶紧站起来。

母亲的眼睛一下子红了,几步走过去,伸手想拉他起来:“儿子,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有话好好说。”

父亲也走到他身边,轻轻地叹了口气,声音里有点无奈,但也有点感动:“你这孩子,怎么还跪下了,快起来。”

等郑大宝站起来,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粗糙的大手传来力量和温暖,说:“儿子,认字是好事,可是咱们村子里,除了村长,其他人都不识字,这事儿不好办啊。

而且,咱们是农家孩子,认字不知道有什么用,还耽误干活,爹怕你只是一时兴起,到最后白忙活一场。”

母亲也在旁边点头说:“是啊,儿子,咱庄稼人的本分就是把地种好,认字这事儿,娘怕你费了力气,最后没什么用。”

郑大宝一听,急得首跺脚,额头上冒出了细细的汗珠,两只手又比划起来,身体向前倾,脸涨得通红,说:“爹,娘,我不是一时兴起。

你们想想,那书里说不定藏着大秘密,要是我能认字读懂了,也许能给咱家带来好处。就算不为这个,我也想多懂些道理,看看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不能一辈子都不识字吧。”

父母看他说得这么认真,虽然心里还有点担心,但也没再反对。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亮,郑大宝就和父母起来了。

收拾好以后,带着家里攒的一些铜板和几条腌好的腊肉,就往村长家走去。

村长家在村子中间,小院收拾得很干净,围墙是用青砖砌的,虽然不新,但很整齐。

门口的对联,字写得很有力,虽然红纸被太阳晒得有点发白了,但还是能看出村长有学问。

郑大宝轻轻地敲了敲门,“咚咚咚”,声音在早晨的宁静中传得很远。

不一会儿,门 “吱呀” 一声开了,村长出来了。

村长五十多岁,长得瘦瘦的,穿着一件有点发白的青布长衫,很平整,没有一点褶子。

看到郑大宝一家,愣了一下,马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哟,大宝啊,你们这么早,怎么来了?快进来。”

进了院子,郑大宝有点不好意思地搓着手,父母满脸笑容,父亲把手里的礼物递过去,陪着笑说:“村长啊,打扰您了。

是这样,咱家大宝,特别想学认字,我们想着,村里就您有学问,就厚着脸皮来求您,希望您能教教他。这是我们家自己做的东西,您别嫌弃。”

村长看了看礼物,眉毛微微挑了一下,马上笑着摆摆手说:“哎呀,都是乡亲,这么客气干什么。”

大家都坐下以后,郑大宝鼓起勇气,脸涨得通红,声音清脆而紧张地说:“村长,我真的想学认字,以后也想多懂些道理,看些书,求您教教我吧。”

父母也在旁边赶紧说:“是啊,村长,这孩子有这个想法,我们当父母的,也盼着他能有点出息。”

村长摸着胡子,想了一会儿,眼睛在郑大宝身上看了看,看他眼睛里满是渴望和坚定,就点了点头说:“行,大宝,难得你有这份上进心,我答应你。

以后每天早晨,你来我这儿识字,记住了,学了就要用心,别学一半就不学了,学完以后回家自己要多练习。”

郑大宝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眼睛有点红,激动得声音都有点发抖:“谢谢村长,我一定用心学,不会让您失望的!”

从那以后,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郑大宝每天早上都早早地起来,跟着第一缕光去村长家。

路上的露水把他的布鞋打湿了,裤脚沾满了泥土和草,他都不在乎。

在村长家那个虽然简单但充满书香味的书房里,村长拿着戒尺,指着书本上的字,一笔一划地教他,从最基本的笔画到诗词文章,郑大宝就像一块干渴的海绵遇到了水一样,学得特别认真。

回到家,只要有一点空,他就找一根削尖的树枝,在院子的泥地上写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地上全是他写的歪歪扭扭但是充满热情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