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 归乡探亲

告别叶千雪后,郑大宝驾驭飞舟,在浩瀚苍穹中日夜兼程。本文搜:红宝石文学 免费阅读

数日的奔波,他的衣衫沾染了旅途的尘埃,可眼中归乡的急切却愈发炽热。

终于,大盛国的边境映入眼帘,他没有丝毫停留,心中那团思念的火焰,驱使他马不停蹄地朝着武州飞去。

几天后,郑大宝稳稳站在武州城门口。

仰头望去,斑驳的城墙一如既往的矗立着,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昔日的一幕幕场景映上心头,摇了摇头,将繁杂的思绪抛出脑海,随着人流走入城中。

进进出出的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口音的交谈声、小贩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传入他的耳中。

他的眼神中满是感慨,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亲切感。

郑大宝漫步在武州城的街道上,熟悉的街巷、店铺,每一处都勾起他无数的回忆。

路过一家小吃摊,那熟悉的香味瞬间将他拉回曾经和陈青爷俩一起吃着小吃、谈天说地的日子。

他在摊位前驻足片刻,买了一份小吃,细细品味,熟悉的味道让他眼眶微微湿润。

闲逛一阵后,他开始精心挑选礼物。

丝绸店中,他轻抚着精美的丝绸,想象着李欢父母收到时的惊喜;

玉石店里,他仔细挑选一些名贵的玉石,准备刻画上合适的符文,做成小法器来送给叶群的亲人和家乡的亲朋好友;

还有一些从凌云宗淘来的稀罕玩意儿,他想着定能让陈立眼前一亮。

准备好礼物后,郑大宝先来到了河西郡李欢和叶群的家。

他敲响院门,李欢的家人打开门的那一刻,眼中先是闪过一丝疑惑,待郑大宝说明来意,惊喜瞬间涌上他们的脸庞。

“是欢儿的师兄啊,快请进” 李欢的母亲激动地喊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眼眶也迅速红了起来。

郑大宝笑着走进院子,将李欢和自己准备的礼物以及饱含思念的书信一一递上。

李欢的家人双手颤抖着接过,眼眶瞬间红了。

他们拉着郑大宝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问长问短,话语中满是对远方孩子的牵挂。“大宝,他们在外面过得好吗?吃得饱吗?穿得暖吗?” 李欢的母亲焦急地问道。

郑大宝耐心地一一作答,详细地讲述着他们在凌云宗的修炼生活,那些有趣的经历,听得家人们时而欢笑,时而感慨。

这时,李欢家调皮的小侄子跑了过来,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礼物,气氛瞬间变得有些紧张。

郑大宝却笑着摸摸孩子的头,说没关系,李欢的家人们这才松了口气,院子里又充满了温馨的笑声。

李欢的家人们对他千恩万谢,那真诚的感激之情让郑大宝心中也暖烘烘的,最后他们还委托郑大宝带了一些家乡的土特产和书信回去。

接着,他又去一趟叶群的家里,告别了李欢和叶群的家人,郑大宝又来到了青阳县陈府。

远远望去,陈府依旧气派非凡,朱红色的大门,高大的石狮子,彰显着家族的底蕴。他走上前去,敲响了大门。

门缓缓打开,一位管家模样的人走了出来。

郑大宝表明身份后,管家连忙将他请进府中。

在大厅里,郑大宝见到了陈立。

陈立的面容跟十几年前相比,明显老了一些,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一些皱纹,但他的脸色依旧红润。

陈立看到郑大宝,先是一愣,似乎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人就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少年。

随即,惊喜涌上他的眼眸,他快步走上前,激动地说道:“大宝,真的是你啊!真是好久不见啊!”

两人坐下后,相谈甚欢。

郑大宝讲述着自己和陈青在凌云宗的经历,他们在凌云宗艰难立足、灵田丰收的喜悦,还有陈青在宗门的一些经历。

陈立在一旁,仔细聆听,时而激动,时而担忧,不时发出感慨。

当得知郑大宝己经达到筑基期时,陈立更是惊叹不己,眼中满是欣慰与赞赏:“大宝,你真是好样的!当年我看你小小年纪,便很是不凡,我就断定你肯定会有大出息,如今果然不出我所料!”

郑大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接着两人又聊起了陈青的近况。

听闻陈青己经达到了炼气七层,陈立顿时欣慰不己:“青儿这孩子也终于长大了,我们陈家后继有人了。”

两人叙旧之后,郑大宝从储物袋中取出陈青为陈立准备的礼物、书信,还有那枚珍贵的筑基丹。

陈立接过礼物和书信,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轻轻抚摸着书信,仿佛能感受到远方孙儿的思念。

然而,当郑大宝将筑基丹递到他面前时,陈立却坚决不肯收。

他摆了摆手,认真地说道:“大宝,这筑基丹太珍贵了,我都这把年纪了,突破筑基期的希望渺茫,与其我吃了浪费,不如将它留给青儿,让他多一份筑基的希望。”

郑大宝连忙劝说:“陈伯,这是青弟的一片心意,他盼着您能收下。只有您收下了,他才能安心在凌云宗修炼。您想想,青弟在那边日夜牵挂着您,要是知道您不收,他修炼都没法静心。而且以您的根基,说不定这筑基丹能助您一臂之力 ,让您也突破到筑基期,到时候您也能陪青弟走得更远。”

两人推辞了许久,郑大宝言辞恳切,再三强调陈青的牵挂。

最终,陈立眼眶微红,勉强收下了筑基丹,心中满是对孙儿的疼爱与对郑大宝的感激。

收下筑基丹后,陈立不禁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家族中的奋斗岁月,那些为了家族兴盛而拼搏的日子,感慨如今家族的希望都落在了后辈身上,而陈青的成长让他看到了家族未来的光明前景 。

离开陈府后,郑大宝没有忘记曾经对他有帮助的赵轩、王猛、林悦、钱穆、童源等修士。

他从储物袋中拿出精心准备的、对炼气期有极大帮助的丹药,分别送到他们手中,以表感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