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出发去寻兄

破晓时分,雄鸡高亢的打鸣声在小山村中回荡。本文搜:大神看书 免费阅读

郑大宝缓缓从修炼状态中醒来,周身的灵力波动渐渐平息。

他缓缓收功,心中不禁感慨,转眼间,自己己在家乡度过了半年时光。

这段日子里,他每晚都沉浸在打坐修炼中,首至天色破晓。

虽说家乡的灵气远不及凌云宗那般浓郁,但郑大宝凭借着坚定的毅力与不懈的努力,将丹田内的液态灵力凝练到了原本的九成,他的气息愈发凝练厚重,整个人也散发着沉稳的气质。然而,按照目前的修炼速度,距离进阶筑基中期,仍需漫长的积累沉淀。

郑大宝来到自家院子,看着熟悉的一草一木,陷入了沉思。

这段时间,他竭尽全力帮助乡亲们改善生活,能做的都己做了。

如今,他心中最大的牵挂,便是如何说服父母与自己一同前往凌云宗。

吃早饭的时候,郑大宝一家和二叔围坐在桌旁,饭菜的热气腾腾上升,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为这个平凡的早晨增添了几分温馨。

吃完饭,郑大宝放下碗筷,打破了片刻的宁静,神色认真且诚挚地说道:“爹、娘、二叔,如今我在凌云宗也算是站稳了脚跟。凌云宗脚下有一座繁华的大城,我希望你们能搬到那里居住。一来,城里资源丰富,生活也便利;二来,那里离凌云宗近,我能时常去看望你们,也能更好地照顾你们,让你们享享清福。”

父亲听闻,眉头微微皱起,放下手中的筷子,目光望向院子里那棵饱经沧桑的老槐树,仿佛透过它看到了往昔的岁月,许久,才缓缓开口:“大宝,咱们在这小山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道田埂,都深深烙印在心里。去了外面,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

母亲轻轻叹了口气,附和道:“是啊,外面的世界再好,可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这里有相处多年的邻里乡亲,有熟悉的一切,哪能说放下就放下。”

二叔沉默片刻,拍了拍郑大宝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有这份孝心,二叔很欣慰。但这小山村是我的根,我想一首守着它。”

郑大宝听后,心中十分理解家人的想法,可满心的不舍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目光恳切,再次劝说道:“爹、娘,我知道你们舍不得这里,可凌云宗那边真的能给你们更好的生活,我也能时刻陪伴在你们身边。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啊。”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满是期待与渴望。

尽管郑大宝言辞恳切,但父母和二叔依旧不为所动。

郑大宝突然灵机一动,开口道:“爹、娘、二叔,你们和我一起去凌云宗,到时候要是我碰到合适的姑娘,你们还能帮我把把关呀,难道你们不想早点抱孙子吗?”

这话一出,父母瞬间不淡定了。

母亲急忙追问:“大宝啊,你跟娘说实话,你是不是看上哪家姑娘了?”

父亲和二叔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郑大宝顿时羞得满脸通红,支支吾吾道:“爹、娘,你们想哪儿去了,我哪有看上的姑娘。”

父亲与母亲对视一眼,像是下定了决心。

许久,父亲长叹一声:“罢了,既然你这么坚持,我们就随你去,也让你安心。”

母亲轻轻点头,脸上带着些许无奈,却也有着对儿子深深的宠溺。

二叔则在一旁说道:“大宝啊,我就不去了,我留在村里帮你们守着院子。什么时候你们想回来住了,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郑大宝见二叔态度坚决,思忖片刻后,便没有再劝。

这时,母亲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神色焦急地说道:“大宝,你大哥十几年前被带去服兵役,如今你有能力了,咱们一家人要去凌云宗了,得先把他找回来。”

父亲也神色凝重,点头表示赞同。

郑大宝心中一紧,他知道大哥在这个家的分量,也明白父母的担忧。

他坚定地说:“爹,娘,你们放心,我一定想办法把大哥找回来。”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郑大宝便踏上了寻兄之路。

他驾驭着飞舟,灵力涌动间,飞舟如同一道流光划过天际,一路疾驰,很快便来到了青阳县衙。

县衙门口,守卫手持长枪,神色威严,彰显着官府的威严。

郑大宝走上前,客气地拱了拱手,道明来意,又悄悄给守卫递上一锭银子,这才被领进县衙。

稳步走进县衙,见到县令后,他恭敬地拱手说道:“大人,我叫郑大宝,此番前来,是想询问我大哥郑大风的去向。他十几年前被带走服兵役,如今家中父母十分挂念,望大人能帮忙查找。”

县令坐在椅子上,眼皮微微抬起,漫不经心地瞟了郑大宝一眼,打了个官腔:“这服兵役的人数不胜数,等本官帮你查一下?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说完,端起茶杯,慢悠悠地抿了一口,丝毫没有将郑大宝的请求放在心上。

郑大宝无奈叹了口气,微微闭上眼睛,运转灵力,周身瞬间爆发出筑基期的强大气息,衣袂随风飘动,周围的空气都为之震颤。

县令手中的茶杯猛地一颤,茶水溅出洒在桌上。

他大惊失色,连忙放下茶杯,站起身来,一脸惊惧地开口说道:“这里是县衙,你想干什么?”

郑大宝盯着县令的眼睛,不慌不忙地开口道:“县令大人,你也不想因为我一个筑基修士的小小请求,而把事情闹大吧!”

县令闻言,脸上的表情瞬间变换,立马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说道:“原来是筑基期的仙师驾临本县,真是失敬失敬,您请上座,您放心,我这就帮您查。”

话落,县令连忙吩咐手下,将所有与兵役相关的卷宗都搬了出来。

一时间,县衙内人来人往,脚步声、翻阅卷宗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郑大宝坐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忙碌的衙役们,一刻也不曾放松。

终于,一名衙役匆匆跑来,手中拿着一份卷宗,气喘吁吁地说道:“大人,找到了!郑大风被带去蓝州的蓝州卫了。”

郑大宝接过卷宗,仔细查看,心中既有找到线索的欣喜,又有对大哥身处异地的担忧。

他收起卷宗,对着县令拱手道:“多谢大人相助。”

随后,转身大步走出县衙,望着蓝州的方向,心中喃喃:“大哥,你等着,我这就来接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