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李恪在操控

第475章 李恪在操控

“放屁,死不投降!”

新罗王咆哮。?萝~拉(§?小e#说??/ |§更§新e?>最\~全#

对于国王来说,投降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

而且这一投降,等待新罗的就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灭亡。

“不投降,那就开战!”

两国将军冷笑。

下令开始攻城。

城池上,新罗王退开一边。

朝中的一些大臣也跟着在一旁。

“去大唐的信使呢?”

“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

新罗王咆哮。

高句丽不回应,百济不回应,西突厥等国家没办法帮助,于是又派人去找大唐。

他知道是大唐在背后搞鬼,但也只能让人去向大唐求情,以得到大唐的宽恕。

但是,人早就去了,和去高句丽和百济等国家的一样早就出发了。

可现如今,都没有消息返回,其他国家的都有消息送回了。

所以,到底是什么情况?

去大唐的可是自己最宠爱的女儿啊。

……

大唐京城,鸿胪寺。

新罗王的人其实早就到了大唐。

但是,到了鸿胪寺已经五天了,还是没见到李恪。

她已经跟鸿胪寺的人说她想见李恪了,但他们就是说已经上报了,按照流程得等两三天。±o兰£t:兰?文?′学{> ?已tu发-布2=最§?@新?d¤章=¨节e¨@

结果一等就是五天,新罗的公主她们也只能忍气吞声,一遍遍催促。

最后,到了第六天,这位公主实在忍不住了,她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再等新罗就要完蛋了。

于是,她鼓起勇气,走到朱雀门,跟那边的士兵亮明身份,要求见李恪。

当然,不是谁都能见到李恪的。

要是随便谁都说自己是公主,就要见李恪,那李恪还怎么工作啊。

所以这位公主被拦住了。

但她已经豁出去了,就在朱雀门那里大吵大闹起来。

最后,禁军出来把她抓走了,查明了身份后才见到了李恪。

“新罗公主川彩蝶,拜见唐皇。”

新罗公主川彩蝶战战兢兢地拜见李恪。

“见我有何事?”

李恪看着川彩蝶。

长得不错,身材也很好,亭亭玉立的,挺吸引人的。

“求唐皇救救新罗。”

“我愿意终身为奴为妾,服侍唐皇。”

川彩蝶急忙说出自己的来意。

来求李恪,新罗王已经跟她说得很清楚了。

任何条件都能答应,最好是能留在李恪身边。

只有留在李恪身边,新罗将来才有机会,才不会被高句丽和百济欺负。*9-5+x\i\a`o,s-h-u\o·.¢c-o\m~

“求救啊……”

李恪轻轻叹了口气。

看来,新罗是真的快撑不住了。

现在都过去三个月了,新罗撑不住也是正常的。

“是的,求唐皇开恩。”

川彩蝶可怜兮兮地看着李恪,希望他能帮帮忙。

“新罗自己要完蛋的。”

“来人,把新罗公主带下去。”

李恪淡淡地说。

禁军立刻过来,把新罗公主带走了。

新罗公主当时就傻了,愣愣地看着李恪。

连谈都不谈,就直接说她国家要亡,真是太让人绝望了。

她可能也没想到,她的结局也不会好。

又过了一个月。

新罗王城终于被攻破了。

但让人意外的是,一直说要和国家共存亡的新罗王并不在俘虏行列里。

不仅他不在,整个王室都不在,他们都在城门被攻破前一天晚上,带着大批金银珠宝坐船逃走了。

得知真相的百姓都崩溃了,一时间哭声震天,也不知道是因为国家被灭而哭,还是因为跟错了人而哭。

高句丽和百济结束了战争,全面接管了百济,任何想反抗的都会受到严厉打击,严重的直接处死。

新罗就此灭国。

消息传出去,诸国震惊。

西突厥三国都感到一阵阵压力。

先是扶桑,后是吐蕃,现在是新罗。

这几年来有好几个国家被灭掉,太过可怕。

如此环境,让他们都觉得自身的安危很难得到保障。

三国再次举行会盟,加强三国之间的交流,为了保全自身。

关于新罗被灭,大唐也同样收到消息。

但是大唐的消息却很奇怪,说是李恪授意的原因。

因为在此之前,皇帝李恪又离开了皇宫一段时间,不知去了哪里。

然后高句丽和百济两国联盟,攻击百济,然后百济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救助而灭亡。

于是坊间有传闻,是因为李恪的原因,才使的新罗被灭掉,毕竟诸国当中,也就只有大唐有那么实力。

朝廷的高层也是如此觉得。

但是没有证据,李恪也没有回应,于是也就不得而知。

这一日,高句丽和百济使者同时到达大唐,要向宗主国表明国土扩增,希望宗主国承认。

如此消息一出,大唐上下都猜测就是李恪在背后操控的,就是李恪让两个国家灭掉新罗的。

百姓大喜,更加骄傲,民族情结高昂。

“准!”

李恪准奏。

声音像是响彻整个大唐。

无数人仰望着李恪的存在,李恪威严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陛下如今威震四海,功盖天下,是否要重定国号?”

侯君集面见李恪,表达来意。

李恪继位已经好几年了,但一直都是用贞观的年号。

众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觉得这样下去一直都挺不好的。

今日高句丽和百济两国臣服,大臣们又有了想法,其中以侯君集为最。

“可以商议。”

李恪沉吟片刻,淡然道。

其实国号,李恪不想更改的,一直用贞观挺好的。

后世就有贞观盛世,他延续贞观年号没有问题。

不过可以先商议出来,以后再考虑是否使用。

“是。”

侯君集恭声应是。

如果李恪能够征用国号,那他也有一份功劳。

随后,侯君集退下,御书房很快就剩下李恪一人。

李恪没有继续批改奏折,而是看向侯君集离开的方向。

今日侯君集主动过来询问,应该是有几点因素在里面的。

他想着表现。

也因为,自己的威望更高。

这个时候完全可以考虑整顿官场。

对于侯君集的职位,李恪早想过调整的。

他的存在,对未来皇子们的晋升会造成问题。

这个是其次,关键是他对官员的掌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也越多。

朝廷大臣们的位置,是不能坐太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