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节度使

第425章 节度使

一切可以说是可控的。′i·7^b-o_o^k/.*c.o\m′

“臣也没有意见。”

房玄龄也附和道。

他想的跟陈柏差不多一个样。

“那就好。”

“你们帮朕把关一些人选,不要太多,三五个就行。”

李恪点头,对此很满意。

没有意见,那就是最好的,君臣都能够和睦。

“陛下,臣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讲。”

房玄龄突然开口。

“直说就是。”

李恪示意他开口。

同时也好奇房玄龄怎么会突然这样说。

陈柏也是如此,略有诧异地看向房玄龄,不明他想要说什么。

“陛下,如今扶桑已经完全落入我们大唐的掌控。”

“高句丽和新罗以及百济,也慢慢落入我们的掌控当中,未来也将会是成为我们的国土。”

“然现在大唐的面积太大了,朝廷很难控制地方,朝廷的负荷很重,有些事情难以处理妥当。”

“臣以为,这个时候是否应该在偏远地方成立节度使,好让他们管理好远方边境呢?”

房玄龄沉声道。

这个想法,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很久了。

作为大唐的高层,他深知扶桑的消息回来需要很久的时间。?微?[}趣^小$说£ >>更?;±新^最¤1£快¥?

同时,这种情况以后将会更多,更持续。

这样下去,很容易导致地方政务堆积,影响地方的发展。

因为传回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传过去又需要很长的时间。

中途还可能会出现其他意外,这样效率很低的。

“节度使……”

李恪身体一震,喃喃开口。

节度使的出现,会带来了什么李恪是知道的。

一开始是好的,政策的设立之初也是好的,但是结果是坏的。

节度使的出现,以至于边境官员的权力太大,最终导致节度使之乱,大唐差点灭亡。

李恪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拒绝房玄龄的提议。

但是转眼一想,好像节度使的出现,也挺好的。

“你认为如何?”

李恪没有回答房玄龄的话,而是看向陈柏。

房玄龄也看向陈柏,想听听陈柏的回答,他之前也和陈柏说过这点。

但是两人只是讨论一下而已,并没有确定下来,以至于到现在这个问题也没有确定出答案。

“关于房相所说,我其实是知道的。”

“但节度使的出现,可能会使得他们的权力变得很大,如果监控不好,恐怕会出现权力过大的问题。/l!u~o-l¢a+x!s_..c¨o^m/”

陈柏思索了好一会儿才开口。

尽管房玄龄和他说过这件事,但是他也有他的担心。

那就是节度使的权力太大了。

如果节度使有异心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问题,对朝廷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此话有理,但以陛下的威严,这些都不是问题。”

房玄龄反驳。

有李恪坐镇中央,一切都不是问题。

不要说一个节度使了,就是盘横千年的世家也不敢反。

随着现在的报纸普及,整个大唐国都没有人能够在李恪的眼皮底下做出叛逆的事情的。

“陛下虽然威震天下,可陛下百年之后呢?”

陈柏同样反驳。

这话说的有些诛心,一般大臣不敢说这样的话。

“陛下如今才二十出头,还有很长很长的未来。”

“在陛下有生之年中,节度使的问题肯定是能够解决的,完全无须担忧节度使权力过大的问题。”

房玄龄声音大了一点。

两人之间的讨论带着一点火药味。

“好了好了。”

“你们的意思,朕都明白了。”

“房相的提议不错,不过朕也有些改正,你们听听如何。”

李恪见两人快要吵起来,赶紧开口道。

两人这才停下来,都看向李恪,看李恪有什么改正的。

“节度使的设立,朕觉得不错。”

“但朕觉得,节度使的权力,只有行政权,而没有军政权和监察权。”

“同时,为了防止权力过剩,每个节度使在一个地方就任不

超过四年,四年之后必须调往其他地方。”

李恪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关于这个异地调往的,是后世的经验。

在某种程度上,节度使就是一方省长,比省长的权力可能大一些。

但四年一制度,能够大概率减少节度使在地方上的权力过剩,制止拉帮结派的现场发生。

“陛下的意思是,弱化节度使的权利,措施一个地方三足鼎立,而避免节度使在同一个地方关系错综复杂的原因?”

陈柏很快就看清楚李恪的目的。

一旁的房玄龄也是明白,低头陷入沉思当中。

李恪的改正,无疑是比两人的都要好,至少比他的想法好很多。

避免节度使权力过剩的问题,同时又有人能够以节度使的权力去治理一个地方。

“不错。”

“现在大唐有十道一省。”

“不过,有些道的划分不太清楚,而且太大了。”

“我觉得咱们可以废除道的划分,直接用省来划分。”

“还有,扶桑省太大,分成三四个省更好。”

“全国最好能分成二十个省份,每个省有省长、大都督、检察长三个人来共同管理……”

李恪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其实对后世的官职不太了解,只知道大概是这样。

不过,既然提出了这个想法,陈柏他们肯定能帮忙细化。

权力分配、政治关系这些,他们这些臣子都能搞定,不用担心谁压谁。

“陛下真聪明!”

“我们怎么就没想到……”

房玄龄惊讶道。

这样的设定,跟三省六部差不多。

但是这样的政治关系,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而且每四年调动一次,还能推动地方发展,减少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陛下真聪明!”

陈柏也激动道。

他真的很佩服李恪,总能提出一些创新的想法。

“这些都是基于你们的提议改进的。”

“你们回去,做个详细的方案再来找我。”

“另外,我觉得地方的大都督和监察长也应该每四年换一次。”

李恪淡淡笑着。

这其实是在给他们戴高帽子,但听起来还挺舒服的。

告别了李恪,两人回去商量这事。

相信不久后,大唐会有很大的变化。

从十道一省变成二十个省,还有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