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真诚交流
先生昨晚说的,我就记在心里了。”
“哎,殿下太急了,天佛现在虽然有点问题,但还有实力。
这个时候去找柴令武,他肯定不会搭理你。
这个人很谨慎。
对他来说,按部就班就好,天佛早晚会完蛋。
这期间,天佛的财富和资源会不断流出来。
这对柴令武是功绩,不会轻易放弃的。
如果我是殿下,就不会这么急,而是慢慢跟他交朋友。
交朋友不是一次见面就能成的。”
水月提醒道:“等一两个月,两人熟悉了,很多话就能随便说了。
现在你去,他会警惕你的,所以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不会接话。”
释恒远沉默了,过了会儿他才说:“这么说,是我太急了?”
水月点头。
“不过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你更了解他了。
但这次也提醒了他,让他有了防备。”
“那我怎么办?”释恒远问道。
“真诚交流。”
水月道。
“不过,下次交流很重要,殿下要真诚。
如果不成功,可以向陛下请示,在东宫设宴请柴令武。
什么都不说,就是喝酒聊天。
等熟悉了,再推心置腹。
但不要在宫里聊,可以邀请柴令武去城郊散心,这样效果会更好!”
释恒远点头,心里暗自懊恼。
想着自己的身份,那股傲气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两天后,他向释永生请示。
现在释永生已经很少管事了,听说释恒远要宴请柴令武,他给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可以,从今天起,你正式监国,明天开始处理国事。”
如果是以前,释恒远肯定会兴奋得跳起来。
但现在,他却高兴不起来。
“父亲,您……”
“我累了,以后,天佛就交给你了,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
释永生说道。
释恒远脑袋有些迷糊,一时半会儿也弄不懂他的意思。
迷迷糊糊地离开万佛殿,释恒远回头看了一眼,竟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太子,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开心。
他给柴令武发了请帖,邀请他来东宫参加晚宴。
柴令武准时到了。
晚宴非常丰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释恒远又叫来了一些清白的妃嫔。
柴令武带来的人也不少,每个人都送了两个妃嫔。
对柴令武更是大方,直接送了十个。
但柴令武拒绝了。
释恒远:“柴都尉,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心领了,我心里只有夫人。”
柴令武拱了拱手,他的态度很明确,让其他人收下了妃嫔。
释恒远看了一眼水月,见他轻轻摇头,本来还想多劝两句,也只能作罢。
“时间不早了,感谢殿下的宴请,告辞!”
柴令武起身,随即带着众人离开。
释恒远亲自送到宫门口。
回到东宫,他问水月,“还有人不偷吃的?”
“他可以不要,但我们不能不送。”
水月道。
“而且,他没让其他人也拒绝,说明他已经明白你的心意了。”
“上次的误会,这次算是化解了。”
释恒远点头,“这样就好。”
“对了先生,父亲让我监国了,从今天开始,他不管事了。”
水月一愣,随即问:“这不是你想要的么?”
“可我心里没底,父亲应该是明白我的意思了,所以心灰意冷,无法改变现状,不如眼不见为净。”
释恒远道。
“也许吧,但这是最好的局面了,这样才能保全大家,而不是两败俱伤。”
“或者,没有两败俱伤,只有一胜一败。”
水月念了一句佛号,然后告辞离开。
释恒远望着灯火通明的东宫,内心涌起一股悔意。
只可惜,他已经没有退路。
接下来的几天,地方起义军越发猖獗。
根据不完全统计,境内有上百起义军,他们打着不同的旗号发动战争,每天都有大量的流民涌入城内。
这让原本稳定的天佛城变得动荡不安。
而且,这些起义军装备精良,经常有起义军斩下地方官员的头颅,占领县城的消息传来。
一时间,天佛烽烟四起。
大量的奏折送来,释恒远焦头烂额。
“报,殿下,又有新的起义军出现……”
“就没有一个好消息么?”
释恒远看着那人,眼神里满是愤怒。
那官员无奈道:“没有。”
释恒远无语。
只能调兵遣将,去镇压起义。
最后,有官员道:“殿下,地方官员恒远镇压这些反贼,而且,这些敌军太多,装备精良,已经不是我方地方武装能解决的。”
“所以臣以为,不如封锁万佛城周边,确保周围的安全。”
“只要核心不失,迟早能击溃敌军。”
“嗯,得招兵买马,大概需要两百万兵力才比较靠谱。”
“只要看住京兆周边大概千五百里的地盘,别让出问题就行。”
反贼到处都是,没完没了。
所以,得让这些反贼自己人打自己人。
“这不是等于养寇自重么?”
释恒远皱着眉头。
这时候,水月开口。
“殿下,让反贼互相残杀,活下来的是最强的,咱们就不用忙了。”
“那老百姓怎么办?”
释恒远假模假样问道。
水月:“世道乱了,只能尽量保住核心地带,要是慌了手脚,才是真的麻烦。”
“就这么办吧。传令下去,招兵。通知各地将领回防。”
“还有,如果有流民过来,开仓救济。”
释恒远下达命令。
释永生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对释恒远的处理办法点了点头,觉得这样行。
他也清楚,现在面临的危机是前所未有的。
他跪到列祖列宗的灵位前。
“不肖子孙释永生给您们磕头了,如果列祖列宗在天有灵,请不要怪罪。”
他在灵位前诚恳地忏悔。
他知道,自己不管事,是逃避。
但就算管了,局势可能更糟。
所以,眼不见为净。
随着兵力收缩,地方的起义军更加猖獗,民众也跟着受苦。
不过这对京兆地区的百姓影响不大,他们还是吃吃喝喝,该救济的救济。
但是随着流民涌入京城,他们也开始了解到朝廷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