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弹劾与站队

自从上次平安县的事传到朝廷,楚帝震怒,大皇子和二皇子就被赶出了皇宫。

而且还被禁足在府邸内。

大皇子还好些,站在他这一边的势力全都是朝臣,离开皇宫反而可以让他们更频繁的接触了。

不过很快这些人就发现一件事,巡逻营的官兵在大皇子府邸周围几条街的巡逻更加频繁了,而且还会经常调查往来之人的身份。

一旦拿不出证明身份的文书就会被送去官府关押三日,就连不少官吏都遭了殃。

按理来说,巡逻营是在八皇子的掌管之下,现在八皇子离开了京城,巡逻营应该更加收敛才对,可没想到他们越发张扬了。

后来有风声传出来,朝臣们才反应过来,这巡逻营虽然是八皇子在管,但却是直接隶属于楚帝的,就连三公曹、六尚书都无法调度指挥他们。

也就是说,是楚帝在‘软禁’大皇子,更是在告诫其他大臣,不要在这个时候去触楚帝的眉头。

大臣们也就消停了下来。

至于二皇子,他的势力本来在后宫和军队。

现在宁家失势,他等于断了一臂,如今又被赶出皇宫,和后宫那些被他收买的下人之间的联系也都变弱了。

这让二皇子非常暴躁,还好皇后站在他这一边,他不时还能收到关于楚帝的消息。

当楚诚出现在平治县平定民乱的消息传到京城时。

楚峰和楚蓝都意识到他们被楚诚给坑了。

本来楚蓝都准备派死士去刺杀楚峰了,在他看来,没有了楚诚的威胁,只要除掉楚峰,皇位自认就是他的,就连楚帝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而楚峰更是准备了各种‘证据’,想要弹劾楚蓝,是他杀害了楚诚,这样一来,就算楚蓝不会被打入冷宫,也再无和他竞争太子之位的可能。

可现在,两人都意识到,他们成了小丑。

仇恨又重新转移到了楚诚的身上。

只不过现在楚帝正在气头上,如果他们还敢有所动作,说不定下一次就会被赶出京城到某个边远的封地去了。

所以两人这次再没有小动作,而是选择了收集各种关于楚诚在路上的情报,想要一击致命!

大楚皇宫御书房内,烟雾缭绕。

楚帝沉着脸看完影龙卫收集的情报。

他猛地起身一拍桌子:

“老八,好你个逼崽子!竟然连朕都敢欺骗!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楚帝在御书房内走来走去,脸上神色变幻不定。

他有心想要让影龙卫现在就把楚诚押回来问个清楚,他到底在搞什么鬼!

他能听到楚诚的心声,只要不露出破绽,自然不会被楚诚欺骗。

可一想到情报上的内容,楚诚这次又立下大功。

楚诚能想到的事,楚帝自然也能想到。

平治县的事看似简单,实则是有人在推波助澜。

楚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齐。

按照楚诚的心声来看,大齐很快就要内乱,大齐要是不想被大楚趁虚而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大楚同样出现问题。

上次夕月刺客一事,就疑似齐人所为。

“还好这小子有点本事,没有让奇人得逞!”

楚帝自我开解了半天,终于消了气。

一旁跪扶着的阿右这才抬起头说道:

“陛下,八皇子应该知道皇宫内有其他皇子的人,陛下知道的事,他们也会知道,他是不想平安县的事再次发生吧!”

楚帝瞪了阿右一眼:

“你什么时候对皇子之间的事这么上心了?”

阿右赶紧低头:

“奴才不敢!”

楚帝冷哼一声,坐回了龙椅,又看了一遍情报道:

“实话说,老八这次干的不错,不过朕没想到他竟然能把山匪和江湖侠儿的力量都掌握在手里,着实让朕有些吃惊啊!”

“还有他竟然敢对地方世家出手,还把良田都分给了那些流民,他知不知道朝堂都被这些世家把持着,他们要是弹劾起来,朕也会很为难?”

“这个兔崽子,净给朕找麻烦!”

楚帝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嘴角却翘了起来。

他心里还是很过瘾的,楚诚做了他没做到的事,干了他不敢干的事,这才是他的儿子啊!

第二天早朝。

正如楚帝所料,他刚做到龙椅上,大太监宣布早朝开始,就有几位文臣走了出来。

“启禀皇上,八皇子在平治县抢夺当地人田产,破坏大楚律法,激起民愤,此乃破坏祖制之举,请陛下定夺!”

“启禀皇上,八皇子身为皇族,却和山匪以及江湖歹徒合流,有辱皇家威仪,还请皇上降罪!”

“启禀皇上……”

接连十几位大臣都是对八皇子进行弹劾的。

反倒是楚诚平定民乱之事却没人提及。

中书令杨伟歌并没有站出来,而是老神在在的眯着眼睛,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

在他看来,就算是楚帝,也不能和满朝文武作对。

现在大楚朝堂上有半数以上的大臣都站在大皇子这边,至于其他大臣,也都被他警告过了。

更何况八皇子这次所做之事完全是和所有世家作对,没有一个大臣会允许这种行为。

楚帝的眉头越皱越深,他想到过这些朝臣今天会对老八发难,但没想到他们会这么迫不及待。

楚帝看向丞相司椿歌道:

“丞相可有话说?”

司椿歌摇了摇头,显然不想参与此事!

楚帝一拍龙椅:

“来人,把大将军柳随风给我抬上来!”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楚帝此举是何用意。

大将军的地位确实是在三公之上,可现在讨论之事并不涉及军事,为何要请柳随风?

半柱香后,柳随风真的被几名侍卫给抬上大殿。

楚帝把今天到的奏折扔给了他,然后道:

“大将军对平治县一事如何看?”

柳随风淡定的看完奏折,无视其他朝臣各种目光说道:

“八皇子平定民乱一事,有大功,分地方豪吏良田与良民之举,功在社稷,大善!”

楚帝笑着点了点头。

可朝堂上却乱了起来。

大臣们的矛头立刻指向了柳随风。

甚至有六旬老臣怒骂柳随风是‘一介匹夫’。

柳随风从始至终都是一个表情,自从他前日从楚帝的御书房出来之时,他就已经知道了楚帝的意思。

他再不站队,那就会步宁家的后尘,而且他还没有选择,只能贯彻楚帝的意思,为八皇子楚诚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