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力士,你怎么看(求订阅!)
从景区返回唐朝,唐玄宗便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了御书房。搜索本文首发: 今晚吃鸡 jinwanchiji.com
虽然他很清楚,唐朝的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安史之乱的主谋安禄山和史思明早已被他给杀死。
可想到李梦在录制中的话,还是让唐玄宗有些难受。
毕竟,作为一个拥有远大抱负的帝王,他常常将自己比作太祖太宗,希望开创一番盛世伟业。
然而,现实却往往与理想背道而驰。
自己不仅没有开创出超越先祖的盛世,反而让唐朝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
安史之乱的阴影虽然已被他亲手抹去,但历史上留下的那些裂痕和伤痕,却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中。
曾经,他以为自己的评价即便不是最高,也至少是中上。
毕竟,他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力求将唐朝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他广纳贤才,重视农耕,发展经济,使得大唐一度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可想到后世对他的评价,唐玄宗真的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好消息是后人对他前半生的做出了极高的评价,甚至将他比作太宗、高宗再世,称赞他在位前期,是真正的明君圣主,开创了唐朝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
坏消息则是,后人对他后半生的评价极低,认为他宠信奸臣,沉迷声色,导致朝纲不振,安史之乱爆发,让唐朝由盛转衰,是十足的昏君。
并喊出了让他早死20年的话。
唐玄宗想来,不禁有些感慨,自己可能是唯一一个评价这么矛盾的帝王了。
也是唯一一个被后人盼着早死的帝王了。
就在这时,高力士悄悄走进了御书房。
在唐玄宗从景区返回后,他便发现唐玄宗的心情不大好,于是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唐玄宗的神色,生怕一不小心触了霉头。
他轻手轻脚地走到唐玄宗身边,低声说道:“陛下,可是在景区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
唐玄宗叹了口气,目光从窗外收回,看向高力士,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与无奈。“力士啊,你可知道后人对朕的评价?”
高力士闻言,心中一紧,但面上依旧保持着恭敬,轻声答道:“陛下乃一代明君,后人的评价或有偏颇,陛下不必过于介怀。”
唐玄宗摇了摇头,苦笑一声:“明君?昏君?朕这一生,竟落得如此评价,真是可笑可叹啊!”
高力士见唐玄宗神色黯然,心中更是不安,连忙劝慰道:“陛下,人生在世,难免会有是非功过。后人评价,不过是后人看法,陛下只需问心无愧便是。”
唐玄宗闻言,微微颔首,沉默片刻后,又缓缓开口:“力士,朕问你,朕在位这些年,究竟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高力士闻言,心中更加忐忑,他深知这个问题不好回答,稍有不慎,就可能惹恼唐玄宗。
但他又不敢不答,只得斟酌着言辞说道:“陛下在位这些年,开创开元盛世,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只是后期……后期或许有些疏忽,但陛下已经知道历史的走向,想必也会有所警醒,未来定能弥补过往的不足。”
“陛下心怀天下,仁德广被,臣等皆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共谋大唐盛世。”
唐玄宗听罢,神色稍缓,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欣慰。他轻轻拍了拍高力士的肩膀,说道:“力士啊,你跟随朕多年,朕知你忠心耿耿。今日之言,朕记下了。”
言罢,唐玄宗转身走向书桌,提起笔来,似要书写什么。
高力士见状,心中稍安,知道唐玄宗已经从刚才的沉思中走了出来。
他静静地站在一旁,不敢打扰,只待唐玄宗吩咐。
唐玄宗提笔疾书,片刻后,放下笔,将写好的纸张递给高力士。
高力士双手接过,只见纸上写着:“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高力士看罢,心中微微一震。
这句话虽然简短,却透露出唐玄宗的豁达与自信,仿佛他已经超越了眼前的纷扰,将一切评判留给了历史。
他不知道,唐玄宗是否是受到华夏千古城的影响,亦或是受到商陆的影响,总之,一切都不一样了。
最起码唐玄宗不会在像历史上那般。
高力士望着唐玄宗,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
他为唐玄宗的转变感到欣慰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这份转变背后可能隐藏的深意。
唐玄宗的眼神中,既有对过往的释然,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高力士明白,这位帝王的心思,从来都不是他能够完全揣度的。
他低声说道:“陛下,无论您如何决定,臣都会坚定地站在您这一边。”
唐玄宗闻言,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高力士忠诚的认可,也有对这份君臣情谊的珍视。
他轻轻拍了拍高力士的手背,说道:“力士,有你在朕身边,朕很安心。”
高力士闻言,眼眶微湿,他感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与依赖,这份情谊,对他来说,
比任何赏赐都要珍贵。
他低下头,声音略带哽咽:“陛下,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唐玄宗见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有高力士这样的忠臣在身边,是他最大的幸运。
他拍了拍高力士的肩膀,说道:“力士,不必如此,你我君臣相知,何须多言。”
唐玄宗的眼神变得柔和而坚定,他继续说道:“朕知道,你一直为朕操心劳力,这份忠心,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高力士闻言,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唐玄宗。
“陛下,能为陛下分忧,是臣的荣幸。”
唐玄宗微微一笑,他深知高力士的为人,也知道他的忠诚与能力。
言罢,唐玄宗转身走向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色,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希望。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有高力士这样的忠臣相伴,他有信心走过任何风雨。
而高力士则静静地站在唐玄宗身后,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对唐玄宗的敬仰与忠诚,他知道,无论未来如何,他都会坚定地支持唐玄宗,直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