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李权

唐朝,皇宫。

唐玄宗坐在椅子上,看着下方的礼部尚书,他的脸上带着几分凝重与期待。

礼部尚书手持一份名单,恭敬地呈上。“陛下,今年的科举考试名单已经确定,各地才子云集,只待明日开考。”

唐玄宗接过名单,仔细地浏览着每一个名字,眼中闪烁着对人才的渴望。

他深知,科举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皇权、稳定朝纲的关键。

这次考试,他寄予了厚望,期待着能为大唐王朝选拔出一批杰出的栋梁之才。

对于本次考试的考场安排,唐玄宗更是亲自过问,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

他命令侍卫们严格把守考场,防止任何作弊行为的发生,同时,也派遣了御医在考场外待命,以防考生们因过度劳累而出现身体不适。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明日科举考试的正式开始。

唐玄宗坐在龙椅上,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几分忐忑。

他不知道自己将汉语拼音等后世东西加入到科举考试当中,是否能够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他深知,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是对传统科举制度的一次大胆革新。

但他也相信,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确保大唐王朝的长盛不衰。

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信心,也夹杂着一丝对未知的担忧。

然而,唐玄宗并未让这些情绪影响到他的决断。

他坚定地告诉自己,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要为国家的未来、为百姓的福祉,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尤其是想到这次离开时,商陆跟他说的话。

商陆告诉他,若要不想重现历史的悲剧,就必须勇于改革,敢于尝试新事物。

唐玄宗回想起商陆那坚定的眼神和深沉的话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商陆身为华夏千古城的经理,无论是智慧还是眼光都远超常人。

也正是在其的影响下,他才会这么坚定的进行科举考试改革。

唐玄宗回想起与商陆的每一次交谈,那些关于治国理念、关于民生疾苦的讨论,都让他受益匪浅。

他的每一句话,都像是明灯,照亮了唐玄宗前行的道路。

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力量,仿佛已经看到了科举考试改革后,大唐王朝更加繁荣昌盛的景象。

因此,他看着礼部尚书交代道:“这次科举考试便全权交由你负责,务必确保考试公平公正,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才。朕知道,此事责任重大,但朕相信你定能不负所望。”

“同时,朕也会密切关注此次考试的进展,若有任何舞弊行为,一律严惩不贷。你明白了吗?”

礼部尚书听后,连忙跪拜在地,神色庄重地说道:“微臣定当竭尽全力,确保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不负陛下厚望。”

唐玄宗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他深知,科举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保证其公正性和严肃性。

随后,他又对礼部尚书叮嘱了几句,关于考试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万无一失。

礼部尚书一一记下,表示定当遵照执行。

......

第二天,礼部南院,贡院。

作为本次科举考试专门设立的考场,天刚亮,贡院的门口便已经聚集了大量的考生。

他们有的神情紧张,不停地搓着手,有的则闭目养神,试图在考前保持冷静。

所有人都知道这次科举跟以往不同。

不仅是考试内容发生了变化,而且考试的监督和选拔机制也更为严格。

唐玄宗亲自过问,礼部负责考试,韩休全权负责,这无疑增加了考试的分量和重要性。

每一个考生都明白,这次科举考试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机遇,一旦成功,便能踏入仕途,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此刻,李权站在人群中,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他望着那高耸的贡院大门,心中五味杂陈。

因为不久前,陛下宣布本次科举考试将加入汉语拼音,这对于像他这样一直沉浸在古文之中的学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虽已日夜苦读,努力适应这一变化,但心中仍难掩焦虑。

李权此刻简直是恨死了这该死的汉语拼音。

若是有机会他真想当面去问问陛下,为何好端端的在科举考试中加入汉语拼音。

这不是为难他吗?

可惜,他知道自己人言轻微,即便心中有千般不满,万般无奈,也只能默默接受。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心情。

他知道,抱怨和不满并不能改变什么,唯有全力以赴,才能在这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李权转头看向周围的考生,他们的脸上也写满了紧张和焦虑。

看到这一幕,李权还是有些庆幸的。

毕竟,对比那些偏远地区的考

生,自己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至少,他能够比他们更早的学习汉语拼音,可以说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虽然这汉语拼音让他倍感头疼,但总比那些最近这段时间才开始学的考生强多了。

想到这里,他暗暗告诉自己,不能被这小小的汉语拼音所打败,要坚定信心,发挥出自己真正的实力。

他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回顾那些日夜苦读的时光,每一个拼音,每一个声调,都仿佛刻在了他的心里。

他告诉自己,无论结果如何,至少要尽全力一试。

就在李权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贡院内突然响起了一阵悠长的钟声。

这钟声仿佛有魔力一般,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回来。

李权猛地睁开眼睛,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和紧张。

他知道,这钟声意味着科举考试开始了。

果然,随着钟声响起,贡院的大门缓缓打开,几名身着官服的考官从贡院内走出,在他们身后还跟着一群面容肃穆的差役。

他们手持名册,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考生们见状,纷纷聚集过来,紧张而又期待地注视着这一幕。

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人生大考。

他们有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的则面色凝重,默默在心中祈祷。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但在这共同的目标面前,他们彼此间的差异仿佛被无限缩小,只剩下那份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梦想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