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朱棣的改变
当商陆来到杨玉环等人的传送点,找到裴旻和朱棣后,便将自己的打算一五一十的告诉给了两人。
对此,裴旻与朱棣听后,眼中都闪过了一丝惊喜。
他们没想到,自己的表演竟然能够得到商陆如此高的评价与重视。
裴旻轻抚着手中的长剑,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深知,这不仅是对他们才华的认可,更是他们走向更大舞台的机遇。
朱棣则显得更为激动,他紧紧握住商陆的手,连声道谢。
要知道,昨天下班以后,朱元璋便将其叫到了皇宫中,跟他进行了一番长谈。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关于皇位之事。
这其实是朱元璋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若是朱棣没有前往华夏千古城,不知道历史上明朝的走向,朱元璋便不会跟他谈起这些事。
可偏偏朱棣去了,并且知道了自己成为明朝皇帝。
这让朱元璋不得不重视。
要知道,一直以来太子之位都是朱标的,也只能是朱标的。
朱棣也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坐上那个位置。
但现如今,朱棣既然知道自己会坐上那个位置后,难保心态不会发生变化。
那时候,他是否会像历史上的那样,变得冷酷无情,为了皇位而不择手段呢?
对此,朱元璋并不清楚,因此为了避免这一事情的出现,朱元璋选择直接和朱棣进行摊牌。
既然事情已经摆在明面,与其相互猜测,勾心斗角,还不如直接将话说开,看看朱棣的态度到底如何。
所以,在回到明朝后,朱元璋没有丝毫耽搁,便将朱棣招进了宫中。
而对这位有着深厚城府的父亲,朱棣心中五味杂陈。他
既感到紧张,又带着一丝期待,想知道父亲究竟意欲何为。
步入金碧辉煌的宫殿,朱棣行礼后,静静地等待着朱元璋的开口。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棣儿,你可知朕今日召你前来所为何事?”
朱棣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恭敬地答道:“儿臣不知,还请父皇明示。”
朱元璋的目光在朱棣脸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审视,又似乎在判断。
片刻后,他缓缓说道:“你也已经去过华夏千古城了,对于明朝的历史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朕问你,你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是否愿意为朕,为这大明江山,尽忠职守,鞠躬尽瘁?”
朱元璋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试探,几分期待。
他的眼神紧紧盯着朱棣,试图从朱棣的每一个细微表情中捕捉到答案。
朱棣心中一震,他没想到朱元璋会如此直接地提及华夏千古城,更没想到朱元璋会将自己的心意与大明江山联系起来。
他知道,父皇一定是对自己起了疑心。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地说道:“父皇,儿臣自幼便对大明江山充满敬畏,对父皇更是敬仰有加,对太子更是视为兄长,心中从无二心。”
“华夏千古城之行,让儿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大明江山的来之不易,以及父皇您治理国家的艰辛。儿臣愿以此生,誓死捍卫大明江山,为父皇分忧解难,为太子哥哥辅弼朝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此时朱棣的心中确实是这般想的。
若是没有华夏千古城之行,他在得知自己之后能当上皇帝后,心思肯定会有所动摇,甚至可能会生出不该有的念头。
但华夏千古城之行,让他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看到了无数先辈为了这片江山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他明白了,皇位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
当然,更重要的是,华夏千古城的出现,让他意识到,皇位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
虽然只是在华夏千古城内待了一天。
可不能否认的是,朱棣还是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景区内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与震撼。
而且在景区内表演的工作,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
要知道,从小到大,他身边的人都是围着他转,对他毕恭毕敬,从未有人敢这样对待他。
但在华夏千古城,他不仅看到了不同的人生,还体验到了不同的工作。
他穿着古代的服饰,扮演着古代的角色,与游客们互动,这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这种快乐,不是权势带来的,而是真正的内心满足。
他开始思考,或许人生并不只是追求权势和地位,还有很多其他值得去体验和珍惜的东西。
这种思考,无疑为他的未来之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因此,当朱元璋在问他内心的想法时,他毫不犹豫的将自己所想告诉了朱元璋,并表达了自己对华夏千古城的兴趣。
对此,朱元璋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不过
,对于朱棣的话,朱元璋并没有全信,毕竟都是千年的狐狸,玩起心眼来,谁也不比谁差。
他眯着眼睛,看着朱棣,似乎在试图从朱棣的表情中读出些什么。
但朱棣的表情真挚而坦荡,没有丝毫的做作和掩饰,这让朱元璋不禁有怀疑是不是自己多想了。
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对朱棣说道:“你的心思,我已知晓。既然你有此想法,那便去做吧。”
“不过,华夏千古城事大,你在景区内一定要努力工作,多获得一些打赏。”
“棣儿,大明的未来就靠你了。”
朱棣闻言,心中一凛,他知道朱元璋这是在考验他。他恭敬地行礼,郑重地说道:“父皇放心,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望。”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他深知,这个儿子虽然平时沉默寡言,但心中却有着不输于任何人的抱负和志向。
“好,那你便去吧。”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朱棣退下。
朱棣再次行礼,然后转身离去。
他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坚定,仿佛预示着他未来的道路将充满荆棘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