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出路少青婷

第9章 (435)摇摆的决心

秋日的阳光透过幼儿园活动室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崔灿灿蹲在玩具架前,正小心翼翼地整理着一排色彩鲜艳的积木,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她穿着一件鹅黄色的针织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手腕上一串由孩子们亲手串制的贝壳手链,每走一步,便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极了她此刻纷乱的心绪。

“呜呜呜……妈妈……我要妈妈……”

一阵压抑的啜泣声从角落的软垫区传来,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活动室里其他孩子专注玩耍的氛围。崔灿灿身体一僵,手中的蓝色积木“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滚出老远。她深吸一口气,脸上努力挤出一个温柔的微笑,转身走向那个蜷缩在毛绒小熊堆里的小小身影。

那是林小雨,一个月前刚转入灿灿班级的小朋友。此刻,她正用脏兮兮的小手揉着眼睛,鼻涕眼泪糊了满脸,粉色的公主裙皱巴巴的,像一朵被雨水打湿的小花。旁边的几个孩子好奇地望着她,手里的玩具也忘了玩,眼神里带着一丝不知所措。

“小雨,怎么又哭啦?”灿灿的声音放得又轻又柔,像羽毛拂过水面,“你看,老师刚整理好的积木,我们一起搭个城堡好不好?昨天你不是说想当城堡里的小公主吗?”

小雨抬起红肿的眼睛,看了灿灿一眼,哭得更凶了:“不要!我要回家!妈妈怎么还不来接我……”她的小拳头攥得紧紧的,捶打着身边的毛绒熊,声音里充满了无助和抗拒。

灿灿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疼得她眉头微蹙。她伸出手,想轻轻拍拍小雨的背,却被对方猛地甩开。“别碰我!”小雨尖叫道,身体缩得更紧了,“我讨厌幼儿园!讨厌老师!”

周围的孩子发出一阵小小的惊呼,几个胆子大的凑到灿灿身边,小声说:“灿灿老师,小雨又发脾气了。”“她昨天也哭了,把我的拼图都打翻了。”

灿灿勉强笑了笑,安抚地摸了摸身边孩子的头:“没关系,小雨可能只是有点想妈妈了,我们一起陪陪她好不好?”但她心里清楚,这已经不是“想妈妈”那么简单了。一个多月来,林小雨几乎每天都要经历这样的哭闹时刻,从最初的小声啜泣到现在的尖叫抗拒,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

更让灿灿焦虑的是,她发现自己的耐心和温柔似乎正在失效。以前,她总能用讲故事、玩游戏的方式安抚哭闹的孩子,可面对小雨,这些方法都像石沉大海,激不起半点涟漪。甚至连班里其他孩子也开始受到影响,有的模仿小雨的哭闹,有的则对小雨敬而远之,活动室里的气氛渐渐变得有些微妙。

“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对?”午休时,灿灿趴在办公桌上,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喃喃自语。镜中的女孩有着圆圆的脸蛋和一双爱笑的眼睛,此刻却写满了疲惫和困惑。“是不是我太温柔了?孩子们都不怕我,所以才会这样……”

她想起上周公开课上,小雨突然尖叫着跑出教室,自己追出去时,不小心撞到了教具架,引得听课的家长们一阵骚动。园长事后找她谈话,虽然语气温和,却也提到了“班级管理”和“幼儿情绪引导”的重要性。那些话语像针一样扎在灿灿心上,让她开始怀疑自己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

“对待孩子们不想太严厉,而不严厉,又给他们犯错的机会。太难了!”她忍不住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桌面的木纹。温柔的性格是她与生俱来的特质,也是她认为作为幼儿教师最珍贵的品质之一,可现在,这似乎成了她开展工作的最大障碍。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嬉戏,发出清脆的叫声。灿灿望着窗外,眼神有些茫然。她想起大学时老师讲过的话:“幼儿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爱心、耐心,更需要智慧。”可智慧在哪里呢?面对像小雨这样特殊的孩子,她该如何找到那把正确的钥匙?

第二章:玩具箱里的困惑与孤独症的迷雾

下午的区角活动时间,灿灿特意拿出了新采购的一批玩具:会说话的智能玩偶、能拼搭出各种造型的磁力片、还有一套精致的过家家厨房玩具。她希望这些新鲜有趣的玩具能吸引小雨的注意力,让她暂时忘记对妈妈的思念。

“小朋友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好玩的?”灿灿举起一个会眨眼睛的智能兔子玩偶,声音里充满了诱惑,“谁想和小兔子做朋友呀?”

几个活泼的孩子立刻围了上来,争相伸手去摸玩偶。灿灿微笑着分发玩具,目光却时不时瞟向角落里的小雨。出乎意料的是,小雨今天没有哭闹,而是静静地坐在地毯上,手里紧紧攥着一个从家里带来的旧布娃娃,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对周围的热闹充耳不闻。

灿灿心中一喜,连忙拿着一个色彩鲜艳的磁力片走过去:“小雨,你看这个磁力片,能拼出好多漂亮的图案呢!我们一起拼个小花好不好?”她将磁力片递到小雨面前,耐心地示范着如何将两片吸在一起。

小主,

小雨的目光短暂地落在磁力片上,又迅速移开,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把话咽了回去。她只是更紧地抱住怀里的布娃娃,身体微微向后倾斜,表现出明显的抗拒。

“小雨,这个很好玩的,你试试看……”灿灿不放弃,又拿起一个厨房玩具里的小锅,“你看,这是小锅,我们可以假装做饭哦,你喜欢吃什么?老师给你‘做’。”

突然,小雨猛地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恐,像是被什么东西刺激到了。她一把推开灿灿的手,小锅“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响声。紧接着,熟悉的哭闹声再次响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响亮:“不要!我不要玩!妈妈……我要妈妈!”

这一次,小雨的情绪完全失控了,她一边哭一边用脚踢着身边的玩具,将积木、磁力片踢得到处都是。其他孩子被吓得纷纷后退,活动室里一片混乱。

灿灿怔怔地站在原地,看着满地狼藉和哭得撕心裂肺的小雨,只觉得一阵无力感从脚底蔓延至全身。她精心准备的玩具,她耐心的引导,在小雨面前似乎都成了无用的摆设。为什么玩具无法吸引她?是玩具不够有趣,还是自己的方法有问题?

她想起之前在一本育儿杂志上看到的关于孤独症儿童的文章,里面提到孤独症孩子常常对玩具缺乏兴趣,更喜欢重复刻板的行为。难道小雨……?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就被灿灿立刻否定了。园长说过,小雨只是适应能力比较弱,并没有提到孤独症。可眼前的情景,又该如何解释?

“灿灿老师,小雨又把玩具弄坏了。”一个孩子怯生生地说。

灿灿回过神,勉强笑了笑:“没关系,老师来收拾。”她蹲下身,开始默默地捡拾散落的玩具,手指触碰到冰凉的积木,心里却是一片滚烫的焦虑。

下班后,灿灿没有立刻回家,而是留在办公室里查阅资料。她打开电脑,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孤独症 幼儿教育”,屏幕上立刻跳出了大量的信息。看着那些关于孤独症儿童特征的描述——社交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兴趣范围狭窄、重复刻板行为……灿灿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小雨确实存在社交方面的困难,她不愿意和其他孩子互动,对成人的引导也常常表现出抗拒;她的语言表达也相对简单,更多时候是通过哭闹来表达需求;而且她似乎对固定的物品(比如那个旧布娃娃)有特殊的依恋,对新玩具缺乏兴趣……这些特征,像一根根细小的针,刺痛着灿灿的心。

可是,孤独症的教育意义又是什么呢?如果小雨真的是孤独症儿童,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能为她做些什么?仅仅是让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还是有更深层次的教育目标?灿灿感到一阵迷茫,仿佛置身于一片浓雾之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她想起自己当初选择幼儿教育专业的初衷,是希望用自己的温柔和爱心,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一抹亮色。可现在,面对小雨这样的孩子,她突然觉得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是如此有限。或许,她需要的不仅仅是温柔和耐心,还有更专业的知识和方法。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办公室里只剩下电脑屏幕发出的微光。灿灿揉了揉疲惫的眼睛,拿起手机,犹豫了很久,终于拨通了大学时导师的电话。

“喂,王老师……”电话接通的那一刻,灿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遇到了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

第三章:导师的点拨与内心的挣扎

电话那头,王教授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而沉稳,像一股暖流,瞬间抚平了灿灿心中的焦虑。在听完灿灿对小雨情况的详细描述后,王教授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先问了她一个问题:“灿灿,你觉得幼儿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灿灿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是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和社交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没错,”王教授赞许地点点头,“但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快乐成长’的方式是不同的。就像花园里的花朵,有的需要充足的阳光,有的需要湿润的土壤,有的可能还需要特殊的肥料。我们作为园丁,不能用统一的方式去对待每一朵花,而是要观察它们的特性,给予它们最需要的呵护。”

灿灿默默记下王教授的话,若有所思:“老师,您是说,小雨可能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

“很有可能,”王教授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小雨确实存在一些孤独症的典型特征。当然,最终的诊断需要专业的医疗机构来进行,但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给孩子贴标签,而是观察和理解她的需求。”

“那……对于这样的孩子,教育的意义又是什么呢?”灿灿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困惑,“如果她很难融入集体,很难像其他孩子一样学习和互动,我们的教育还有用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有用,而且非常重要!”王教授的语气坚定而有力,“孤独症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适应社会规则,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与世界的连接,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也许在别人看来,他们的进步微不足道,但对于孩子本身来说,每一次小小的突破,都是巨大的成功。”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灿灿,你刚才提到自己的温柔性格成为了教育的障碍,这说明你在内心深处对‘严厉’和‘威信’存在误解。真正的教育智慧,不是通过严厉来让孩子害怕,而是通过理解和尊重来建立信任。温柔不是缺点,而是你的优势,但你需要学会在温柔中融入边界,在尊重中引导规则。”

挂了电话,灿灿感觉心里的迷雾似乎散去了一些,但同时也陷入了更深的思考。王教授的话像一盏明灯,为她指明了方向,但真正要做到“在温柔中融入边界”,又谈何容易?

她想起自己对待小雨的方式,总是一味地迁就和安抚,害怕严厉会伤害到她,却忽略了建立必要的规则和边界。或许,小雨需要的不是无限制的宽容,而是明确的引导和安全感。就像小树苗,需要园丁温柔的呵护,也需要坚固的支架来帮助它直立生长。

可是,如何把握这个“度”?如何在不伤害孩子的前提下,让她明白规则的重要性?灿灿感到一阵内心的挣扎。她害怕自己的尝试会适得其反,让小雨更加抗拒,也害怕自己不够专业,会耽误了孩子。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灿灿抬头一看,是园长李老师。李老师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走进来,微笑着说:“灿灿,还在忙呢?我看你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李老师,”灿灿连忙站起来,“我正在查点资料。”

李老师把牛奶放在灿灿面前,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最近为了小雨的事情很苦恼。刚才我在走廊里碰到王教授了,她给我打了电话,把你的情况说了说。”

灿灿惊讶地抬起头。

李老师拍了拍她的肩膀:“灿灿,你是个很有爱心的老师,这一点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教育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和方法。明天,我会联系专业的评估机构,对小雨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在这之前,你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她拿起桌上的一张孩子们的合照,指着照片上笑得一脸灿烂的灿灿说:“你看,孩子们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