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出路少青婷

第9章 (469)槐下寒刃

卖糖画的师傅手腕一翻,金红的糖浆在青石板上蜿蜒,龙尾扫过处凝出层琥珀色的光。南南盯着那龙睛,忽然想起沈青梧短刀上的铜钉——也是这般在暗处藏着点锋锐,不细看时只当是寻常装饰。

“公子要个什么?”糖画师傅抬头,竹勺在手里转了个圈,糖浆在勺底坠成细珠。他眼角堆着笑,皱纹里嵌着经年累月的糖霜,倒比绸缎庄伙计的吆喝更让人觉得亲近。

南南还没答话,崔灿灿已掏出两个铜板递过去:“来个兔子。”她指尖还在发颤,方才在布庄强撑的镇定,此刻全泄在微微发抖的指节上。

“好嘞!”师傅接过铜板,竹勺在石板上一顿,三两下勾出个圆滚滚的兔身,耳朵却画得格外长,像极了阿砚养过的那只垂耳兔。南南看着那兔子,喉结动了动——阿砚总说要带兔子去都城看龙,可那年冬天,兔子冻死在草垛里,阿砚的哭声比北风还烈。

“拿着。”崔灿灿把糖兔塞进他手里,掌心的温度透过糖衣渗进来,带着点微甜的暖。她往巷口望了望,槐树叶被风掀得翻转,露出底下灰白的背,“先找家客栈住下吧,日头快落了。”

南南嗯了一声,咬了口糖兔。糖霜在舌尖化开,甜得有些发齁,却压不住心里的涩。他攥着那把短刀,刀鞘上的鲨鱼皮纹路磨得掌心发痒,忽然听见身后传来“叮铃”一声——是布庄的铜环在响。

回头时,正看见个穿灰布短打的汉子从里面出来。那人约莫三十来岁,肩上搭着个褡裳,走路时脚有些跛,路过槐树下时,目光在南南手里的糖兔上顿了顿,又飞快移开,往街尾的方向去了。

“那人是布庄的伙计?”南南问。

崔灿灿摇摇头:“方才没见着。”她望着汉子的背影,眉头蹙了蹙,“他走路的姿势……像练过武。”

南南心里一动。他想起沈青梧翻墙头时的身手,猫一样轻,落地时连草屑都惊不起。可这汉子明明跛着脚,每一步却踩得格外稳,像有股暗劲含在腿上。

“别管了。”崔灿灿拉着他往前走,“咱们先找地方落脚,明日再打听沈先生的消息。”她的声音压得低,眼角飞快扫过四周,“这巷子眼杂,少说话。”

南南没再作声,只把短刀往怀里塞了塞。刀鞘贴着心口,凉丝丝的,倒让他清醒了几分。方才在布庄,掌柜说漕帮来找过沈青梧,他忽然想起现代社会看过的武侠片——漕帮、锦衣卫、走镖人,这些词凑在一起,总藏着刀光剑影。

转过街角,见着家“悦来客栈”。门楣上的灯笼歪歪扭扭,布幌子被风扯得猎猎响,倒比旁边的“高升客栈”看着实在。崔灿灿往里望了望,抬脚走了进去。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柜台后的掌柜抬起头,脸上堆着笑,眼睛却在两人身上溜了一圈。他约莫五十来岁,留着山羊胡,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指缝里夹着枚银戒指,在昏黄的油灯下闪着光。

“住店,两间房。”崔灿灿把包袱往柜台上一放,声音不高不低。

掌柜的算盘顿了顿,目光落在南南身上:“这位小哥看着面生啊,从外地来?”

“嗯,寻亲。”南南答得简洁,手不自觉摸向怀里的刀。

“寻亲好,寻亲好。”掌柜的笑起来,胡茬翘了翘,“都城大,亲戚不好找。不过咱们悦来客栈住得安稳,前阵子西边来的镖师,都在这儿歇脚。”他说着,从柜台底下抽出两串钥匙,铜环相撞,叮当作响,“二楼最里头两间,清净。”

南南接过钥匙时,指尖碰着掌柜的手,只觉那手凉得像块铁,掌心还有层厚茧——不像是常年拨算盘的,倒像是握过刀。他心里警铃一响,面上却不动声色,跟着店小二往楼上走。

楼梯是木头的,踩上去吱呀作响。南南扶着栏杆,眼角余光扫过大堂。角落里坐着个穿黑袍的人,帽檐压得很低,正低头喝茶,手指在茶杯沿慢慢摩挲,姿势和沈青梧当年在阿才家喝茶时一模一样。

“怎么了?”崔灿灿察觉到他的停顿,回头问。

“没什么。”南南摇摇头,加快了脚步。他不敢确定那人是谁,可那双手骨节分明,虎口处有块淡青色的疤——沈青梧的左手虎口,也有块一模一样的疤,是当年为了救阿砚,被张老虎的人用刀划的。

进了房,崔灿灿反手闩上门,背靠着门板喘气。油灯在桌上跳动,映得她脸色发白:“方才那掌柜不对劲。”

“嗯。”南南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往下看。黑袍人还在大堂,正抬头往二楼望,帽檐下的阴影遮住了脸,只看见下颌线绷得很紧,像块冷硬的石头。

“他说镖师在这儿歇脚,会不会和沈先生有关?”崔灿灿的声音发颤,“还有那个穿黑袍的……”

“不好说。”南南放下窗帘,转身从包袱里翻出干粮,“先吃点东西,晚上小心些。”他把那块干硬的麦饼递给崔灿灿,自己却没胃口,只摩挲着怀里的短刀。

小主,

刀鞘上的缠枝纹被摸得发亮,忽然触到个凸起——是刀柄末端的小环。他记得沈青梧总用红绳系着块玉佩在上面,可现在环是空的。南南心里一动,把刀抽了出来。

刀刃在油灯下泛着冷光,比记忆里更亮,显然常被打磨。刀身靠近刀柄的地方,刻着个极小的“梧”字,是沈青梧的名字。字旁边还有道新的刻痕,像片叶子,又像个“木”字。

“这是什么?”崔灿灿凑过来看,眉头拧成个结,“沈先生刻的?”

南南没说话,指尖拂过那道刻痕。他忽然想起阿才家的木门,沈青梧临走前,在门后刻过个同样的记号。当时阿才问他是什么,他只笑了笑,说是“平安符”。

“咚咚咚。”

敲门声突然响起,吓了两人一跳。南南把刀藏进怀里,走过去低声问:“谁?”

“客官,送热水。”是店小二的声音,带着点怯生生的颤。

南南示意崔灿灿躲到门后,自己慢慢拉开门。店小二提着个铜壶站在门口,头埋得很低,肩膀缩着,像只受惊的兔子:“客官……热水。”

“放下吧。”南南往旁边让了让,目光落在他的手上。那双手布满冻疮,红肿的指关节上沾着灰,倒不像装的。

店小二把铜壶放在桌上,转身要走,忽然被南南叫住:“楼下那个穿黑袍的,是什么人?”

店小二猛地一颤,铜壶盖“当啷”一声掉在地上。他慌忙捡起来,头摇得像拨浪鼓:“不……不知道,客官别问了。”话音未落,已跌跌撞撞跑下楼。

南南关上门,眉头皱得更紧。这店小二的反应,分明是知道些什么,却不敢说。

“不对劲。”崔灿灿从门后走出来,声音发紧,“这客栈怕是有问题。”

南南走到窗边,再次撩开窗帘。黑袍人已经不在大堂了,柜台后的掌柜正探头往楼上望,看见南南的影子,慌忙低下头,算盘打得更响了。

“咱们得走。”南南转身去拿包袱,“此地不宜久留。”

话音刚落,就听见楼下传来“砰”的一声,像是有人被推倒了。紧接着是掌柜的呵斥:“瞎了眼的东西!敢往爷的酒里掺水?”

南南和崔灿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紧张。他把短刀攥在手里,轻轻拉开门,往楼梯口望去。

只见那黑袍人站在柜台前,背对着楼梯。掌柜的缩着脖子,手里举着个酒壶,脸色白得像纸:“爷……小的这就给您换壶新的。”

黑袍人没说话,抬手往柜台上一拍。南南看清他手里的东西时,心脏猛地一跳——是块腰牌,上面刻着个“漕”字,边角还镶着银边。

漕帮!

掌柜的腿一软,“扑通”跪在地上:“漕爷饶命!小的不知道是您驾临,该死,该死!”

黑袍人终于转过身,帽檐微微抬起,露出半张脸。南南的呼吸骤然停住——那道疤,那双眼,分明就是沈青梧!可他的眼神比记忆里冷了十倍,像结了冰的湖面,半点暖意都没有。

“沈记布庄的掌柜,跟你说过什么?”沈青梧的声音很低,带着种金属摩擦般的涩,每个字都像从冰窖里捞出来的。

掌柜的抖得像筛糠,磕头如捣蒜:“没……没说什么!就说有个姓崔的妇人带着个少年来找他,别的……别的什么都没说啊!”

沈青梧的目光往楼梯口扫来,南南慌忙缩回脑袋,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他听见沈青梧冷笑一声,那笑声里的寒意,让他想起张老虎当年看着他们被抢时的表情。

“把他们找出来。”沈青梧说。

“是是是!”掌柜的连滚带爬往楼梯这边来。

南南猛地关上门,反手闩上:“走窗户!”

崔灿灿吓得脸色惨白,抖着腿爬到窗台上。南南紧随其后,刚要翻身出去,就听见“砰”的一声,房门被踹开了。

沈青梧站在门口,黑袍在风里掀动,像只展开翅膀的乌鸦。他的目光落在南南身上,那双眼在昏暗中亮得惊人,却没有半分久别重逢的热,只有冷得刺骨的审视。

“沈先生……”南南的声音发颤,手里的短刀不自觉握紧。

沈青梧的目光落在他手里的刀上,瞳孔缩了缩,随即又恢复了冰冷:“跟我走。”

“你是谁?”崔灿灿突然喊起来,声音里带着哭腔,“你不是沈青梧!我们认识的沈先生,不会这样!”

沈青梧的嘴角扯了扯,像是在笑,又像是在哭:“我是不是,不重要。重要的是,留在这里,你们活不过今晚。”

“为什么?”南南问。他盯着沈青梧虎口的疤,那疤痕在油灯下泛着淡粉色,和记忆里一模一样,“你为什么要躲着我们?为什么让布庄的掌柜骗我们?”

沈青梧没回答,只往窗外看了眼。夜色渐浓,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响,已是三更天。他忽然上前一步,抓住南南的手腕就往外走:“没时间解释了,锦衣卫的人已经在巷口了。”

南南的手腕被他攥得生疼,那力道大得像要捏碎骨头。他挣扎着想甩开,却被沈青梧死死按住:“不想死就别乱动!”

小主,

崔灿灿不敢反抗,只能跟着他们往楼下跑。大堂里的掌柜已经瘫在地上,店小二缩在桌底发抖。沈青梧一脚踹开后门,冷风裹挟着尘土灌进来,带着股马粪和草料的腥气。

“往那边跑!”沈青梧指着巷子深处,那里堆着些废弃的木箱,阴影浓得像墨,“到了尽头往左拐,有个破庙,在里面等我。”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塞给南南,“里面有干粮和水,别出声,别点灯。”

南南接过油布包,指尖触到他的手,那手凉得像块冰,却在发抖。他忽然抓住沈青梧的衣袖:“你要去哪?”

沈青梧的身子僵了僵,没回头:“引开他们。”

“他们是谁?锦衣卫?还是漕帮?”南南追问。

沈青梧沉默了片刻,声音低得像耳语:“都是。”他甩开南南的手,转身往巷子另一头走去,黑袍很快融进夜色里,只留下句飘在风里的话,“照顾好她。”

南南攥着油布包,站在原地没动。风从巷口灌进来,吹得他发冷。他忽然想起沈青梧刀上的刻痕,想起布庄掌柜说的漕帮,想起锦衣卫指挥使赵显——这些碎片拼在一起,像幅染了血的画,狰狞得让人不敢细看。

“走啊!”崔灿灿拉着他往深处跑。废弃的木箱在脚下发出“咔嚓”的脆响,像骨头断裂的声音。南南回头望了一眼,沈青梧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只有远处传来几声模糊的喝问,接着是兵器相撞的脆响,叮叮当当,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跑到巷子尽头,果然见着座破庙。庙门塌了半边,门楣上的“土地庙”三个字被风雨蚀得只剩个“土”字。南南扶着崔灿灿躲进去,庙里弥漫着股霉味和香灰味,角落里堆着些干草,倒还干净。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崔灿灿蜷缩在草堆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他是不是有什么苦衷?”

南南没说话,打开油布包。里面有两个麦饼,一小袋水,还有半块桂花糕。那桂花糕的形状,和阿才娘做的一模一样,边角有些碎了,却还能闻到淡淡的甜香。

他拿起桂花糕,咬了一口。甜香在舌尖散开,带着点熟悉的暖,却压不住心里的慌。他忽然想起沈青梧临走前的眼神,那眼神里藏着的,不是冷,是比冷更让人难受的痛,像当年他看着阿砚被抢走时,眼里一闪而过的绝望。

庙外传来脚步声,很轻,像猫爪踩在棉花上。南南猛地捂住崔灿灿的嘴,把她往干草堆深处按了按,自己则握紧短刀,躲在供桌后面。

月光从破窗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道长长的影子。那影子慢慢靠近,手里握着把刀,刀身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是锦衣卫的人!

南南的心跳到了嗓子眼,握着刀的手心全是汗。他想起沈青梧说的“活不过今晚”,想起赵显腰间的银牌子,忽然明白了沈青梧为什么要引开他们——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寻亲,是场要命的追杀。

锦衣卫的人走进庙,手里的刀左右挥舞着,草屑被劈得纷飞。他的脚步声停在供桌前,南南甚至能闻到他身上的酒气,带着股劣质的辛辣。

“出来吧,我看见你们了。”那人的声音很粗,像被砂纸磨过。

南南屏住呼吸,指尖的刀鞘都快被捏碎。他看见那人的靴子停在供桌边缘,离他只有一步之遥。

就在这时,庙外传来声凄厉的惨叫,接着是重物落地的闷响。锦衣卫的人愣了愣,骂了句脏话,转身往外跑。

南南松了口气,瘫坐在地上,后背全是冷汗。崔灿灿从草堆里探出头,脸色白得像纸:“怎么回事?”

南南摇摇头,握紧短刀站起身:“我去看看。”

他刚走到庙门口,就看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