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巩固位置

岁末寒冬。免费看书搜索: 拉小书网 laxsw.com

献陵祭拜之前,李承乾卸下身上的黑狐裘衣。

李承乾完成祭拜仪式后走出祭庙,稍作交谈便骑马返回长安城。

各家后代这才依次进入献陵进行祭祀。

长安城内,李承乾与李治二人策马领先,身后跟着李元景、汉王李元昌等十余名皇室亲王。

街道两侧,成群的市民怀着好奇心张望着。

一队又一队的金吾卫手持长槊,确保人群距离诸位王爷至少有三十米远。

王爷们在街上行走时,并不要求百姓下跪。

实际上,雍州府、长安万年县以及千牛卫早就对附近的民众进行了多次明里暗里的调查。只要这些尊贵的人物往前走一步,两旁的守卫也会跟着移动。任何人的不良行为都立刻会被制止并逮捕。

多年以来一直遵循这样的安排,且从未出现过纰漏。

在平康坊的一座三层高楼上,柴五洲站在窗边目送骑马经过的李承乾,忍不住轻轻地咬紧牙关。

这次太子公开参加献陵祭拜,并且当着全长安市民面前骑马通过,意义非常明确——

自此次以后,关于太子太子之位可能不稳固的所有谣言都会彻底消失。

他的太子位置将会变得更加稳固。

眼见李承乾率领诸位亲王向朱雀门进发,柴五洲冷冷一笑。

即使你重新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又如何呢?只要你敢对你弟弟下手,皇帝绝对不会原谅你。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皇帝的想法了。正是因为他当年率军闯入皇宫夺取权力,所以他最忌惮他人效仿其行动。如果有关太子试图加害吴王的消息被传出去,哪怕只是传言而已,也会促使皇帝重新审查他,

并且会彻底地清洗东宫内的每一个人和事。

柴五洲坚信太子绝对不是清白无瑕的。

思及此,柴五洲面色冷峻地朝献陵望去。

自己的父亲,那位镇军大将军、谯国公及荆州总督,同时也是高祖皇帝的女儿之夫,竟无缘成为献陵的一员。

当然,他知道皇帝心中盘算着待自己百年后会将父亲迁至昭陵。

但是到那时皇帝恐怕无法亲自做决定,谁知道谁说了算呢?

甚至,柴五洲有一种直觉:若未来的皇帝不够果断坚决的话,他父亲的墓碑可能永远也不会挪动——因为坟墓里还躺着他的母亲。

想到这里,柴五洲露出苦笑。哪个人胆敢碰他母亲平阳昭公主之墓?

这样一来,他的父亲就永不能接受大唐皇家正式的祭拜了。

“嗒嗒嗒!”楼下突然传来快速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出什么事了?”脸色阴郁下来,柴五洲问向窗外。

“少爷,洛阳来紧急书信。”一名手下回答道。

吱呀一声,柴五洲已站到了房门外,从仆人手中接过密函后迅速阅读起来。看到内容后脸色突变。

原来齐智通已在白马寺被捕,并正连夜送往长安。

意识到‘连夜’指的就是昨天晚上时,也就是他们现在应该还在路上,柴五洲立即吩咐道:“告诉华山那边准备派出三名刺客,在通往长安的路上设伏拦截……”

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因为直接刺杀显然行不通,“如果有机会杀了齐智通最好不过,倘若不行就在齐智通眼前自杀以示忠诚。”

稍稍停顿后补充说:“另外通知光州刺史齐虞,让他知道自己的儿子被抓,并提醒他应该采取何种行动。”

“遵命!”下属随即鞠躬致意然后转身离去。

“这事儿必然由雍州府或大理寺处理……不对,他肯定会被关进千牛狱。”

柴五洲沉思片刻后继续道:“我们需要找的是千牛卫主簿葛清……”

……

渭水岸边,寒风刺骨。

李义府跨马疾驰,同时用手紧紧控制住身前不断挣扎的齐智通。

三条坚韧的绳索将齐智通的双腿、双手和嘴巴牢牢捆绑。

自从李义府轻松制服了齐智通后,他便一直目光投向前方。

十五名金吾卫骑马开道,另十五人在后方护送,两侧各有十名金吾卫严密防护。

一切布置得无懈可击。

不给对方留下丝毫机会。

谁都知道他背后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只要齐智通开口讲话,恐怕会暴露不少震惊四座的消息。

为了防止这种情景发生,这小子绝对不能让其轻易落入其他人手里。

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呼喊,三人一同将手中的利刃拉过自己的喉头。

下一刻,鲜血如泉涌般从他们的颈间喷出。

齐智通愕然站在那里,呆滞地看着这三个身影缓缓倒下,口中溢出泡沫状的血迹,身躯轻微抽搐几下后彻底不动了。

“你在看什么呢!”

上方传来了一声厉喝,紧接着齐智通的双眼便被一块黑布完全遮挡起来。

“该死!”

李义府抬起头,对苏培元和张乾说道。

“定是有人知晓他被抓之事,以此方式警告他不可轻易开口。可恶,为何我未曾料想到这种手段。”

“并非你一人未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谁也没有想到啊。”

苏培元挥了挥手,几名卫兵迅速上前收拾残局。

他自己骑马靠近李义府身边.

“但御史不必太过担忧,我们职责在于抓捕刺客;至于后续审讯工作,难道御史忘记了吗?太子曾明确指示,此类事务交由千牛卫全权负责。观今日此等情形,难道还能轻易让我们涉足其中吗?”

听到这里,李义府顿时醒悟过来。

刚开始她是为了追查刺杀吴王的凶手。

只是不自知不觉间,竟然变了味道。

假设这是一桩牵涉广泛的大案,则想要介入绝非易事。

毕竟自己只不过是个正八品上的小小监察御史罢了。

背后还有高人在谋划!

比如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左千牛卫将军、大理寺卿乃至刑部尚书等,皆会相继登场。

最重要的是,这一切还得看太子的脸色,因为最终决定权掌握在陛下手中;一旦圣意指定某人查办,即便身为太子也得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