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商贾和村族干架

直到出城之后,朱元璋才发现,不光是自己,金陵城郊的不少村子,都已然聚到了李家这里。

朱元璋的眉头微蹙:“这是咋回事”

毛骧看着朱元璋说道:“爷,好像是李家要将李氏净猪笼。”

李家将李氏浸猪笼这件事,朱元璋倒是没怎么在意。

“应天府就是为这事儿来的”

“是。”

听到这里,朱元璋才算是松了口气:“咱还以为是那个孙家气不过,仗着这些商贾给他们撑腰,要过来仗势欺人呢。”

毛骧低了低头道:“皇爷,孙家压根就没有要追究这件事情的意思。”

听到毛骧的话,朱元璋不由得一愣:“他家的男丁被人打死了,他们自家还不想追究”

“是,因为这个孙百六本身也早就定了亲,未婚妻也跑了,听说族里还有几个情况类似的事情,因此孙家人也不想闹。”

这倒让朱元璋没了主意。

毕竟朱元璋也没料到连孙家人竟然是如此的明事理。

朱元璋缓缓的从马车上走下来,朝着远处的人群走去。

而在池塘旁不远处的一个猪笼里,正关着一个丫头。

看到这丫头,朱元璋不由得生出了几分怜悯之心。

但是朱元璋却没有替这丫头说话。

因为朱元璋知道,这是祖宗礼法,祖祖辈辈就是这么干的。

朱元璋刚刚走到人群之中,还没等朱元璋开口去问,便听到远处突然闯过来了百十名,身着一色服饰的人。

而为首之人,则是身着粗麻布衣,当着众人的面,对李家的族长劝道:“李老爷子,您说两句就成了,为何非要闹出人命来闹这么大,对你,对我都不好啊”

那李氏老人听到这里,登时便欲跳脚,指着那商贾的鼻子厉声呵斥道:“你这人这是咋说话这是咱家的娃儿,咱家的事,关你屁事”

那商贾看着李氏老人欲言又止。

良久之后才小声道:“李老爷子,你知不知道,您这么一闹之后,我那羊毛坊的长工,都已经走了二十多个了,现在旁人看到我家坊里有做工的,就指指点点的,你再这么搞下去,我的身家性命可都要赔进去了!”

听到这里,那李氏族长登时便炸了锅,气急败坏的指着那商贾的皮子咆哮道:“咱家娃儿,在你那坊子里出了事,你还不让别人说你了这是你自己活该!”

“你!”

“咋!”

那老人一瞪眼,身旁登时便站出了七八个大汉,死死的盯住了那商贾,场面登时便剑拔弩张了起来。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原本以为这商贾就要服软离开了,但是万万没想到,那商贾却骤然间对着那族长破口大骂了起来。

“你这老东西,莫不要不识抬举,今天这人,你放也得放,不放也得放!”

说罢,那商贾将手中的茶杯往地上一摔。

身后的几名长随,登时便气势冲冲的冲进了院子内,作势欲要抢人。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所有人都傻了,包括朱元璋。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商贾跟那女娃娃非亲非故。

商贾天性使然,今天怎么这么硬气,竟然站出来帮着自家的长工,冒这么大的风险。

只不过显然那商贾没有给旁人思考的勇气。

此时的羊毛坊掌柜,已然带着十几名长随,朝着那猪笼扑了过去。

周围的李姓族人也彻底炸了锅。

那掌柜趁乱高声喊道:“人命关天,咱这是救人命的,待会官差一到,你们难道不怕蹲大牢吗!”

“放屁!祖宗家法,自古皇权不下县,今儿个就是天王老子来了,这丫头也必须死!”

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那羊毛坊的掌柜此刻已然是红了眼。

怒目圆睁的盯着周围凑过来的百姓,旋即便抽出了自己腰间藏着的棍棒,厉声呵斥道:“既然你们不让老子活,那咱们就都别活了!”

周围的长工也登时便拿出了身上所藏的棍棒。

就此与村民们对峙了起来,朱元璋的脸色陡然一变,赶忙问道:“应天府之前出来的那些差役呢怎么还没过来”

身后的毛骧死死的护在朱元璋的面前:“皇爷,您别往里面去了,那应天府拢共就来了十几个差役,这情况他们即便是就在这旁边,也不敢做声啊。”

古来皇权不下县不是说着玩的。

就方才那十五个差役,最多也就能过来做做调解。

这些乡民若是真的不听招呼,那可动辄便是几百上千人的械斗。

他们就是大内禁卫,也不是这么多百姓的对手啊!

这会那些差役早就躲在另一处巷子里,等着打完了再收场了。

朱元璋激动地看着毛骧说道:“那你就看着这些人在这里打”

毛骧苦笑道:“皇爷,这一次咱们也就只带了二十多人出来,而且还有几个不在近处,咱们不能以身犯险啊。”

谁知道这些杀红了眼的乡民能干出什么事。

更何况,人家今天本来就是想杀人。

但凡是冲出来几个不长眼的,这些乡民压根就不在乎往沟里多扔几个猪笼!

还没等朱元璋反应过来,远处已然交上了手。

朱元璋彻底看傻了,不是都说这商人重利轻别离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这件事情显然已经超出了毛骧等人的预料。

这里聚集地可不只是一个村子,而是几个村子的村民。

近来有多少村里的后生晚辈,进了村子之后,就彻底不把村里的长辈放在眼里了,这些“乡贤”的心里,可是都憋着一大股火气呢。

“他娘的,这些狗娘养的欺人太甚了,咱们跟李家乡里乡亲的几百年了,这个忙不能不帮,告诉家里的后生们,带着家伙来李家庄!”

还没等朱元璋上前阻拦,便听到那羊毛坊的掌柜也高声道:“这里的乡民未经教化,赶紧派人回商会,告诉吴员外周员外带着人,赶紧来帮忙,咱们做羊毛的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这个时候他们要是还拎不清楚,就在家里等死吧!”

“骑马去,快些!”

“是!”